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今年以来,以DeepSeek、宇树人形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成果推出应用,让世界看到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百年大变局中,科技创新是关键。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食用油领域,亦是如此。
每一粒稻谷吃干榨净,稻米油解锁农业资源“隐藏副本”
不久前,在AOCS(美国油脂化学家学会)峰会上,来自中国的益海嘉里金龙鱼成为焦点,赢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赞誉。这家深耕粮油领域30余年的企业,凭借其在稻米油研发与产业化中的突破性成就,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智慧如何将一粒稻谷的“边角料”转化为健康食用油新星。
金龙鱼谷维多稻米油通过技术创新,将米糠这一“废弃资源”转化为高端食用油,不仅缓解了油脂供应压力,更在品牌出海进程中开辟了一条“以副补主”的产业新路径,金龙鱼正在以科技谱写粮油发展的“中国方案”。
10年300余位专家千次实验,金龙鱼谷维多稻米油破局新生
早在2006年,益海嘉里金龙鱼便前瞻性地投身于稻米油的研发领域,组建了一支超过300人的专家研发团队,他们历经3000多个日夜的不懈探索与上千次实验的洗礼,终于突破了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高品质的稻米油产品。
金龙鱼研发总经理姜元荣博士在国际稻米油理事会年会论坛发表演讲
“这不是简单的榨油技术,开发稻米油能够在不与粮食争地的情况下,降低对进口食用油原料的依赖,稳定粮油价格,更有利于提升亚洲在国际粮食领域中的地位。”益海嘉里金龙鱼市场部、包装油事业部总监陈波表示。
益海嘉里金龙鱼总裁穆彦魁介绍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金龙鱼构建的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在金龙鱼工厂,一粒稻谷,经过剥壳处理,可以变成生产电力和蒸汽的原料。目前1.75吨稻壳可替代一吨标准煤,每年给企业节省7000多万成本,不仅解决自身供电,多余的电力还可以输出。燃烧后的稻壳变成了稻壳灰,这又是一种极其环保可再生资源。米糠榨油后形成的米糠粕,可以继续提炼卵磷脂、肌醇、甾醇、谷维素、香兰素等产品。
可以说,稻米油的产业化是“藏粮于技”的典范,既可缓解油脂缺口,又能减少资源浪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与消费国,在稻米油原料保障上具备天然优势。金龙鱼谷维多稻米油探索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在会上得到各国专家的高度评价。
国际稻米油协会(IARBO)前秘书长及下届主席、泰国Naresuan大学教授Riantong Singanusong指出,稻米油产业在可持续路径上的探索,不仅对本行业具有重大意义,也可为其他植物油品类树立可借鉴的典范,该组织正在积极推动稻米油产业标准化生产和全球认知。
营养价值高,稻米油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从“副产品”到“战略资源”的价值,稻米油不仅体现在行业发展上,还体现在健康本质中。
稻米油,这一兼具市场潜力与健康价值的高端食用油。全球多位专家在AOCS峰会上称其是“老少咸宜”的健康油,不仅具有优越的营养结构,也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当消费者拧开一瓶稻米油,是选择更健康的烹饪方式之一。凝聚东方智慧的金龙鱼谷维多稻米油,用科技实力赢得话语权,正在书写从田间到餐桌的答案。(王向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