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在逃离新加坡?这里不是中产的天堂,而是PR的天堂

2022年,有两件事成为热点,一个是Web3,一个是新加坡。Web3是新一代互联网,特点是以区块链为底层关键技术、以数字生产和数字消费为主要经济形态,早在2006年就受到业内关注了。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战略布局,新加坡就是其中比较积极的一个。

基于新加坡政策友好,再加上媒体一直以来的宣传,国内很多Web3创业者跑去工作,还计划把EP签变成PR签。没想到短短一年,这些互联网“新贵”就梦碎。原来,新加坡是PR的天堂。

一 新加坡是创业工厂

对于互联网新领域Web3,新加坡是反应最迅速、引入最积极的国家之一。从2020年开始,新加坡就有志成为全球数字资产的核心枢纽,并把Web3当作一个重要项目纳入监管并加以扶持。

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友好政策,特别是简化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的监管和制度,使机构投资者更容易进入。基于友好开放的政策,以区块链、元宇宙和Web3技术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基本都在新加坡获得了金融牌照。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Web3行业前沿项目落地新加坡,比如全球首家基于区块链的债券交易所(BBE)、亚洲首个自动化数字发债平台FIX,Marketplace、加密期货、数字银行、普华永道去中心化借贷平台、TradeTrust 、个人财务和贸易数据共享平台等。

此外,新加坡还举办了全球Web3生态创新峰会,号称是全球Web3创业工厂。彼时的新加坡是亚洲Web3创业热土,甚至有望成为全球Web3中心城市,对Web3创业者的吸引力非常大。

从2021年开始,国内互联网“新贵”,包括游戏、电商以及Web3创业者,大批涌入新加坡。比如,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2021年秋季班上,就有很多中国加密币行业高管。

到了2022年,更多的Web3行业从业者选择去新加坡发展,除了公司鼓励,这些人心里也是对新加坡抱有很高期待。Web3行业政策友好自是不必说,新加坡的经济发达也是加分项。

一直以来,在媒体宣传里,新加坡都是亚洲发达国家的典型,环境优美、工作高效,人均GDP8万多美元,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住房普及率9成以上,这些优点听着就很诱人。

说起来,这些Web3行业从业者,在国内算是中产阶层,年薪七八十万,生活也算惬意,起码是中高档水平,而且如果申请去新加坡公司还给涨薪30%。因此,他们对去新加坡过上更优质的生活充满期待。很多人出发前就制定了计划,争取在5年内把EP签转成PR签。更是有人做了长期规划,打算后面就在新加坡定居。

不过,他们到了新加坡才发现,情况跟预期出入很大。他们在国内生活得还是挺滋润的,在一线城市衣食住行没太大压力,可到新加坡生活压力陡增,而且是越来越大。大部分人仅呆了一年,就萌生退意。

与中国人面临的困境差不多,各国过去的中产也在逃离新加坡。一时间,新加坡上演了中产“退潮热”。

二 中产的新加坡困境

对于中产来说,在新加坡生活,表面上的光鲜掩盖不住现实的骨感。他们遇到的困难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生活成本不断上涨。首先是物价,本来新加坡的物价水平就比国内一线城市高40%左右,又赶上通膨不断严重。新加坡的通膨率,2022年是6.1%,2023年是4.8%,都处在高水平。民众最直观的体会是,物价上涨,吃饭穿衣成本不断提高。有人感慨,国内几十块钱的麻辣烫,在新加坡竟然花了150块钱。

其次是房租,在国内一线城市市中心租一个豪华房子的租金,在新加坡只能在偏僻地带租个一居室。更要命的是,新加坡的房租还在上涨。无论是私人公寓,还是普通的组屋,连续20多月一直在涨房租,私人公寓涨幅达到31%,组屋涨幅小一些,但也达到25%。与此同时,私人公寓的物业费也上涨了近30%。新加坡的房租是亚太地区最贵的。

不仅是房租,房价也在不断上涨。2022年,私人住宅的房价上涨了8%。新加坡商品房价格中位数是850万元,也是亚太地区最贵的。在新加坡,外国人没有资格买组屋,只能买私人住宅,还得支付一笔印花税,这个印花税在2023年也从30%涨到60%了。

还有交通费,10分钟的车程,在国内就是个起步价,但在新加坡要花60块钱。这还是一般时段,要是赶上早晚高峰时段,车费还要更贵。

有人算过一笔账,在新加坡工作,薪资涨幅30%根本覆盖不了新加坡的生活成本,生活质量根本无法维持国内的水准。

二是EP签和PR签门槛越来越高。EP签原有的资格认证,就是薪资条件,起薪5000新币,金融行业要高一点,是5500新币。但在2023年9月,EP签资格认证,除了薪资条件,又增加了COMPASS评估考核。申请者只有拿到40分,才能拿到EP签。

按政策,拿EP签满 2年后,可申请新加坡PR,持有PR满2年可申请新加坡入籍。但在实际审核上,还要看其他条件,比如薪资水平,门槛高低就隐藏在这里审核上。

对外国人来说,只有拿到PR,才能真正享受到新加坡的优惠待遇,比如买私人住宅,印花税只有9%。拿不到PR,要想在新加坡生活过得去,就需要雄厚的财力。

三是移民竞争激烈。新加坡移民的新现实是,只有处在行业顶端的富豪,才会受到青睐。2023年,与中产逃离新加坡的“大退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年新加坡政府计划新增2800位百万美元富翁。

其实,中国人移民新加坡也是如此,无论是实体业还是互联网行业,基本都是行业大佬在新加坡,底下员工在国内办公。比如海底捞张勇、冬海集团创始人李小冬。Web3行业同样如此。

这背后是新加坡相关政策的调整。

三 新加坡的政策调整

大量Web3行业从业者跑去新加坡没多久,该国的Web3发展就出了问题,导致新加坡政府开始重新评估Web3行业发展规划。

2022年11月,淡马锡控股的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投资平台FTX暴雷破产,淡马锡近3亿美元的投资有去无回,连带20多万散户也跟着蒙受损失。淡马锡是新加坡财政部100%控股,是名副其实的新加坡国企,CEO是前第一夫人何晶

这个事件给“Web3热”泼了冷水,新加坡政府对Web3的态度转为严谨。最明显的体现是,对金融科技企业申请金融牌照的审核趋于严格。2022年12月,200多家公司申请金融牌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只批了14家。

到了2023年,新加坡官方亮明态度,不看好加密币,不打算成为加密币活动中心,还表示会采取行动打击加密币投机行为。此番表态暗示新加坡Web3行业会全面收紧,事实也是如此。

Web3行业从业者反映,这个领域的企业,只有级别高的留在新加坡,低端的公司大多去了曼谷。还有不少公司进行裁员,有些员工刚到新加坡没多久就被裁掉了。

另外,疫情以来,新加坡的经济也表现不佳。一方面Web3行业经历政策性收缩,另一方面,制造业也出现疲软,特别是占制造业产值比重最大的电子业,业绩不佳。其他像半导体、电脑配件、数据储存、电子模块和组件的产值也都出现下降,就连精密工程业、化学业也平平淡淡。

还有服务业,比如资讯通信以及运输与仓储领域带动,也很暗淡。只有建筑业和旅游业发展强劲,挽救了走低的经济数据。

实际上,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风险增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的大背景下,新加坡的经济表现不理想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它也有一些优势,比如跟我国的经贸合作就是经济引擎,还有它对外资的吸引力在持续增强。

为了经济发展行稳致远,黄循财担任总理后,推出了新的全球人才战略规划,对外实行顶尖人才计划,EP签、PR签门槛提高就是其中一环,目的在于优中选优,而终极目标是更侧重本土人才培养。

为了提升本土人才素质,新加坡政府出台很多新政策。住房方面,加大组屋建设投入,提到住房补贴金额。全民教育方面,推出4000新元的“未来技能”信贷充值,40岁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都可以享受到,还为参加全日制学习的新加坡人提供24个月的培训津贴,每月3000新元。语言文化方面,重视传承亚洲传统价值,支持新加坡人提升双语能力。

新加坡建国以来的成功,就得益于“人才立国、人才治国”的国家战略。在不同形势和时代背景下,它的人才战略会有不同程度的调整,现阶段主要是吸引和留住外来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同时给本地人才更大的发挥空间。

所以,那些打算移民新加坡的人,一定要好好研究新加坡的情况,慎重做决定。

参考文献

陈志强.新加坡全球人才战略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人才,2025,(01):60-62.

辛斌,陈子帅.制造业疲软拖累新加坡经济[N].环球时报,2023-07-18(011).

李闯.最新研究:新加坡房价亚太最高[N].环球时报,2023-05-31(005).

陈海砚.Web3创业,新加坡有哪些优劣势?[J].中关村,2023,(02):67.

刘哲铭.互联网:在“旧世界”里再创新[J].中国企业家,2023,(02):64-66.

中国企业家杂志.“下南洋退潮”:租不起房,吃不起饭,精英逃离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