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客户比招行还多2亿?!5000亿微众银行“得与失”

文|时也运也   编|顾柠  

低调发布的年报,业绩却并不低调的银行。

五一节前,微众银行发布2023年度报告,这家背靠腾讯的民营银行再次带来了震撼。《行长速览》查阅财报发现,报告期内微众银行营收净利双增,净利首次突破百亿为108.15亿元,占全部民营银行净利总额半数有余,实打实的“甩开一条街”。

从体量上看,微众银行超过5300亿的规模可与中型地方省市级银行媲美,和同梯队银行相比所差甚远。然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家民营银行却有着“零售之王”招商银行都难以企及的个人客户数量。根据年报数据,微众银行2023年个人有效客户数达3.99亿,而招行2023年的零售客户总数为1.97亿。

海量个人客户的背景下,微众银行个人贷款占比近55%,同时意味着资产质量备受考验。《行长速览》发现,2023年微众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比压降0.1%,但拨备覆盖率却下滑幅度达60.35%……

规模效应加持,净利润占民营银行半壁江山

2023 年,微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393.61 亿元,同比增长 11%;实现净利润108.15亿元,同比大增21%,业绩颇为亮眼。自2014年民营银行试点启动以来发展已近满十年,《行长速览》结合已披露的年报数据及金融监管总局相关信息了解到,2023年所有民营银行共实现净利润204亿元,微众银行便占据其中半壁江山,以108.15亿元的高额净利在整个赛道占比高达53%。

同为民营银行,微众银行一直以庞大的资产规模、可观的净利收入以及庞大的用户体量遥遥领先于同行,如何实现一骑绝尘,成为“最会赚钱”“最会揽人”的银行?《行长速览》调查发现,原因或主要有三:一是“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二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三是“发挥好客群优势”。

这家天生带有科技“基因”的银行从开业之初就吸引了无数目光,作为全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的开业被视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标志性事件,而这也是它得以实现快速崛起的重要契机之一,抓住行业风向,成为先发者,在行业探索阶段更易具有首发优势,实现资源的快速积累。

而初创企业初期的“步履维艰”对于微众银行来说也不是特别大的难题,其背后的主要推手——腾讯作为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借助拥有的巨型流量和影响力为微众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依靠。2015年微众银行的营业收入还只有2.3亿,彼时还处于亏损状态,实现净利润-5.8亿,到了2016年借助腾讯旗下qq和微信两大社交平台中的巨大用户客群,便通过推广个人消费贷产品“微粒贷”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微粒贷贡献了80%的利润,有效助推了银行规模的快速发展,到现在,微众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长已达到了原来的171倍,实现了自我的阶层跨越。

也正是借助腾讯公司为其导流带来的广泛群众基础,微众银行的造血能力十分强大。据最新披露的2023年度报告,微众银行现已坐拥3.99亿个人有效客户数,较上年末增加约 3700 万人,这一数据属实令人惊叹,被称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2023年末零售客户总数也仅有1.97亿人,尚且不到微众银行的一半。可以说,在中国差不多每4个人就有1人是微众银行的客户。这也是为何同样有互联网巨头阿里作依靠的网商银行无法企及微众银行的关键原因。微众银行主打贷款产品中,个人消费贷占据较大比重,2023年个人贷款占比达54.89%,而网商银行则主要以服务小微企业、个体户等为主,由于这部分客户相比个人客户可以接受的利率较低,导致银行在利润创效上就显得更为疲弱些。

降拨备弥补不良率,流动性骤降,跌幅达206.31%

历史规律表示,发展的背后要更加注重风险的把控,微众银行今年财报中的几个指标却变化异常。不良贷款率维稳的背后似乎另有隐情,关注度相对较小的几个指标也变幅过大。

近年来,微众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有所攀升,从2020年、2021年的1.2%增加到2022年的1.47%,再到现如今的1.46%,尽管最新的不良贷款率看似实现同比压降,但实际上,这或许是通过增减拨备数量调节后的结果。2023年微众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比压降0.1个百分点,但拨备覆盖率却下滑幅度达60.35%,这意味着微众银行在2023年通过大量的核销维持了不良率的稳定,同时,与此也密切相关的,拨备覆盖率的降低直接推动了净利的释放,为净利润增长的18.78亿元做出了重要贡献。

微众银行2023年年报显示,该行贷款平台费收入同比压降3.23亿元至134.15亿元,降幅2.37%,由于对微众银行来说,联合贷款是其重要放款渠道之一,与合作银行按约定比例进行放款,从而收取收益和佣金,该数据的下滑意味着微众银行有减少联合贷款合作银行出资份额的迹象,而压降合作银行贷款规模,会直接导致合作银行此类业务的不良率攀升,从而促使合作方意愿下滑导致该类业务量进一步降低。据媒体报道,一家位于东部地区的小银行已决定退出与微众银行合作的微粒贷联合贷业务,也有传闻表示部分其他银行因为各种原因正考虑退出微粒贷联合贷业务。

2023年年报数据中,还有一个数据的降幅尤为明显,微众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从去年的346.11%大幅下跌至139.80%。根据原银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不得低于100%。该指标的大幅下降意味着微众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的减少或者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的增加,但无论是哪种,该指标的大幅下降都意味着着微众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已逐渐步入“警戒区”。

值得注意的是,3年疫情的存在,使得许多年轻人的消费预期正不断改变。从去年开始,存钱在年轻人中就变得越来越盛行,节约型消费成为主流。当没了消费的冲动,年轻群体对个人消费贷款需求的下降,是否会对以消费贷为主力的微众银行造成长久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