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股市“东边日出西边雨”能否持续?

核心观点

4月底以来,在全球股指普跌的情况下,A股走出了独立的行情。历史上,在美股经历大幅下跌时,A股往往同步跟跌,“中涨美跌”的情形在2002年后仅出现过两次。

探究本轮中美股市背离的原因,主要是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的错位和股市估值位置的不同。

展望下半年,A股在三季度或将震荡上行,也随时面临波段性调整的风险。但长期来看,A股能否延续之前的独立行情,仍旧要取决于全球经济周期的方向性变化。

正文

当前A股一枝独秀,中美股市出现“逆向”

开年以来,在地缘冲突、疫情扰动的背景下,全球的资本市场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4月下旬以来,在全球股指普跌的情况下,A股持续走强,在全球股市中一枝独秀(图1)。

沪深300时隔两个月,重回4200点。而美股两度下探,标普500年度最大回撤也已经达到了23.6%。

图1. 4月27日以来,全球股市表现对比(%)

来源:Wind,银科金融研究院(注:数据截至2022年6月29日)

当前,中美股市行情“此消彼长”,原因何在?站在下半年的起点,A股的行情又将如何演绎?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通过复盘历史上A股和美股走势的相关性,进行量化分析,希望从历史的经验里获得一些启发。

从热力图看中美股市的相关性

以沪深300和标普500为例,复盘两者走势的相关性,根据热力图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A股和美股整体的相关性一般(图2)。但近十年以来,标普500和沪深300的相关性在逐步变强(图3),尤其是美股下跌对A股的影响更大。

图2. 中美股市相关系数热力图

来源:银科金融研究院(数据为2002年至今)

图3. 近十年来,标普500和沪深300相关性变强

来源:银科金融研究院(数据为2012年至今)

历次美股大跌,A股如何反应?

以标普500和沪深300指数为例,结合量化分析,我们发现:美股在大幅下跌时,A股的走势往往也会遭受拖累。2014年以后,在标普500明显的下跌周期中(跌幅大于10%),沪深300也都基本出现了“跟跌”的现象(图4)。

图4. 历史上美股大幅下跌时,A股往往同步跟跌

来源:Wind,银科金融研究院

自2002年以来,标普500跌幅超过5%的27个月份中,沪深300在其中的20个月份里呈现“跟随式”下跌,其中有17次跌幅超过5%(图5)。

图5. 标普500大跌的月份,A股的表现

来源:Wind,银科金融研究院

哪些原因造成了“中涨美跌”的情形?

历史上,在美股经历大幅下跌时,A股往往同步跟跌,因此“中涨美跌”的情形相对少见。在2007年以后,当标普在经历单日跌幅超过3%时,沪深300有68%的概率在10日内也出现3%的大跌,期间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仅为4天(图6)。

图6. 标普单日大跌,沪深大概率在短期内跟跌

来源:Wind,银科金融研究院

根据图5,我们也不难看出:在2002年以后,“中涨美跌”的情形只出现过两轮,分别在2002年和2008-2009年。探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错位。

2002年初,“911”事件影响犹存,基本面形式仍不乐观。彼时美国的通胀正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刺激下,美国经济加速回暖:从基本面数据来看,PMI和消费零售数据持续上行,2002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和企业盈利也已经触底反弹。然而,财务造假丑闻不断,使得投资者信心遭遇了严重的打击,也再度点燃了美股的做空情绪。本轮美股的下跌从2002年3月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同年7月。在此期间,标普500的跌幅高达31%,几乎回到了1997年的点位上。

在本轮美股下跌的期间,A股的表现却与之背道而驰,呈现了震荡上行的趋势。2002年,在经历了前一年的股市暴跌后,中国加大了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开启了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各项经济也都在大幅上行,2002年实际GDP增速达到了9.1%。同时,多项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以稳定资本市场信心。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的错位促成了本轮A股的独立行情。

当我们把目光拉回到2007年,金融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美股也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剧烈的震荡和下跌,标普500指数在此期间巨幅回撤56.8%。美联储先后开启了四轮量化宽松,直到2009年,美国才从逐步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走出。

彼时的A股市场,同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掣肘。但2008年下旬,超预期的“4万亿”刺激计划出台,吹响了政策正式宽松的总号角。此后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火力全开,对A股市场提振作用显著,A股也实现了阶段性的“逆风翻盘”。

近期中美股市“逆向”,原因何在?

4月下旬以来,美股多次单日跌幅超过3%,而次日A股的表现却与之背道而驰。A股开始对美股下跌脱敏,背后的原因同样发人深省。

首先,中美两国经济周期错位。从投资时钟的角度看,美国在通胀高企的环境下,货币政策“踩刹车”,经济增长动能下滑。“滞胀+紧缩”的组合之下,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愈演愈烈。从近期发布的数据中我们也能探究一二:6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历史新低、部分企业盈利数据偏弱,也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下行的担忧。

相比之下,中国在2021年底开始进入经济下行后期,通胀开始回落。中国的投资时钟正处于衰退后期,股市开始企稳,即将迎来下半年的弱复苏。

估值水平也是解释中美股市出现背离的因素之一。A股在经历持续调整后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而美股估值整体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中长期来看,A股有着更高的投资性价比。

当前,国内的疫情迎来拐点,疫后修复井然有序。当前的宏观环境更加宽松,一系列“稳经济”的利好政策不断加码,也驱动A股走出独立行情。

下半年A股将如何演绎?

展望下半年,全球经济将继续面临滞胀的风险。在地缘政治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大概率维持高位震荡。同时,全球高通胀的时代渐行渐近,海外也即将迎来更动荡的市场。

相比于海外市场的“风雨飘摇”,中国已经逐步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未来将步入“经济回暖+政策托底”的新阶段,面临的通胀压力也相对可控。伴随疫情形势好转、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国内的经济也迎来了曙光和希望。从近期的高频数据看,线下消费、交通运输、房地产等方面均在回暖,经济企稳回升也有望助力A股进入上行通道。

但从财政资源的角度看,现阶段“保增长”更多依靠政府发力,企业和家庭部门都在“缩紧钱包”,动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当前,A股在进行了连续两个月的阶段性上涨之后,已经基本进入了第一波修复行情的尾声阶段。

短期来看,A股在三季度或将震荡上行,也随时可能面临波段性调整的风险。但长期来看,A股能否延续之前的独立行情,仍旧要取决于全球经济周期的方向性变化。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凸显的背景下,中国能否独善其身,仍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话题。

风物长宜放眼量,莫为浮云遮望眼。投资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也应当乐观看待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


免责声明

在本页发表,或在本页所得的资料及文件(「信息」)仅供阁下作一般资料用途,并无考虑各个别人士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及特别需要,不构成任何类型或形式的要约、要约或邀请的游说、推广、引诱、声明,亦不构成购买或出售本页内所述于任何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或结构性产品(包括认股权证及牛熊证)(「结构性产品」)、相关资产或任何其他金融产品的任何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