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动力,发力了!
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正处在筑底的关键时期。而作为下游市占率超过40%的重卡发动机生产商,潍柴动力却表现出了强有力的“逆周期”能力。
2025年第一季度,潍柴动力实现营收574.64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了4.27%。
与“逆周期”业绩相辅相成的,是这家1200亿龙头不断推进的资本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潍柴系”已经有包括潍柴动力、潍柴重机在内的四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2800亿元,成为赶超“福耀系”、“三一系”等IPO财团的存在。
近期,潍柴动力又谋求子公司分拆上市,公司资本扩张的版图,已经藏不住了。
分拆上市,全球资本的布局
其实分拆这个路,潍柴动力早有布局,只是有点崎岖。
在内地IPO和再融资“收紧”的背景下,仅2024年上半年就有晶盛机电、宝钢股份、大族激光等17家公司终止“A拆A”上市。潍柴动力也不例外。
潍柴动力旗下潍柴雷沃在2023年9月就谋求创业板上市,但2024年4月被迫中止了。另一家子公司火炬科技IPO筹划了四年,今年3月份也折戟了。
换句话说,2025年4月之前,潍柴动力的子公司内地分拆计划,几乎全部“熄火”。
而赴港IPO的热潮,给了潍柴动力新方向。
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科大讯飞以及歌尔股份等头部企业赴港融资兴起,带给了潍柴动力新的选项。
2025年4月8日,潍柴雷沃拿出“杀手锏”重启IPO,上市目的地“转舵”到了香港。
香港资本市场具有“高国际化”的特点,一方面可以吸引全球资金,另一方面分拆后子公司独立估值,也能避免与母公司业务混杂导致的估值折价。
如果能够成功登陆,潍柴雷沃将成为“潍柴系”第五家成功上市的企业,潍柴动力全球资本布局的野心,也进一步凸显。
不过,火炬科技也刚中止了内地IPO,潍柴动力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潍柴雷沃呢?
年入近200亿,农业机械的王者
首先要明确的是,两家企业都是自己细分领域的“霸主”。
火炬科技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汽车火花塞生产企业之一。而潍柴雷沃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矩阵最完备的农业装备企业。
此次选择拆分潍柴雷沃,或许蕴藏着潍柴动力两大考量:
一方面,规模、技术遥遥领先。
潍柴雷沃一直是潍柴动力年报中,单列的四家重要子公司之一。
所以即使IPO折戟后,不再更新审核数据,我们依旧能够从潍柴动力的财务报表中“窥见”这家公司的绝对实力。
2024年潍柴雷沃共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15.8%。
而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火炬科技2021年才实现营收12.5亿元,在规模上和潍柴雷沃并不是一个量级。
那么,营收173.9亿元,在农机行业中又是什么分量呢?
根据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数据,2024年通过补贴系统实现的销售收入达到1111.9亿元。其中,潍柴雷沃以174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居第一,占总销售收入的16%。
而如果把范围限定在潍柴雷沃主营的大中型拖拉机、三大类作物联合收获机中,公司的占有率能达到35%~40%。
目前,潍柴雷沃的240马力拖拉机产品已于2021年实现量产,是国内首台商业化CVT智能拖拉机,打破了国内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换句话说,潍柴雷沃去二次IPO,成功的概率或许更大。
此外,潍柴雷沃的集群产品出口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等产品出口量全国第一,国际化的香港市场也是个好“去处”。
另一方面,高涨的融资需求。
2024年潍柴雷沃的负债总额达到了154.5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6.94%,要远高于吉峰科技、星光农机及一拖股份等农机企业,经营性负债压力较大。
潍柴雷沃第一次IPO,募集资金的50亿元中,就有10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对于潍柴雷沃来说,上市是缓解公司资金链紧张的有利途径。
更何况,将这块业务安置好之后,潍柴动力就有更多精力去打自己的“转型硬仗”了。
新能源转型,潍柴的必走之路
谁能想到,研发竟然能成为潍柴动力这家成熟制造企业的“头等大事”。
2020年—2024年,潍柴动力的研发投入从60.13亿元增长到81.99亿元,同比大增了38.02%。而同期,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了9.33%,净利润仅仅同比增长了26.4%。
在全行业新能源化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作为传统动力龙头,潍柴动力将新能源作为战略升级的重要方向,这才带动了公司研发的大举投入。
潍柴动力目前聚焦的是“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新能源路线。
首先,传统发动机效率提升。
潍柴动力2024年推出了53%热效率柴油机,第四次创造了世界纪录。据测算,53%热效率柴油机每年可节约燃油约3100万吨,减少碳排放约9700万吨。
2024年,潍柴动力的大缸径发动机强势突破,实现总销量8132台,其中数据中心产品近400台,同比增长148%。
其次,专研动力电池。
2018年之后,潍柴动力就开始投资加拿大巴拉德、英国希里斯、德国欧德思、瑞士飞速集团等企业,掌握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资源。
2025年3月28日,比亚迪与潍柴动力总投资超170亿元共建的烟台电池厂,首台电池产品已经成功下线,开始为公司创收。
在4月9日回答机构调研时,潍柴动力也指出:力争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收入“翻番”。
最后,总结一下
潍柴动力不仅在行业低迷期展现出强劲的逆周期能力,更是一家资本布局的“王者”企业。如果此番潍柴雷沃能够成功IPO,这对两家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全新开始。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