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简析」近岸蛋白 688137

一、公司概况


二、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重组蛋白应用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公司作为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上游供应商,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及时、稳定、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助力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照业务类型划分构成如下:


三、行业分析

1、重组蛋白行业

根据Frost&Sullivan关于全球重组蛋白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全球重组蛋白市场从2015年的7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08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9.0%。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8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4.1%。



随着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重组蛋白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根据Frost&Sullivan关于国内重组蛋白的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国内重组蛋白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1亿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145.4亿人民币。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3.3%,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7.7亿人民币,2020年至202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8.4%。



近年来,国家面向生物医药领域不断出台各种规章政策和引导性文件,力求加快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和新兴产业。国家对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的大力支持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在新冠疫情爆发对供应链的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等因素推动下,各种原材料进口受阻,内生需求扩大,进一步促进了本土企业的发展。


随着本土企业在重组蛋白研发、生产方面实现科研能力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提高、业务水平的进步,国产重组蛋白等生物科研试剂将通过价格、供应链及服务的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打破进口产品主导的行业局面,形成进口替代发展趋势。


2、生物药行业

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创新突破,现实临床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以及国家鼓励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生物药行业及抗体药市场得以迅速发展。



科技进步提升了药物发现能力,越来越多的药物新靶点有望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以带动抗体药物产业的新增长。


同时,患者援助项目的推出以及越来越多创新生物药被列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也增加了生物药的可承受能力。


此外,近年来,国家从政策层面也在大力推进生物药研发创新,进一步驱动生物药行业发展。


虽然国内生物药行业发展滞后于全球市场,但由于生物药相比化学药和中药特异性更高、机制更明确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更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


随着国内生物技术不断突破、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国内生物药行业在近年发展势头强劲,生物药市场规模的增速远快于国内整体医药市场与其他细分市场。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6年到2020年,国内生物药市场规模从1,836亿人民币增加到3,697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9.1%。


预计到2025年国内生物药市场规模将达到8,122亿人民币,并于2030年达到1.3万亿人民币。



3、同行业公司对比分析

(1)同行业公司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情况对比如下:




(2)同行业公司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对比如下:



四、财务状况

业绩情况:2018年-2021年底,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600.46万元、3,598.32万元、17,984.10万元、34,189.59万元,2018-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0.4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8.25万元、-849.83万元、8,304.63万元、14,900.56万元。


应收账款:


费用:


现金流:


五、募集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