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决定了我们爱喝酒

2022年07月08日10:29:02 美食 1539

基因决定了我们爱喝酒 - 天天要闻

正在采食马鲁拉果的南非大象。© nytimes


生活在南非大草原上的大象,可能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大象,因为那里盛产一种名为马鲁拉(marula)的树木。树形高大,枝叶繁茂,果实富含糖分,成熟后落在地上会发酵出酒精,让贪杯的南非大象们心驰神往。


正因如此,马鲁拉果也称大象果,而人类用这种果实酿的酒,也顺应逻辑叫做大象酒据说在树下吃(喝)多的大象会绕着大树踉跄蹒跚,颇有一股“遇酒即酩酊,君知我为谁”的气概。如果地上的果实不够,它们还会用庞大的身躯撞树,以期掉落更多。


酒精,以及饮酒者的出现,其实远远早于人类的诞生。40多亿年前的单细胞原核生物们徜徉在亘古的海洋里,聚拢又四散,进食又代谢——代谢物中便有二氧化碳与乙醇——简而言之,排出气泡酒。


基因决定了我们爱喝酒 - 天天要闻

据称是喝多了的大象景观。© hurriyet


酒精是大自然的原生产物。这样看来,大象会主动补充酒精并不稀奇。而同为灵长类的猴子爱喝酒,恐怕也不会让你感到意外。


加勒比海圣基茨岛(Saint Kitts)是知名旅游胜地,岛上盛产甘蔗,但原来并没有长尾猴。300多年前,苦难的西非奴隶们被拉到岛上的酒厂劳作,而一直生活在非洲的长尾猴也被他们带到了岛上。


聪明的猴子们很快就发现岛上的甘蔗是源源不断的快乐来源,一等甘蔗熟透或者烧焦,它们就会扑上去获取发酵的酒精。时至今日,它们早已习惯从游客的鸡尾酒杯里偷酒喝了,屡教不改,屡禁不止,一喝再喝。


看猴子喝酒,几乎成了岛上的标志性观赏节目——只要它们喝的是别人的杯中酒。


针对这一习性,当地人会在椰子壳里盛放朗姆酒糖蜜当作诱饵,等猴子喝个烂醉再把它们轻松捕获。同样的捕猴方法在唐代李肇所撰《国史补》一书中也有记载,东南亚与非洲的人类同胞也有类似的技艺。手段大同小异,只是地方不同,酒不同而已。


基因决定了我们爱喝酒 - 天天要闻

圣基茨岛长尾猴偷酒喝实录。© alshar


相比之下,海南的猴子显得有骨气很多,它们虽然也爱喝酒,但不偷不抢,自产自销。清代文人李调元曾有记载:“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酒以稻米与百花所造,一百六轧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


类似的事情也在黄山、广西等地发现过,聪明的猴子们会把吃不完的花果藏在石头缝里,久而久之就会自发酵成天然果酒析出。“猴儿酒”味之馥郁,让大侠令狐冲也甘心耍起小聪明行骗。但究竟猴子是不是为了喝而刻意酿酒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前文中的“自产自销”未必准确。


当然,也不无可能。



* * *


还有其他动物也会喝酒,这种“天涯共举杯”的说法确实让人着迷。


但与大多数其他动物不同,人类有着鲜明的社会性,依赖于彼此之间的联结来维系群体稳态,我们的祖先协同狩猎、群居繁衍,共享生活物资。这便给人类的饮酒行为赋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有什么事情能比共享一瓶酒来得更见真情?


40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学会了掌控火的力量,就可以将大量觅食和其他必需的经济活动交付给白天,因为夜晚更适宜围坐于篝火旁促膝闲谈,此时不妨再来点发酵的水果,然后就……


基因决定了我们爱喝酒 - 天天要闻

© descopera


相较于其他动物,人类天生就能且善于喝酒,酒量几乎睥睨所有的哺乳类动物——但是最好别跟马来西亚的笔尾树鼩拼酒,否则就是拿你的兴趣挑战人家的职业。这帮家伙靠食用发酵的棕榈花蜜生存(最高酒精浓度可达3.8%),日饮千杯而面不改色。


笔尾树鼩之所以那么能喝,全拜数百万年的物竞天择所赐。人类也是如此。一千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从树上下来,有些意外便悄然发生了。


科学家们并不确定祖先们为什么会从树上下来,但有一种猜测是为了吃到落在地上的烂水果,熟透的水果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暗示着更多的糖分与酒精——最高可达8%的酒精浓度。


这些酒精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因为它们的气味能够飘散很远,让灵长类祖先们可以顺利找到食物,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便是生物学家罗伯特·杜德利(Robert Dudley)提出的“醉猴假说”。


基因决定了我们爱喝酒 - 天天要闻

© pressone


除此之外,酒精还衍生出一种神奇的“开胃酒效应”,即酒精的气味会让我们更想吃东西。为什么你在喝酒的时候总是习惯整点佐酒小食,或者是喝完酒后总会想撸个串嗦个粉?这并非毫无道理。酒精会刺激大脑中位于下视丘的刺鼠相关肽神经元(Agrp,虽然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让你保持饥饿。


开胃酒效应也有着深刻的进化学意义——酒精能让我们那些喝多了的灵长类先祖摄入更多能量,吃饱点再回树上睡大觉是个明智的选择。下一顿,可能就要从剑齿虎嘴里抢食了。


醉猴假说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告诉我们人类之所以爱喝酒,是因为这是演化进程所设定好的,酒带来的美妙是我们摄入热量的奖赏。我们与他人分享酒精,也是因为一个人喝大了容易受到掠食者攻击,一群人则更加安全。


群居习性让我们喝上酒,一起喝酒则让我们难舍难分。


但醉猴假说只解释了人类为什么爱喝酒,并没解释我们为什么那么能喝——若是我们体内没有演化出相应的酒精处理机制,喝再多也只能是糟蹋。


这就要提到基因组里的第四组醇脱氢酶ADH4(同样,我也不太清楚这是什么)了。一千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身上这一基因片段发生了突变,酒精代谢速率直接提高了近40倍,这才让他们能顺利消化烂果子中的酒精,在其他猿类醉得不醒猿事的时候继续觅食,或是上树安然休息。



* * *




(酒的存在)证明神爱世人,喜欢看我们快乐。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很难说又经过了如此长久的演化,现代人的酒量是否有见长。不过原始人无法理解烂水果为什么会让他们感觉良好,这方面现代人还是有长足进步的。


酒精的分子式十分简单(如下图)——但这种简单分子,却对摄入者有着极为复杂的效果。在花费一整个下午阅读关于酒精的神经生物学研究相关文章,得知了大约50多种酒精触发的神经机制之后,我感觉迫切需要先来一杯。


基因决定了我们爱喝酒 - 天天要闻

© wiki


我们会因为压力大、焦虑而喝酒。这是因为酒精能够刺激我们的大脑产生更多的γ-氨基丁酸(GABA),这是一种大脑中常见的神经抑制剂,其效果类似医生会开具的镇定药物,让人放松。如果你喝完酒之后说话磕绊,步履蹒跚,就是因为脑子里有太多这玩意了。


与之相反,大脑中谷氨酸(Glutamate)的水平会随着酒精摄入而降低,这是一种帮助你保持理性的神经兴奋剂,酒后的坦诚与心声吐露,便是因为酒精降低了大脑中谷氨酸的水平,但这同时也会释放出你心中的小魔鬼,加大自控的难度(但请别把酒后散德行归咎于酒精,套用最近的一个说法,没见过哪个下属喝多了揍上司的)——而基于表现为礼仪、逻辑、规范的理性则只能束手旁观。这也是对“酒后吐真言”的科学解释。


古波斯人在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需要做两次严肃讨论与决策:一次在清醒的时候,一次在喝多的时候——前者是理性思索的结果,后者则求助于酒精所昭示的坦诚与最本质需求。当两次决策的结论相同,就可以采取行动了。


我们还会为了快乐而喝酒。这是因为酒精会促使大脑释放更多的多巴胺(Dopamine)与脑啡肽(Endorphin),对于前者的美誉自是不需多加赘述,而后者则会让人产生愉悦感,是正儿八经的“快乐源泉”。


不过,可不要贪杯。都是成年人了。



* * *




我们不能让自己的精神屈服于悲伤……最好的抵抗就是酿制大量的葡萄酒并喝下去。

——古希腊诗人阿尔凯乌斯(Alcaeus)




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确实不是自己愿意喝多,而是不能不喝,只为活下去。我说的并不是在职场酒桌上的无可奈何,而是中世纪英国人的迫不得已。不喝酒,他们真的会死掉。


中世纪的英国人会喝很多酒,即便是在很长时间的文明史中不被允许喝酒的女性和小孩也是如此。倒也不是英国人有多爱喝,主要是那会的水比较要命。


基因决定了我们爱喝酒 - 天天要闻

中世纪修道院酿酒厂里喝醉的修士,由约瑟夫·海尔 (Joseph Haier)画于1873。© wiki


中世纪的英国人若想要有源源不断的可食用淡水供应,要么有运作良好的水井,要么有引水渠,但这些都需要一个有效的社会分工、负责的政府架构以及其他中世纪所缺乏的东西。如果民众们不喝酒,就只能喝充斥着虫子、水蛭和腐叶的浑浊溪流水了。


因此英国的一个修道院院长艾弗里克(Ælfric)才如此制定法规:麦酒(其实就是艾尔啤酒就喝麦酒,没有的话就喝水。


为健康而喝酒,为生存而举杯。酒作为饮用水的替代品维系了人的生存,拯救了许多人,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这方面古埃及人也有类似的体验。


故事是这样的。据说很久以前,古埃及的最高神祇、太阳神“拉(Rah)”因人类的不敬而勃然大怒,派出狮头人身的女神哈托尔(Hathor)对人类赶尽杀绝,人间哀嚎遍野,血流成河。


拉的怒气消后,又决定放人类一马。但此时的哈托尔已然杀疯,管你是哆来咪还是拉,谁说都不好使,继续在人间杀戮。


拉方觉事态失控,赶紧酿了7000桶啤酒,并染成红色撒向人间。哈托尔以为那是人类的鲜血便喝个不停,喝到昏昏欲睡,这才停止屠杀,人类也因此存活下来。因此在古埃及神话中,是酒精拯救了人类。


为了纪念酒精的救命之恩,古埃及人每年都会举办醉酒节,一边狂欢一边期望与神灵沟通。正如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分析宗教的神秘性时写的:“酒醉是人生更深刻的神秘与悲剧的一部分……酒醉的意识,是神秘意识的一小部分,而我们对于酒醉的感受,也会在对神秘性的更大整体感受中找到位置。


在古埃及,不喝酒是件很奇怪的事情。这意味着你拒绝了神明。


基因决定了我们爱喝酒 - 天天要闻

在古埃及,喝到吐是一种礼貌。他们甚至会在酒里添加催吐药草。图为内弗尔霍特普(Neferhotep)法老的墓中壁画细部,左边是拿着酒杯的仆人,右边女子显然喝得不少。© Ryan Pope


人类是种很奇怪的生物,会给先祖祭酒,给神灵献酒,给自己灌酒并期望借此与这些灵体缔造或维续联结——酒所带给人们的,远非酒醉状态的快乐而已。对于当代都市人来说,如何喝酒与利用酒算得上一门重要的社会实践课程。这方面,我们不妨跟古人多学学。


汉代有个相国叫曹参,讲求无为而治。当有人来他家里劝说他好好工作,曹相国总是没等对方开口就请他喝酒,对方出于礼貌也没法拒绝。喝完刚想开口,相国的第二杯酒已经斟上了。


喝完这杯,还有一杯;再喝完这杯,还有三杯。一直喝到对方已经忘了自己是来干嘛的,开始胡言乱语。据《汉书》记载,贱叟叟的曹相国还会带他们逛花园,唱歌给他们助兴。


没多久,曹相国的下属们也开始模仿领导这般借酒解围的作风。有人私下把这一情况告诉曹相国,他听说后赶紧叫下属一起喝……



* * *


基因决定了我们爱喝酒 - 天天要闻

© tenor


每个时代,每个地方,每个人,关于酒都有不同的喝法,以及道不尽的故事。


有时候,喝酒为了感受更少。朋友的离去,爱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五月廿五,是定日?老传统:忌1事,吃3宝,福禄寿喜 - 天天要闻

五月廿五,是定日?老传统:忌1事,吃3宝,福禄寿喜

你知道五月廿五是啥日子吗?咱们东北老祖宗说,这一天可是个“定日”,啥是定日?定日就是大事小情都得定下来的日子,定下的事儿就不容易变,所以这一天老百姓特别注意。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五月廿五的传统习俗,尤其是那些忌讳和吃啥宝贝能带来福禄寿喜!
网红茶饮新品味道像脚臭?网友吐槽:喝不了一点!评论区吵翻了! - 天天要闻

网红茶饮新品味道像脚臭?网友吐槽:喝不了一点!评论区吵翻了!

近日,蜜雪冰城新品“糯香柠檬茶”味道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吐槽喝得想吐“一股脚味,感觉很像抹布水”但也有网友表示好喝希望不要下架记者查询蜜雪冰城小程序发现上海地区糯香柠檬茶售价6元起介绍词是“茶中有奇香,天然糯米香”类似新品还有糯香绿茶售价5元起记者购买品尝发现糯香柠檬茶确实有淡淡的糯米味至于说是否有脚臭味...
久久丫:传统卤味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打造特色卤味品牌 - 天天要闻

久久丫:传统卤味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打造特色卤味品牌

卤味是中国传统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众多卤味品牌中,久久丫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创新的经营策略,成功打造出了卤味行业的领军品牌。自2002年创立以来,久久丫已经走过了二十余个春秋。凭借传统配方卤制的独特风味,迅速在卤味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如今,久久丫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开...
“邮”辣味 助振兴——安徽阜阳邮政全力服务辣椒产业发展 - 天天要闻

“邮”辣味 助振兴——安徽阜阳邮政全力服务辣椒产业发展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会龙镇是闻名全国的“辣椒之乡”,这里家家户户种辣椒,辣椒复种面积7万多亩,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达80多家,参与辣椒田管、采摘、运输、加工的农户超过1.2万人。如何把辣椒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阜阳市邮政分公司深入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惠农服务生态,全力服务辣椒产业发展。溯源直播助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