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剑
很多没有学习过经济学理论的人,不理解市场经济的作用,不懂得市场规则在分配财富的时候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主观地认为,市场会造就分配不公,应该人为地进行计划和干预,甚至只能交由ZF来对财富进行分配。
实际上,市场经济无论是在资源配置还是财富分配上,相比于任何人为的分配和计划,都具有天然的优势,是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合理的方式。
理论太深奥,我列举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个人的收入或工资到底分配多少才算最合理?
假如创造一件商品,需要7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分别由一个人完成。
(1、2、3、4、5、6、7,我们用数字来代表完成每个步骤的人。)
最终,这个商品卖了70块。
如图:
那么问题来了。
7个人,创造了70块钱的财富,这70块应该怎么分?
按每个人创造的价值来分吗?
可是,每个人到底创造了多少价值?
你很难衡量,可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应该多得。
那按照最简单的办法,平均分配吧?
7个人,每个人分10块钱。
这个时候,就有人不答应了。
2(第2个步骤的人)跳出来说:我的工艺非常复杂,我每天干18个小时,特别辛苦, 应该给我分15块!
那应不应该给他分15块呢?
这就看其他6个人答不答应了。
其他6个人一合计,不行,给他分15,我们分到的就少了!凭什么?我也很辛苦啊!
那怎么办呢?有没有其他人,也能干2的这件事?
这6个人跑到市场上,吼了一嗓子:10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这时,马上有个叫2.1的人跳出来说:我愿意干我愿意干!
于是,原来的2就被踢出了。
每个人还是分到10块钱。
这个时候,2着急了:还是我来吧,还是我来吧!我不要15了,我也不要10块了,我只要8块!
其他6个人说,行啊,那你回来吧。
2回来之后,分8块钱,而其他6个人,每个人分10.33块。
所以你看,2这个人,虽然很勤劳很辛苦,虽然他觉得自己应该多分,但他能分到手的钱不会超过10块。
那么,按照平均分配的办法,有谁分少了呢?
假如,1、2、3、4、5、6、7中,1、2、3、5、6、7都有可以替代他们的人。
只有4不可替代。
这个时候,4跳出来说,10块钱太少了,我要20块!
其他6个人很生气:2要15块我们都没同意,凭什么给你20!我们找个人把你干掉!
于是,这6个人跑到市场上,吼了一嗓子:10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
没人理。
这6个人有点懵,他们咬咬牙,又吼了一嗓子:15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
还是没人理。
这6个人惊呆了,内心在滴血,心一横,又吼了一嗓子:20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
吼破嗓子,依然没人理。
最后,他们悻悻而归。
算了,就给他20吧。
给他20,我们6个人每人能分8.33,总比没有强。
4拿到了20块,很高兴。心想,原来还能这么干啊!那我再多要点,我要40行不行?
其他6个人昏过去。给他40,我们每个人只能分5块了。
可是,市场上又找不到可以替代他的人。
算了,5块就5块吧,反正在其他地方干活也是5块。
6个人虽然咬牙切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
4尝到了甜头,马上再次要价:那我要50行不行?
其他6个人一听,马上跳起来一拍桌子,散伙!
为什么?
给4分50块,其他6个人每人就只能拿3.33块,那他们还不如去别的地方干活呢,还能拿5块。
10块到40块之间,4要多少都行。
这就是他的合理价值。
例子结束,这是刘润老师在解释稀缺性时举的一个例子,我借用来说明市场对于分配的作用。
看懂了没有?谁能拿多少钱,是由其他人共同决定的,这就是市场规则。
什么按劳分配、按资分配,都是空洞的废话。
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ZF有能力把每个人的所得分配得让所有人都心安理得、毫无怨言,因为无人能够计算出每个人真正应该获取的收入。
不是因为个人和ZF不够努力、认真、负责,是他没有这个能力,这件事必须由市场系统来决定,没有市场规则,任何分配都会不合理。
就算分配者能做到公正、公平,他也不可能知道每个人应得的合理收入是多少。
正如相马一样,相出来的马总是有偏差。哪匹马厉害,放到赛道上跑一跑就知道,不需要人去判断。
人力对一件工作的分配尚且做不到最优解,更何况这种分配行为每分每秒、大大小小都在各个地方出现。
但凡靠人力主观分配的结果,都会产生大量的不公、纠纷和争议。想依靠ZF来实现分配的平等公正,无异于痴人做梦。
所以,不要再去信奉什么计划,离开了市场,上帝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