吃“琵琶宴”、赏超出片百合花海 N种方式打开周末

 
 

眼下,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的6万亩枇杷陆续进入成熟采收期。永善县地处金沙江属干热河谷气候,适宜的温度加上瓜果飘香,吸引了不少游客周末前来体验采摘游玩。跟随镜头,一起到当地的枇杷果园里走一走吧。

😋

金沙江畔丰收景

五月枇杷满树金

 
 

总台记者 伊圣楠: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的黄华镇,全镇约6000亩枇杷已经挂果成熟,进入了采收期。当地的老乡们和外地游客朋友们也正挎着篮子,在果园中进行采收和体验。

总台记者 伊圣楠:摘枇杷首先看熟不熟,“五角星”部分逐渐褪去绿色,变成金黄色,就代表成熟了,可以采摘。动手时要小心,采枇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手不能接触到果实,因为枇杷表面有一层细细的“果粉”,果粉保留完整,可以让枇杷耐储存、耐运输,卖相和价格也更好,最好是用手保留1.5厘米左右的枝条,轻轻掰下来。

总台记者 伊圣楠:这里的枇杷丰收季将以“马拉松接力”的形式持续三个月之久。永善县背靠乌蒙山脉,又沿金沙江呈现狭长的南北走向,海拔高低落差和纬度横跨都比较大,这样的立体气候变化使得不同地区的枇杷成熟时间有所不同,实现了“错峰丰收”,黄华镇就大约处于1000米的中部海拔地区,眼下的采摘体验也恰好处于今年4—6月采收期的中间时段。

总台记者 伊圣楠:接近三个月的采摘季也成了当地文旅的黄金期,从今年4月中旬枇杷季开始,当地就陆续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除了体验采摘,游客朋友们能和当地乡亲们一起坐下来吃长街宴,共同庆祝丰收。除此之外,还可以“围观”枇杷品质评选大赛,一起见证“枇杷王”的诞生。

总台记者 伊圣楠:除了尽兴玩,来到这儿还可以开心吃,当地朋友说“枇杷浑身都是宝”,也就有了多种衍生的吃法。比如有枇杷果实做成的秋梨枇杷膏,还有用枇杷花做成的“枇杷花露”,以及枇杷蜜等等,尽可能地发挥出枇杷“药食两用”的价值。还有不少游客选择走进当地农家乐,品尝一桌独特的“枇杷宴”,金黄色的枇杷果在当地大厨手中被幻化成多种风味,有枇杷鸡汤、枇杷虾仁等等。

总台记者 伊圣楠:数据显示,永善县枇杷产值超过7.2亿元,而今年枇杷丰收季,来到这里体验采摘的游客总人数突破了5.3万人次。可以说,漫山遍野的“黄金果”,不仅为天南地北的食客带去舌尖上的享受,更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甜蜜与丰收。

💐

千亩百合竞相绽放

醉人花香引客来

 
 

这两天,江西宜春市万载县的4000亩百合正陆续盛开,恰逢周末,娇艳的花朵正用最美的姿态迎接各地游客,现场是怎样的一幅初夏美景呢?

总台记者 唐嘉伟:此刻,我正置身于江西万载的彩色百合花田中,这片绚烂的花海,正以最热烈的身姿向大家展示着夏季的身影。通过航拍镜头可以看到,百合花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如雪,它们层层叠叠,在这里共同交织,仿佛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绘就了一幅流动的油画。当我们轻俯身体,能够闻到阵阵花香,这份甘甜的气息,难怪这里被游客称为“初夏宝藏之地”。

总台记者 唐嘉伟:一到周末,当地居民和游客都会自驾来到这里游玩,拍照打卡、留下最美的身影。这里地处高速路口,交通便利,每一位游客都能够看到这一片美景,将会增添一份好心情。

总台记者 唐嘉伟:我们看到的这些百合是观赏品种,其实,当地主要种植的是龙牙百合,工作人员告诉我,今年种植了超过4000亩百合,亩产可达3500斤,亩效益超过两万元,百合作为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让当地的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这里既是美景,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源。

总台记者 唐嘉伟:从宋朝开始,龙牙百合便是皇家贡品,通过现在的大规模种植,龙牙百合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大家吃到的百合既不是花瓣,也不是果实,而是百合的根部。现在龙牙百合淀粉含量能达到35%,蛋白质丰富,是制作百合粉的绝佳食材。通过不断发展,已经衍生出像百合粉、百合糕等30多种衍生物。

总台记者 唐嘉伟:游客来到万载,不仅可以赏花踏青。几分钟车程就可以来到万载的古城,这里保存着全国最大的多姓氏古祠堂群,还保存着民居、粮仓、街巷、水井等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国赣派建筑的代表,每到节假日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走到其中,万载的百合“舌尖故事”在此延续,您可以尝一口香甜的百合粉羹。从花田到古城,万载用百合盛开串联起生态、产业与文化的共生共荣。这里的美,是初夏的色彩,是舌尖的美味,更是百年历史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