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最近,一向敢言敢为、杀伐果断的董明珠,居然对其曾经怒斥的前格力网红员工孟羽童,重新打开了格力的大门。
5月23日19:00-21:00,董明珠与孟羽童如约亮相格力明珠精选抖音直播间,进行了一场直播带货。这是孟羽童2023年官宣离职后和前老板董明珠的第一次合体直播,开播半小时后冲到了抖音大家电带货榜单第一名,但总榜仅位居第70多名。
中国白电三巨头格局形成的这十多年来,董明珠应该是最被外界所熟知的掌舵人。她认同“格力是董明珠的,董明珠是格力的”,也一直用实际行动将自己和格力牢牢捆绑在一起。这让她的一举一动都轻易为格力获取流量的同时,也埋下了不少隐患。
同样是国内第一批民营企业中的顶级经理人,美的集团掌舵人方洪波却一直很低调,不过最近其罕见接受外界深度访谈,因为提到“从不加班”、“是美的发展史上的过客”等观点而备受关注。
过去多年,方洪波、董明珠这两位管理风格截然不同的掌舵人,一个向左强调“自我颠覆、自我否定”,一个向右强调个人权威,带领美的和格力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虽然美的比格力少了更多“网红气质”,但无论从营收还是市值来看,格力如今都已落后于美的。
在当前家电行业存量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为了突破增长瓶颈,各大企业都希望通过创新营销,来撕开新的增长空间。
董明珠今年4月开启了第五个任期,但其仍持续将个人IP与企业牢牢捆绑的做法让格力面临不少负面舆论,若不做出改变,未来的格力恐面临“掉队”的命运。
不同
5月20日下午,孟羽童在小红书发文称,“时隔两年收到了来自前老板的微信”。在她发布的对话截图中,“董总”称要带孟羽童去吃饭。而此笔记的评论区,格力电器账号也留言:“欢迎回家吃饭”。
5月23日的直播中有人问孟羽童是否有可能重回格力,董明珠表示:“羽童离开格力的原因,不是像那种恶意窃取公司技术,或者被其他厂商挖走等情况,那为什么不可以(回来)呢?等她出国读完一年书回来后再说。”
孟羽童2021年9月大学毕业后入职格力,当年格力明珠羽童精选抖音直播间粉丝数很快过百万。2023年,孟羽童从格力离职时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因其网红身份,以及董明珠怒斥其在格力任职时跑去当网红赚钱,多次登上热搜,也让董明珠受到了不少负面舆论。
如今两人的破冰让外界难免感到意外。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我能够想到的解释可能只有两个:一是董想借此机会制造一个劲爆的话题,从媒体上压一压方洪波最近被公众的高关注度;二是通过和孟修复关系,重塑王自如对其个人形象造成的伤害。”
因为重用王自如,董明珠多次被群嘲。尤其是2023年王自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哪怕每天什么事都不干,我就看她怎么开会,我听她每天讲什么、做什么,我都觉得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董明珠似乎对王的恭维甘之如饴。
作为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少见的女性,已经71岁的董明珠近年来一直充满争议。今年,她还因为一句“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 、“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的舆论,让外界不满。
谴责的声音不少,知名媒体人胡锡进更发文称,董明珠应当就其针对海归群体所说的越线言论进行道歉。
跟过去面临的无数次争议一样,董明珠最后依旧选择不了了之。
在2012年成为格力的一号位后,董明珠就与格力的品牌形象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早年不仅换掉老牌代言人成龙自己上阵,还用自拍照作为格力手机的开机画面,后来亲自下场直播,数月前格力专卖店更是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
在董明珠治下,格力不仅高度集权,而且高度依赖董明珠个人IP。
同样是在2012年接过所在公司创始人棒子的方洪波,则与董明珠信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哲学。
方洪波对外表示,自己看起来“玩世不恭、吊儿郎当”,原因在于美的高度分权,“我在公司每天好像也闲着没事干,没人找我,因为他们不用找我,我高度分权给他们。”
不同于格力随处可见的董明珠海报,方洪波在公司内部也禁止悬挂自己的照片,同时他提到,不允许员工称赞自己,在他看来:“一个CEO、董事长能听到什么,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
他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认为自己只是美的发展历史上的一个过客。“就像跑 4×100 米,我把这一棒做好,然后接班人接好。”
未来
董明珠对格力的贡献毋庸置疑。加入格力前期,董明珠是不折不扣的铁血销冠;在正式成为格力掌舵人的那一年,格力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当时董明珠提出了五年再造一个格力的目标,最终,花费近六年,格力营收规模首次摸到近2000亿,净利润翻三倍。
不过,曾经底气十足的董明珠,如今却让格力明显落后了,不仅营收只有美的近一半,甚至与海尔都有了明显的差距。
数据显示,2024年,美的集团实现营收4091亿元,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385.39亿元,同比增长14.3%。今年一季度,美的集团营收同比增长20.49%至1278.3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至124.22亿元。
作为对比,2024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891.6亿元,同比减少7.26%,实现归母净利润321.8亿元,同比增长10.91%。今年一季度,格力电器营收同比增长14%至415.0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29%至59.04亿元。
如今格力电器不仅与美的集团之间的营收差距越来越大,也落到海尔智家的后面。今年一季度,海尔智家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1.2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15%。
何享健曾感叹:“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发现了方洪波。”
显然,方洪波也没有让何享健失望。这些年,方洪波带领美的集团一路高歌猛进,在中国家电领头羊的位置上做的很稳。
业绩领先一个身位的同时,方洪波为美的整体估值提升做了很大努力,接手美的第二年,就推动集团换股吸收合并美的电器整体上市,让美的集团成为了A股家电龙头,在市值上遥遥领先海尔智家和格力电器。
截至5月23日收盘,格力电器总市值约为2608亿元,美的集团总市值为6051.33亿元,海尔智家为2417.04亿。
在家电行业增长见顶,小米等年轻品牌来势汹汹的背景下,格力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以空调为主要收入。格力电器财报显示,2023年其空调收入占比达到74.14%。
去年格力变更了统计口径,不再单独公布空调业务收入,而是将空调与生活电器合并为“消费电器”,该科目2024年收入为1485.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8.54%。
董明珠曾表示希望空调业务占比最多维持在50%,如何帮助格力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仍然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格力持续布局新能源、智能制造、工业装备等领域,但新业务转型明显不及预期,此前宣布拟投10亿元增持格力钛(原银隆新能源)也被看衰,导致股价跌超7%。
在艰难寻找新增长点的同时,与董明珠个人IP紧密捆绑无疑也是格力未来需要给出解决方案的问题。
在给格力能够轻松带来流量的同时,董明珠个人IP与格力紧密捆绑无疑不利于其品牌年轻化建设,同时董明珠的一言一行也容易给格力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可能直接导致格力销量和业绩受到冲击。
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0日,在第十三届格力电器董事会改选即将举办之际,董明珠在与俞敏洪的对话谈到“接班人”话题时,董明珠说,如果她现在退休了,这个品牌(格力电器)没了。于是今年4月前,离不开的董明珠开启了在格力的第五个任期。
一家企业如果离开某一个人就失去了品牌,这绝对是存在极大风险的。格力重塑品牌价值迫在眉睫。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