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屠夫1868 基业长红 2024-02-04 21:12 广东
金钱 · 逻辑 · 逆人性,屠夫问候各位晚上好。
一月一会的半天候策略月度回顾,祝周末愉快。
说出来不怕拉仇恨 ——
半天候组合的1月收益*为 +0.87% ,迎来开门红:
* 统计周期为2024年1月1日~2月2日,也就是上月回顾之后截至今天。“以自然周分割”是半天候这5年的老传统了
由于使用更长久期的债券,半天候场内版的收益甚至更高:
策略核心理念
半天候策略,是在0预测的前提下实现财富长期稳定增值的战略性资产配置策略。
屠夫自己拥有多个进攻型的投资策略,建立半天候是为了拥有一个“类全天候策略”,在极端环境下也能「打不垮、压不住、沉不了」 —— 包括全球性金融危机,甚至大萧条。
完整配置思路和操作原则可参考:
《道之章》始于基础逻辑,介绍资产配置的思维、流派和案例
《法之章》筹谋整体布局,解释策略的目标、思路和品种选择
《术之章》聚焦实战操作,设计策略的建仓调仓和再平衡规则
《器之章》梳理品种选择,总结策略的选品方法以及基金清单
另有2万余字的品种调研,发布在知识星球「资产配置研究院」
【声明】
① 本文仅作分享交流,不提供任何服务,也不收取任何费用
② 您可参考本文自建组合,赚到钱不必谢我,风险也请自行承担
③ 需要低费率场内账户的同学,可以后台私信【开户】联系小助理
月度回顾 · 整体表现
2021年起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半天候组合年化收益率保持为正,最大回撤控制在10.59%,收益表现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见上图)。
其余统计数据见下表:
组合各成分基金目前暂未触发再平衡阈值:
- 各资产占比偏移未超过±25%
- 目标10%的资产(如 沪深300),组合中占比在7.5%~12.5%之内
- 目标30%的资产(如 7-10年国开债),组合中占比在22.5~37.5%之内
- 定期再平衡时间为每年4~5月;若近12个月触发过阈值再平衡,暂停一次定期再平衡
- 最近一次再平衡操作发生在2023年12月5日周二 (2021版切换至2024版)
月度回顾 · 数据明细
截至2月2日,半天候组合资产情况如下:
切换到2024版策略的首个1月就是开门红,运气不错。
话说回来,半天候自2018年建立以来,运气也没怎么差过。
2022年是组合公开运行至今唯一一个亏损年份,希望今后不再有。
1月份,有很多事情屠夫“没料到”:
没料到QDII能炒出40+%的溢价,
没料到亚太区股市几乎全部创历史新高,
没料到A股港股“独立自主”地创阶段新低,
没料到美股在历史新高之际还能“大反转”:
对美国经济的争论,从「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变成「软着陆还是不用着陆」……
这么多“没料到”,半天候依然没亏损,因为这是一个「不预测」的资产配置策略。
「不预测」是个模糊的说辞,更准确地说 ——
资产配置策略的逻辑,像独孤九剑的“料敌机先”。
是的,屠夫又要拿武侠小说来打比方了。
《笑傲江湖》的泰山派有一招「岱宗如何」,其要旨不在右手剑招,而在左手的算数:敌人所处方位、武功门派、身形长短、兵刃大小,日光所照高低……
计算极为繁复,但一经算准,出剑即毙命。
这种剑法的逻辑是【预测】,大部分策略 ——
无论是主观、量化还是别的什么名字
—— 都是这个思路。
「岱宗如何」管用的前提是:算得准,算得快。
“算得准”要求很高:投资世界充满噪音,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例子比比皆是。
“算得快”更为重要:投资世界瞬息万变,算出来的结果跟不上环境变化,同样是白忙一场。
屠夫有这样的策略,对此深有体会。(所以才不公开这类策略)
与之相对的逻辑,是「独孤九剑」的“料敌机先”。
把天下武功琢磨透了,森罗万象皆有应对之策,此之谓“先”。
以总诀式为纲,按剑刀枪鞭索掌箭气展开,天下武学的应对之法,尽在“九剑”之中。
这种剑法的逻辑是【不预测】:提前准备所有对策,实现“无招胜有招”。
同学们,别低估了“提前准备所有对策”这8个字的含金量 ——
没见识过天下众多武林高手,
没见识过世间诸般武学变化,
创不出“破尽天下武学”的独孤九剑。
资产配置策略有着悠久历史,并不是屠夫独创,《道之章》就给大家介绍过几个经典案例。
我只是有幸见识过宗师风范,学到“独孤九剑”的一点皮毛,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适合国内投资的半天候策略而已。
虽然半天候只是我使用的多个策略之一,但投资时间越长,越能体会到资产配置策略之精妙。
未来我还是不会“all in”半天候,各位也没必要“all in” ——
从收益角度说,多个策略进行“内部赛马”,我根据策略效果调配资金权重,我的投资收益更有可持续性。
从认知角度看,见识更多不同“武学”,博采众家之所长,避免自己变狭隘,我的个人成长更有可持续性。
你觉得呢?
月度回顾 · 全场最佳
2024年1月份,最佳表现 Top 3 分别是:
1、 日经ETF (日经225)
2、 印度基金LOF (印度MSCI)
3、 纳斯达克指数ETF (纳指100)
上榜的三只QDII里,前两者有一定的溢价因素,后者是纯粹指数强势。
但是,就算溢价回落到10%以内,日经ETF和印度基金LOF还是轻松拿下榜单前二。
因为人家背后的指数是真的牛啊……
话说回来,即便有所收敛,这两只基金的场内溢价还是很严重。
反正屠夫是做好溢价进一步缩窄的心理准备了 ——
啤酒上面那层泡沫,好喝,但咱们喝的是啤酒
—— 泡沫没了就没了吧。
月度回顾 · 全场最渣
2023年12月份,最差表现 Top 3 分别是:
1、 恒生ETF
2、 红利低波100ETF
3、 石油LOF (道琼斯美油)
倒数两位的又是熟悉的面孔 ——
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资产,以RMB计价的中国资产。
《器之章》强调过,持有恒生ETF为了持有“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资产”,这部分资产暂时没在A股上市。
研究院发布的调研报告也分析过恒生指数的编制方案和成分股:恒生ETF跟HK最大的关联可能就只有“在港上市”而已。(详见研究院2023年11月11日发布的《恒生指数,买它等于“看好香港”吗?》)
HKD与USD挂钩 (联系汇率制度) ,恒生指数近似于一个以美元计价的指数。
恒生指数是相对国际化的指数,许多投资者来自海外。
这就是恒生指数的三个关键词:中国资产,美元计价,全球投资者。
三个关键词综合在一起,不难看出 ——
恒生指数所反映的市场预期,不是CN投资者对HK未来的预期,而是全球投资者对CN未来的预期。
打住,再往下写就发不出来了。
与此同时,A股宽基指数目前仍以内地投资者为主。(包括机构和散户)
所以,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所反映的预期,主要是CN投资者对CN未来的预期。
打住,再往下写也发不出来了。
上面说的都是“预期”,这两大股市的问题确实就出在“预期”。
预期会变,但什么时候变,我不知道。
也不需要知道。
上周回顾:子弹还没打完就反弹,怎么办?
上月回顾:12月,整个组合只有它在亏损
2023年度表现回顾:一笑已经风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