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舞龙灯”是各地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
伴随着欢腾的唢呐声,一条精神抖擞的巨龙腾空而起,上下翻滚,像在云雾中穿梭,非常有节日气氛!
你眼中的龙可能是这样的——
也可能是这样的——
四川宜宾的“龙”有点另类!
打从村头一现身,就显得格外不同,看得人心疼!
这细长的身段,这嗷嗷待哺的大嘴,饿得胡须直打颤,实在有点可怜,不忍直视……
大过节的,咋把龙儿饿成这样,都皮包骨了。不应该啊!经济有这么差吗?
本地人也说:今年的龙有点潦草了……
2月23日,四川宜宾的巨龙走出了村口,按照惯例,今天它要担当一项重要任务,给全村的商户挨家挨户拜年,祝福他们。
每年快到元宵节,宜宾都有舞龙灯的活动。徐女士说:“往年我们都是扎草龙的。今年,这龙有点潦草了。”
看到这条龙,网友们心疼啊!
草龙就草龙吧,还瘦成这样。
有的说“第一次看见舞黄鳝的”。说什么“我们过元宵节从不舞黄鳝”!这刀子嘴,太损塞了。
有建议给龙申请低保的,凭它条件肯定够了。
有认为是那三年闹的,龙才瘦成这样的。人哪里顾得上它?
“怎么感觉是扫把改的呀?”
这么说就过分了,龙听到会生气的。腾云驾雾的龙怎么也不能沦为扫地的!
有人担心,龙看到自己长相也会生气的。
这位会精打细算的网友说:“明年蛇年还能用,经济又环保。”
还真是的,不要浪费当地资源了,能省还是省点吧。
有人解释到,草龙为大,其他的龙再好看也要给它让道,这是传统文化。要尊重当地习俗。
这话听起来在理。一个地方一个习俗嘛。
草龙也要费功夫扎的呀,下面这条龙是怎么回事?
水龙头也算“龙”?倒是都有个龙字……
可这也太敷衍了吧,比那个草龙潦草多了!
还有在车上挂“龙头”的,美其名曰:“龙年挂龙头,万事不用愁。”
一看这位大哥就是个讲究人。
同是民间艺术,各有千秋。
看这个村的龙,全村800多口人一起扎的,利用当地资源,耗时一个月,纯手工完成。高手在民间呀。
真是龙腾虎跃,精神倍儿足!
一地一个文化。
不管胖龙,瘦龙,过年舞龙灯都是我们的传统活动,给大家带来欢乐,增添节日气氛。
我们是龙的传人,今年又是龙年。舞龙灯寓意着来年的平安祥和,龙也是美好生活的象征。让各种各样的龙都舞动起来吧!
水龙头它不也是龙吗?谁家没有几条龙呢!是吧?祝龙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