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还说“中国不是朋友”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近期又变了口风。据环球网12月12日报道,雷蒙多主动透露,拜登政府正在和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进行接触,允许后者向中国出售AI芯片,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能出售“高端芯片”。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用雷蒙多的原话来说,就是为了防止中国利用高端技术训练本国前沿AI模型,美国不能允许那些“最复杂、处理能力最高”的AI芯片出现在中国市场上。这并非美国商务部单独作出的决定,而是与拜登政府的对华芯片政策基本一致,确保中国获得的技术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过往的事例说明,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只是一个借口,任何被美国视作为潜在威胁的领域,都会被美国打上一个“破坏国家安全”的标签,然后就是开动国家机器进行打压和制裁。
尤其是在芯片领域,美国政府更是十分重视,拜登上台后就颁布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美其名曰“确保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总体稳定”,实际上是想将整个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受到美国资助的半导体企业,10年内不能在其他国家扩大生产。
拜登在白宫召开芯片大会
既然美国这么担心其他国家获得半导体技术,为什么又松口,允许一些美国企业在华出售半导体呢?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是受到来自企业的压力,拜登政府在芯片领域的对华出口管制,引起了不少美企的不满,一些行业巨头甚至致信美国政府部门,要求谨慎作出决定。
以英伟达为例,中国市场占据该公司销售额的大约五分之一,尤其是在AI芯片领域,英伟达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自从美国开始升级对华芯片限制后,英伟达对华出口严重缩水。
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多次警告称,失去中国市场,美国的芯片制造商将承受巨大损失,因为没有那个市场能够代替中国。为了确保企业的利益,英伟达无奈答应美国政府的条件,承诺尽量配合,确保对华出售的芯片符合美国的出口限制。
英伟达CEO黄仁勋
第二,想要锁死中国半导体发展的空间。由于我们在该领域起步较晚,因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依赖进口芯片,而美国则凭借着在该领域的优势,动辄“卡中国脖子”。正因如此,我们开始了自制芯片的道路,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初创企业。
比如华为就在芯片领域取得了突破,推出了搭载国产芯片的新机,面对中国取得的成就,美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封锁策略不奏效了,越是封锁,中国越是自主探索。因此,美国开始转换策略,一方面允许部分企业对中国出口低端芯片,另一方面仍限制中国获得高端芯片制造技术。
比如美国曾施压荷兰,不允许对中国出售用以制造芯片的高端光刻机,还拉拢日本签署秘密协议,限制对华出口23种用来制造半导体的关键原材料。然而,这些措施都无法阻挡中国向前发展的脚步,没有机会,我们就自己创造机会。
第三,想要借机争取与中国谈判的筹码。在此前的旧金山会晤上,两国元首一致同意“负责任的管控中美分歧”。然而,刚下谈判桌,美国就开始连续出招,限制对华投资、滥用出口管制、无端“拉黑”中企,这显然是背弃了对华承诺。
而美国之所以如此气急败坏,说明其施压中国让步的企图并未得逞,因此便通过制造新的问题,想将中国再次拉到谈判桌上。比如在AI领域,中国的许多研究成果甚至领先世界,美国即便是想打压,也无能为力,只能在传统芯片领域对华实施限制。
但事实证明,美国这一策略并未奏效,韩国、荷兰的一些芯片巨头,纷纷向美国施压,寻求豁免,希望能够继续对华出口芯片、在华投资建厂。这就说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想要逆势而为、竖起贸易壁垒,注定是行不通的。
美国挥舞制裁大棒
总而言之,对于美方的一时松口,我们不必抱有太多的幻想,发展自身实力才是硬道理。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也就掌握了话语权,拥有了制定规则的权力,自然也就不必担心别国的技术封锁。
至于美国的所作所为,正如中方一贯强调的那样:企图堵住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美国这些小动作不会阻挡住中国发展的脚步,只会损害美国自己的利益,让美国企业白白失去中国的庞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