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领域第六期销售费用低,为啥?

前文回顾:

我们不如来做一下延伸思考——既然,能够采用license out模式的公司,一定是具有研发能力的公司,比如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热门医药公司。

那么,换句话说,是否授权研发模式下产生的“递延收益”越多,其研发能力越强?

对比几家创新药公司,来看看它们的递延收益情况:

微芯生物——由于授权研发的时间较早,因此授权费相对较少。

但是,2015年,沪亚生物国际将微芯生物授予其销售的西达本胺,以再许可的方式转让给日本卫材,并取得了2.8亿美金收入。

百济神州——授权研发合同总额为16.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9亿元),2018年递延收益为0.1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1亿人民币)。

信达生物——授权研发合同总额为14.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7.78亿元),2017年递延收入为3.49亿元。

恒瑞医药——授权研发合同总额为亿美元7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8.47亿元),2018年无由于授权研发产生的递延收入。

通过对比,非常明显,百济神州的授权研发合同总额更高,说明它的产品受国外市场重视程度更高,研发能力也相对更强。

如果要在这些热门公司中只研究一家,那当然非百济神州莫属。

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一个更重要的细节——百济神州的递延收益比信达生物低,但是实际确认的收入比信达生物高,这说明百济神州的研发进度比信达生物更快。

而恒瑞医药没有递延收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2015年的一项授权,目前已经终止,其终止了与被授权方Incyte的合作;

1)由于2018年才与Arcutis的合作,因此尚未收到首付款;

2)3)与TG Therapeutics的合作,首付款是以股权方式支付,因此不计入递延收入中

看完研发,还不够,对于一家医药公司来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生意流程要做——新药上市的销售和推广

新药上市的推广费用,体现在销售费用上。最近几年,其销售费用分别为2440万元、3199万元、511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为28.6%、28.9%、34.6%

通过对比,微芯生物的销售费用率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和它所选择的产品赛道——罕见病有关。

其主要产品西达本胺的首个适应症,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属罕见病范畴,由于市场上同赛道的竞争者较少,市场推广费用相对较低。

所以,如果拿它和同为生产罕见病用药的美股公司亚力兄制药相比,它们的销售费用率接近。

另外,从销售费用增速VS营收增速来看:

产品竞争力更强的是亚力兄和恒瑞,它们的销售费用率虽然在下降,但是它们的营收增速却可以保持增长。而微芯生物和贝达药业则通过不断投入销售费用,来保证营收增速的上升

已经梳理完了微芯生物的主要产品以及经营逻辑,那么,一个核心问题来了:

以其1.48亿元的营收,和0.31亿元的净利润,区区如此业绩,居然其上市估值高达80亿元,高达250多倍市盈率,请问,这个估值,究竟贵不贵?

在估值之前,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创新药公司而言,其适用的估值方法,究竟有哪些?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