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临港新片区举行外商投资促进大会及系列活动。会上,奥芯明、李斯特、李尔汽车等11个新能源、汽车制造、再保险等前沿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重点外资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总额超50亿元。临港新片区外资服务中心、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临港办事处揭牌成立。
临港新片区是上海深度链接全球市场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国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凭借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优势、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临港新片区正成为全球外商投资兴业的新热土。数据显示,2020到2023年,临港实到外资实现年均增长45.3%,新设外资企业数量从1205家增长至3328家。去年,临港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93%,占全市十分之一。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贸处副处长戴晨力介绍,2024年临港新片区外商投资促进工作总体目标包括:实到外资规模达到20亿美元以上,实现合同外资金额不低于50亿美元;全年新设外资企业1000家,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家、外资研发中心5家。
在外资企业深度参与下,临港的国际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特殊经济功能不断提升。
此次签约项目之一、达信上海再保险分公司也是首批入驻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外资保险经纪公司。达信根植中国40余年,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专门的再保险部门,并参与了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达信(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金大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发展前景,总部仅用一个月就批准申请成立达信上海再保险分公司。未来,上海再保险分公司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将海外企业特别是500强企业优质项目引入中国,助力国内承保能力积极参与到国际再保险市场竞争中,促进中国再保险业与全球市场无缝融合。“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具备完善的交易服务系统,并对各项支持政策提供‘绿色通道’,显著提升再保险业务效率。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开发再保险线上服务项目, 引入ai技术,这也与临港新片区的产业优势不谋而合。”
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增强外商投资企业在华发展的信心,当天揭牌的临港新片区外资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招商渠道、政策信息、国际网络、投促活动、重要项目和企业服务等方面统筹协调,形成“一盘棋”的外商投资促进工作格局。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片区将着力打造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的开放环境,更好支持外资企业开展全球化业务;着力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外资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打造具有“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现代化新城,为外资企业营造类国际化的生活环境。
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出席。
作者:周渊
文:周渊编辑:商慧责任编辑:张懿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