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大民营石化龙头环保投入均现下降 | ESG信披洞察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田鹤琪

石化企业是能源和化学品的重要生产者。作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之一,其绿色转型一直备受关注。

截至目前,四大民营石化企业恒力石化(600346.sh)、东方盛虹(000301.sz)、荣盛石化(002493.sz)、恒逸石化(000703.sz)均发布了2023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下称esg报告)。

它们所披露的可持续性信息总体涵盖环境绩效指标、公司治理绩效指标、社会绩效指标,但公布的指标并不完全统一。

综合来看,恒力石化报告篇幅最长,共有116页,披露了最多的关键绩效指标;恒逸石化最短,共77页,披露关键绩效指标最少;荣盛石化和东方盛虹则分别为83页和78页。

其中,共三家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数据进行了披露。恒力石化排放量最高,荣盛石化排放量最低,整体数据相差不大。

制图:田鹤琪

具体来看,恒力石化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328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一温室⽓体排放量约311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温室⽓体排放量约16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据界面新闻查询,恒力石化在2022年的esg报告中并未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这一数据指标。

东方盛虹去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23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上升193.25%;其2022年为8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去年范围一温室⽓体排放量为8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温室⽓体排放量147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荣盛石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90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13.43%,其并未具体披露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数据。

根据国际排放核算工具温室气体(ghg)核算体系,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所产生的直接排放量,即与企业生产环节直接相关,涵盖消耗烟煤、柴油、天然气、汽油产生的排放,以及水泥生产等的制程排放等;范围二是指公司消耗的外购电力、热力或冷源产生的间接排放。

恒逸石化未在报告中公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但其公布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809万吨,同比下降11.2%。其中,范围一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424万吨,范围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85万吨。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等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温室气体是指在大气中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热量的气体,从而引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二氧化碳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其他几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还包括:甲烷、氮氧化物、氟化气体。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导致的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总和,通常以二氧化碳当量(co2e)来表示,计算二氧化碳当量时,会将每种气体的排放量乘以其相应的全球变暖潜能,然后将这些乘积相加,得到一个相当于二氧化碳的总量。

此外,恒力石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39.89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元,东方盛虹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度167吨⼆氧化碳当量/百万元,荣盛石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00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元,恒逸石化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60吨/百万元。

四家公司均对环保投入金额进行了披露。东方盛虹投入金额最高,为7.67亿元,但相比于上年投入的58.45亿元,同比下降了86.88%;恒力石化投入最低,为2.33亿元,同比下降6%。

荣盛石化2023年环保投入金额为6.6亿元,同比下降24.57%;恒逸石化为5.21亿元,相比于上年投入的8010万元,增长约6.5倍。

制图:田鹤琪

研发投入方面,共三家公司披露数据。恒力石化13.71亿元,东方盛虹57.14亿元,荣盛石化65.55亿元。恒逸石化并未披露相关数据。

整体来看,荣盛石化研发投入力度最大,恒力石化相关投入不足其四分之一。

在用水方面,恒力石化去年总用水量为7.2亿吨,荣盛石化总耗水量为1.9亿吨,东方盛虹披露了其工业用水量,为6142万吨,恒逸石化并未披露相关数据。

从其他披露的数据来看,恒力石化去年废水排放总量为752万吨,每百万元营收废水排放量为32.05吨;去年可再生能源消耗量约为19万吨标煤,折算的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27吨二氧化碳当量。

东方盛虹去年天然气消耗量184百万立方米,二氧化碳制产品利用量1.3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二氧化碳制产品利用量是指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或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总量。这种利用方式旨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创造经济价值。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荣盛石化2023年度替代性水源占总耗水量的73.43%,循环水率保持在98%以上。

同时,荣盛石化把握清洁技术机遇,将发展清洁能源相关业务作为企业绿色发展的核心支柱之一。2023年,该公司清洁能源消耗量约120万兆瓦时,折算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约21.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清洁技术相关产品收入超929亿元,占其总营业收入约29%。

恒逸石化在报告中称,其也在积极布局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023年聚酯工厂逐步开展绿电交易,绿电交易量为300万千瓦时;去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41兆瓦,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04兆瓦,发电量6514万千瓦时,预计2024年发电量1.06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