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2022年投资思考

2022年上半年,因多个重要城市疫情出现反复,乌克兰危机美联储连续加息带来的国际经济金融局势动荡,进一步给国家经济复苏增添了压力。在债务风险上升的背景下,财政政策是否能够保持持续的增支?财政发力,刺激经济,又将面临什么挑战?

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上半年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取得一定成效,多个重要城市疫情出现反复,导致经济活动减少甚至陷入停顿,影响远超预期。疫情反复是造成今年国内经济表现疲软的最主要因素。

5月,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改善,从中央到地方都抢抓时间窗口,果断出台一揽子政策,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据不完全统计,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后,全国超过20个省区市出台了地方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或方案。

抓项目、扩投资、扩内需成为重点。

6月以来,数据显示部分经济指标明显改善。生产方面,今年日耗电已超去年同期,全国整车货运综合流量已基本恢复至3月中下旬水平。消费方面,商品房和汽车销售双双回暖。

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加快复苏日益成为共识。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显示,在调控有力的财政货币政策等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推动下,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长势头有望反弹。

随着经济触底信号产生,经济增速的反弹幅度备受市场关注。

前述对于经济增速预测的结果较为一致地落在了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5.5%左右”增速目标下方,这表明市场对于经济修复的速度仍然谨慎,因为经济发展的根本之道在于激发和重塑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也意味着要实现增速目标需要政策加力。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的内生特点没有变。从短期来看,国内疫情已缓解、经济发展将重回正轨,下半年若没有大规模疫情冲击,经济恢复步伐将加快,建议应根据形势,按照再聚焦、加力度、利长远的原则,出台增量政策。

而当前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而融资需求的下降才是问题的关键。

下一步政府会通过贴息来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通过政府适当补贴、金融机构适当让利发放低息、免息的消费信贷,来推动消费。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会继续加大力度,最大限度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都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流动性充裕在资本市场又非常容易被收割,另一方面通过今年帮弟弟报考大学,深深感受到以前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已经不存在了.

要真正把钱融入到实体经济也许数字经济就是一个突破点,还不污染环境。在人类物质需求日益满足的情况下,幸福只能是朝这方面发展,否则社会发展就停止了。而新的幸福感的来源就是创造经济增长动力,需要人们进行创新!

我们的直播带货要是加上英文字幕就能卖向全世界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