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最后的红利,鱼跃医疗可能不想放弃,这一波过后又怎么办?

我们今天来看,最近因为涉嫌防疫产品涨价而搞出一些名堂的鱼跃医疗,这是一家生产医疗器械的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他们也生产呼吸机这类产品。

从其2022年上半年分产品的营收构成看,鱼跃医疗的产品结构还相对健康,占比较大的产品有“呼吸治疗解决方案”等四项;分地区来看,绝大多数产品都还是在国内销售,外销的占比只有10%出头。

在2019年及以前,鱼跃医疗的营收增长越来越慢,基本上要稳定在GDP的增速略高的水平了。突然疫情来了,虽然鱼跃医疗的增长没有通策医疗那么明显,但2020年还是达到了45.1%的增长幅度,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家在疫情中是受益了的。

但是随着疫情的稳定,2021年他们也增长不动了,2022年前三季度,甚至还出现了小幅回调的情况。本次疫情管控政策的调整,要马上生产来扩大销量可能不是太现实,或者说涨价也不愁销,那么涨价这类玩法自然就出来了。虽然是商家在涨,厂家涨没涨?我们确实不知道,但如果年报中其毛利率明显提升,就八九不离十了。

在疫情前,鱼跃医疗净利润增长并没有明显超过营收的增长多少,但是疫情下,特别是2020年,明显可以看到,净利润1.3倍的增长速度比营收的增长要快一个数量级。偶然事件带来的业绩爆发,并不是特别稳定,2021年以来,净利润开始回调。

猜也能猜到,鱼跃医疗2020年的毛利率确实是创下了当时的峰值,也是其近期中首次超过一半的,最近两期有所回调,但仍然比疫情前要高出不少。也就是说,疫情下,他们的净利润增长可能是规模效应和毛利率提升共同作用带来的,如同房地产前两年的“涨价去库存”。

然而净资产收益率的增长却并不是十分明显,道理并不复杂,净资产太多了,因为赚得多了也并没有大量分红,这样单位资产的运营效率就会下降。

从其成本费用的构成和占营收比来看,在2020年,鱼跃医疗的营收大涨后,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不降反升。也就是说,他们的净利润增长全部都来源于毛利率提升,规模效应不但没有发挥作用,甚至还是副作用。

这还没完呢,后续年份或期间,销售费用仍然在大幅增长,就算扣除掉财务费用已经为负数的冲抵作用,其2021年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仍然是提升的;包括2022年前三季度,如果不算财务费用,期间费用也是增长的。

也就是说,他们很会花钱的,天上掉馅饼,团队和员工当然要尽量来分享,不过我确实不认识他们公司的人,不知道他们近两年的奖金有没有前段时间爆出的核酸检测公司的员工那么高。

现金流量的表现比净利润还强,不仅赚到大钱了,而且几乎都收回来了,确实牛。

偿债能力就更不用说了,仅现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就比全部负债高很多,主要是钱多了要想办法花,没钱偿债这些情况,他们压根儿就不存在。

从其三季度末存货同比略有增长看,要说他们部分产品库存紧张,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突然增大的需求,产品畅销到断货,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有人欢喜有人愁,鱼跃医疗可能就是应该欢喜的那一方吧,这三年发了大财,对其公司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如同个人偶然中了彩票一样,往往这种偶然事件,会影响到团队的风气和奋斗精神。这一波感染高峰过后,他们可能就该组织队伍,收一下心了,否则,过几年我们就可能看到投资者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鱼跃医疗血氧仪被炒到原价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