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让更多稀客变成常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开发者朋友圈再扩容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成立以来,来自企业、高校、专业机构的开发者们贡献长板和资源,搭建了业界共治、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在今天举行的联盟成立一周年大会上,联盟朋友圈再次扩容,吸纳16家新成员,翻开“跨域一体,绿色共生”的新篇章。请听报道:

16家新成员中,既有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央企,也有英诺赛科、亨通集团等示范区本土头部企业,还有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他们都来自既有成员单位推荐,有的就是联盟成员的供应商、合作伙伴。担任首任轮值执行长的中国三峡集团,推荐了他们在绿色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伙伴——林德集团。作为一家工业气体及工程领域的外资企业,林德集团在中国的重要总部、研发中心都设在长三角地区。公司氢能源总监王海说,通过位于上海的研发总部,将为长三角地区提供更多可靠的绿色能源技术。

“我们同时在长三角地区的多个化工园区都有大型的管道气体业务,在为整体的园区的减能降耗、整体的碳中和碳达峰做努力。同时我们可以满足整个长三角地区,关于未来氢能发展的一种氢气的需求,不管是加氢站的建设,还是氢能的需求及其各种各样的后备供应。”

成立一年以来,开发者联盟的朋友圈已经两度“扩容”,成员数量增至41家。通过政企合作,双向赋能,所有开发者共同参与示范区建设。过去的一年里,三峡集团积极参与示范区生态环保与清洁能源顶层设计咨询,共同谋划参与水乡客厅建设;同为首批成员,华为公司加快建设青浦研发基地,成立华为吴江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助力长三角产业数字化转型。华为中国区副总裁、江苏省总经理赵锡初说:

“推动企业上云、数字化转型,帮助各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使它的设备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厂房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与产业链的数字化,共同把长三角示范区的数字化转型给做出来。”

成员之间也通过定期的走访,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机遇。今年6月,联盟成员长三角投资公司将公司总部从市中心搬到示范区。公司董事长池洪介绍,过去一年里,他们和与联盟成员三峡集团共同出资100亿,成立了水乡客厅开发公司;又与江苏、浙江两地国企共同出资90亿,成立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公司,承担示范区的投资开发建设的相关工作。

“又跟青浦区政府合资组建了西岑科创园区的开发公司,是一个集科创、研发、生活的综合小城,就在华为上海基地的旁边,跟华为基地一路之隔,规划面积有两万多平方公里,现在我们正在做规划前期的优化工作,今年年内规划应该可以完成。”

朋友圈越做越大的背后是示范区不断增强的吸引力。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促进各类要素流通,让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共商共建,是一体化示范区独有的魅力。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

“没有先例可循,必须自己把事情做出来。示范区蓝图已经绘就,它的定位就是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生态优势转化的新标杆,创新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的新典范。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工作中,联盟成员在赋能示范区的过程中,去选择、去吸引对长三角有意愿来的人,让这些人从稀客变为常客,从观察者变为建设者,示范区就会更加红红火火。”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孙萍

编辑:卞晓晓

责任编辑: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