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军事以及科技实力已获得全面的发展。
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已日益提高,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力量也相继崛起。
不过在一些高科技领域上,中国的发展明显还跟不上西方国家的步伐。
特别是在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上,我国不仅起步较晚,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也还未取得突破。
然而,中国目前却出现了比芯片行业还难的行业,美日垄断90%,中国花3800亿仍造不出山寨版?
比芯片还难的行业
自全球进入科技时代以来,芯片作为科学技术的核心,对其的研发和生产就显得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全球芯片的主要进口国之一。
随着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芯片的需求量已越来大。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高科技企业对于芯片的消耗量总共达到了1.15万亿枚。
由于我国在芯片的领域上起步较晚,所掌握的技术和经验仍较为有限,所以长期以来较为依赖于国外进口。
然而随着中美关系的复杂化,美国就实施了芯片限制。
虽然近年来自主制造芯片的意识已越来越越强烈,但在一些技术的研发和掌握上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从国外进口芯片的总量高达6354.8亿片,国产芯片何时扛起大旗依旧是中国芯片领域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然而,国产芯片问题仍未解决,我国却又出现了比芯片还让国人头疼的行业。发展至今,全球科研仪器制造仍有90%的市场份额被美国和日本所垄断,我国耗资3800亿“成效甚微”?
美日垄断90%,中国造不出山寨版
和芯片一样,科研仪器的研发和制造也是增强本国科技实力的重中之重。
只不过科研仪器不仅指的是工业、化学领域的仪器,还囊括了医疗和生物领域在内。
在一些高端科研仪器的研发和制造上,我国仍寸步难行,同芯片一样,也比较依赖于国外进口。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在2021年进口科研仪器所花费的经费总共达到了564亿美元。
折合成人民币约为3800亿元左右,科研仪器的自给率仅为5%。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科研仪器的来源国大多都是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垄断率已接近100%。
在科研仪器的制造和生产上,我国也有考虑过要自主研发,然而在投入了近3800亿元的资金后,我国却连山寨版也制造不出来。
同国产芯片相比,科研仪器的制造和生产明显要更令国人头疼。
而我国在向美国和日本企业购买科研仪器时,不仅要支付大额的设备费用,一旦机器出现问题,还得额外支付高额的专家维修费用。
当然,机器和维修费用有多贵,美国和日本说了算。
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突破美国和日本对于科研仪器的垄断已迫在眉睫,但不管是科研仪器也好,还是国产芯片也罢,在某些高端核心技术上,我国却还是一片空白。
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其实不管是多高端的技术,都是需要通过人脑才能被发现,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所以想要突破美国和日本的垄断,还应紧抓住“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正在持续增加,高等院校的数量并不少。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2021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总共有909万人。
而北京高等院校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67所,其中就包含了清华、北大等世界级名校。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并不缺人才,但每年人才的流失量却很多。
就拿清华和北大来说,目前大约有80%的学生更愿意留在美国发展,学生做出这项选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待遇更好。
对此,我国应该提高相关人才的独立待遇和社会地位,为这类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除此之外,我国也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毕竟没有哪一项高端技术能在没有资金的支持下横空出世。
结语
发展至今,中国的科技、军事以及经济实力均已得到明显的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已日益提高。
然而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工厂”,但在某些领域上却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继芯片之后,又一行业的发展成为了令国人头疼的问题。
同芯片一样,我国的科研仪器仍较依赖于国外进口,有90%左右的市场份额均被美国和日本企业所垄断。
最为致命的是,我国花3800亿都造不出山寨版。想要实现科研仪器自给自足,就必须稳定“抓”人才,并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