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铲屎官遭遇了猫生最大信任危机:
当她美滋滋啃着一块橘黄色大面包时,自家橘猫突然僵住,眼神从困惑到惊恐。
最后定格在:
“等等……这颜色……这形状……你吃的该不会是……?!”
案发现场还原
据目击者(主人)描述:
第一步:橘猫悠闲路过,瞥见面包,突然定住。
第二步:凑近疯狂嗅闻,胡子颤抖,瞳孔放大。
第三步:抬头直视主人,满脸写着“解释一下?”
第四步:伸爪扒拉面包,试图“抢救兄弟遗体”。
喵界“颜色识别学”揭秘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大橘的脑回路:
色彩联想:橘色=同类(毕竟全世界橘猫长得都一样)。
形状误解:蓬松面包≈蜷缩的橘猫团子。
逻辑链:主人张嘴后,橘色物体消失了,所以完了吃猫了!!
全网橘猫铲屎官共鸣时刻
网友纷纷晒出类似经历:
“我家橘看到南瓜饼直接炸毛哈气”
“喂蜂蜜时主子以为我在喝它的尿(颜色相似)”
最绝评论:
“建议主人下次吃抹茶味,让猫以为你改吃黑猫了”
如何重建信任?
目前当事猫已启动:
24小时监视主人饮食(重点排查橘色食物)
频繁蹭脸标记气味(宣示“这个两脚兽有主了”)
偷藏面包包装袋(疑似收集“兄弟遗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猫的眼里,所有橘色物体都可能是一个走失的亲戚。
(包括但不限于:面包、南瓜、夕阳、你的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