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1年上半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河北省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河北经济运行情况“成绩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18739.3亿元,同比增长9.9%,两年平均增长4.6%,比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加快0.7个百分点,全省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18739.3亿元
据河北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18739.3亿元,同比增长9.9%,两年平均增长4.6%,比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9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7274.2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5.2亿元,同比增长12.3%。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夏粮播种面积2270.8千公顷,同比增长1.2%;亩产435.3公斤,同比增长0.7%;总产量1482.7万吨,同比增长2.0%。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加快7.9个百分点。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1个行业生产实现同比增长,占77.5%。
服务业恢复明显,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行业明显回升,上半年,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2%,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同比增长15.9%,批发零售业同比增长9.7%。
消费品市场加快复苏,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3.0亿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3.4%,比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291.7亿元,同比增长14.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21.3亿元,同比增长6.8%。
此外,今年上半年,社会就业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51.67万人, 比去年同期增加7.84万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40元,同比增长11.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34元,同比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60元,同比增长14.6%。城乡收入比值为2.04:1,比上年缩小0.1。
上半年全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6.1%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河北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国华介绍,河北新产业发展加快,工业方面,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八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农业方面,优质、优势产业支撑作用增强,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0%。
随着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快,新型消费蓬勃发展,网上零售持续活跃,上半年,全省网上零售额1461.9亿元,同比增长36.1%。新主体不断壮大,大力实施系列保市场主体政策措施,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全省法人单位同比增长10.2%,延续上年以来逐季加快的增长态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筹备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加快推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上半年,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超过2000家,张家口首都“两区”建设成效显著,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加快,雄安新区项目投资对全省拉动作用明显,冬奥会筹办建设进展顺利。
上半年CPI同比上涨0.5%,涨势温和
今年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总体呈温和上涨态势,处于近年来的低位。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涨跌各半。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上涨2.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4%,衣着下降0.6%,居住下降0.5%,医疗保健上涨0.1%,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5%。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许春伟介绍,在影响CPI走势的主要因素中,猪肉价格下行是CPI涨幅回落的最主要因素。上半年,全省猪肉价格由上年同期的上涨107.8%变为下降18.7%。此外,服务价格由升转降也是影响CPI涨幅回落的因素之一。上半年,服务价格同比下降0.3%,去年同期为上涨1.3%,为近10年来同期首次负增长。
后期来看,食品价格在粮食丰收、猪肉价格有望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上涨空间不大;工业品价格由于供给能力充足,市场竞争充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服务价格将随着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日益好转,在暑期、中秋、国庆等因素影响下,居民出游、餐饮等需求会逐步增加,呈现小幅上涨的态势。
因此,在没有突发性新涨价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预计下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走势。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玎
■制图/徐军英
■编辑/裴红川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