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王健林,160亿被冻,穷途末路了?

2025年05月19日18:32:04 财经 1921

王健林股权再次被冻,约3亿人民币,冻结2年。

截至目前,王健林的股权已经接连5次被冻,累计超4.4亿元。

万达被执行总金额已经超过75亿,累计被冻结股权数额则超160亿元

如今,卖资产已经成了曾经的首富王健林最直接的变现手段。

从缔造513座万达广场,年收租金超400亿,到被迫卖楼断臂求生,这位曾喊出"一个亿小目标"的商业教父,此刻却像被时代巨浪拍在礁石上的船长。

这究竟是个人的滑铁卢,还是整个房地产黄金时代的集体谢幕?

01 传奇崛起,从军人到首富

1954年,王健林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

王健林父亲王义全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4岁迁居金川县,14岁辍学成为林业职工,后参军。

1970~1986年,16年的军旅生活,王建林完成了学业,塑造了他严谨的纪律性、果敢的决策力和坚韧的性格,也铸造了他后来的商业性格。

70岁王健林,160亿被冻,穷途末路了? - 天天要闻

1986年,王健林转业,任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1988年,王健林响应“百万裁军”号召,接手了濒临破产的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通过旧城改造项目“北京街小区”赚到第一桶金(2000万元),首创明厅、独立卫生间等创新设计,打破当时住宅标准。

王健林的商界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他通过改制和创新,让这家频临破产的国有开发商起死回生,万达集团的雏形也逐渐显现。

199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黄金时代,王健林申请公司进行私有化试点,并将公司命名为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正式进军房地产领域。

“万达”就是“万事通达”,意指长寿、富有和繁荣。

王健林也成为万达集团的最大股东。

有趣的是,王健林最初出名不是因为在房地产行业上大放异彩,而是在个人的爱好上——足球。

1994年,成立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

王健林以重金激励球队,开创中国足球“金元时代”:客场赢球即发30万奖金,甚至直接提现金箱到赛场奖励球员要知道,当时主力球员年薪才20万。

球队在96、97、98年三次夺冠,成为当时中国足坛的霸主,创造了联赛三连冠、55场不败、连续57场主场不败等纪录,至今仍是中国足球难以逾越的高峰,一度登顶亚洲俱乐部排名榜首。

1999年,大连万达因裁判俞元聪三次漏判点球不敌辽宁队。王健林赛后怒斥“中国足球黑暗”,宣布“万达永远退出中国足坛”。

王健林的大连足球往事,是一部夹杂着热血、愤怒与无奈的时代剧。

70岁王健林,160亿被冻,穷途末路了? - 天天要闻

自那以后,王健林开始全身心专注于房地产开发

2000年,万达正式挺进商业地产,王健林开创性地提出 “订单地产” 模式,在建设商业广场前,先与知名品牌商家签订合作协议,给商业广场提前锁定了一批重量级 “嘉宾”,确保项目建成后有稳定的租户和客流量。

万达广场迅速崛起,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集购物、餐饮、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费体验。

到2016年,万达广场的数量已经达到513座,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年收租金超400亿,万达集团资产超8000亿,王健林四度登顶中国首富。

那句"先挣一个亿"的豪言,至今仍在社交平台上收割着年轻人的焦虑。

王健林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地产王国,而他就是这个王国的“国王”。

02 万达债务危机,王健林坚守底线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万达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扩张,虽然一时风光无限,但也为后来的债务危机埋下了隐患。

201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债务危机,将万达从巅峰打入谷底。

由于海外投资过多、资金链断裂、政策收紧等原因,万达的债务问题开始全面爆发。

万达遭遇“股债双杀”,王健林的身价一落千丈,从首富变首负,负债超 6000 亿,无异于商界的 “大地震”!

70岁王健林,160亿被冻,穷途末路了? - 天天要闻

面对危机,王健林的反应也非常迅速,决策也很果断。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王健林不得不采取“断臂” 策略,出售股份和项目。他将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酒店打包卖给孙宏斌,套现632亿。

同时,万达也开始从港股退市,王健林签下首份对赌协议,承诺2018年A股上市,但地产调控风暴骤起,上市计划被迫搁浅。

无奈步子迈得太大了,一切的补救都显得无济于事。此后,万达的债务问题愈发严重。

2021年,王健林再次孤注一掷,与太盟投资等签下第三份对赌协议,承诺2023年港股上市,代价是出让万达商管60%股权。

王健林豁出去了,然而并不能如愿。万达商管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四次冲刺港股均以失败告终,直接将万达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债务的重压之下,王健林的身体也亮起了红灯。

去年年底,有网友在云南大理偶遇王健林,照片中的他身形消瘦,再也没有从前的光彩,当初“先挣他一个亿”轻描淡写的霸气侧漏已不复存在。

70岁王健林,160亿被冻,穷途末路了? - 天天要闻

然而,尽管面临如此困境,王健林却展现出了一位企业家的底线与担当。

当其他地产大佬,如许家印用“技术性离婚” 转移资产,杨国强父女选择 “躺平” 时,王健林却定下了三条军规:2.69万套房产不许烂尾、15万员工工资按时发、优先兑付小额债主。

这种近乎固执的坚守,让人想起丘吉尔的名言:“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非末日,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不愧是军人出身,王健林身上的社会担当,在他的商业历程并不少见。

比如,汶川地震时,王健林捐出1亿,贵州丹寨扶贫又砸下14亿。

即便在债务最危急的时刻,万达商管仍保持97亿净利润,确保基础运营不崩盘。

2024年大连人队解散时,王健林坚持支付完所有球员薪水才宣布退出,与那些欠薪跑路的俱乐部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担当甚至感染了下一代。

早年活跃于网红圈的儿子“国民老公”王思聪也变得沉默了。

王思聪在采访中直言:“我们家可以卖酒店、卖汽车,但绝不会出卖国家,不会把负担推给社会!”

不过最后结果如何,这种底线意识,让万达在行业寒冬中守住了尊严。

70岁王健林,160亿被冻,穷途末路了? - 天天要闻

03 涅槃重生,还是悲情落幕

万达的困境,正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转型阵痛的缩影。

过去,凭借着人口红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房地产企业通过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迅速扩张,积累了巨额财富。

然而,随着政策调控的加强、人口红利的消退以及消费升级的到来,传统的房地产商业模式逐渐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万达的重资产模式一碰就碎。

高杠杆、高负债的拿地模式,让万达对资金流极度依赖,市场遇冷,资金链紧张,立刻引发连锁反应。

而万达的多元化尝试,如合肥万达乐园武汉电影乐园等项目,也因定位偏差、市场需求不足等原因惨遭滑铁卢,对本就深陷债务的万达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尽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王健林并未放弃。

他依然在绝境中寻找新生,试图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带领万达走出低谷。

2025年初,王健林成立大连万统、万虹等企业管理公司,试图通过架构调整盘活资产。同时,万达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如线上消费、社区商业等,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70岁王健林,160亿被冻,穷途末路了? - 天天要闻

王健林的坚守,不仅仅是对万达这个企业的坚守,更是一种对企业家精神的坚守。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在面对困境时,不逃避、不放弃,积极应对。

王健林的坚守和挣扎,比起遇事就跑的那些人,在地产行业的至暗时刻,显得异常珍贵。

王健林还能带领万达完成从“地产商” 到 “城市运营商” 的蜕变,实现涅槃重生,还是最终折戟沉沙,在地产行业至暗时刻悲情落幕?这一切都尚未有定论。

但无论结局如何,王健林的传奇故事以及他的坚守担当,都会在商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70岁王健林,160亿被冻,穷途末路了? - 天天要闻

70岁王健林,160亿被冻,穷途末路了?

王健林股权再次被冻,约3亿人民币,冻结2年。截至目前,王健林的股权已经接连5次被冻,累计超4.4亿元。而万达被执行总金额已经超过75亿,累计被冻结股权数额则超160亿元。如今,卖资产已经成了曾经的首富王健林最直接的变现手段。
科创债新政落地首周,券商承销成绩单揭晓,头部券商“碾压式”开局 - 天天要闻

科创债新政落地首周,券商承销成绩单揭晓,头部券商“碾压式”开局

财联社5月19日讯(记者 王晨)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旨在通过创新金融工具进一步疏通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新政出台后,短短9天时间,首批科创债项目就马不停蹄启动发行。据记者统计,发行公告日在5月7日至5月16日期间的,共有100只科创债,计划发行总规模24...
A股这个板块,大面积涨停!近90%个股上涨! - 天天要闻

A股这个板块,大面积涨停!近90%个股上涨!

今日,A股市场微幅震荡,主要股指涨跌互现。北证50表现较为强劲,大涨逾2%,创半年多来新高,并逼近历史最高点。上证指数、科创50等也微幅飘红,深证成指、上证50等则微幅飘绿。市场成交小幅萎缩至1.12万亿元。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输油二处构建平安油区为生产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输油二处构建平安油区为生产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5月以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输油二处曲子作业区以构建平安油区为目标,聚焦思想教育、日常巡护、行为管控三大核心环节,扎实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全方位净化油区生产环境,为输油生产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法治教育固本强基,筑牢思想“防火墙”。该区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法律...
关于营收下滑、收购国融证券,西部证券股东大会这样回应 - 天天要闻

关于营收下滑、收购国融证券,西部证券股东大会这样回应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2024年,西部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7.12亿元,同比下降2.64%,实现归母净利润14.03亿元,同比增长20.38%。2025年一季度,西部证券营收规模显著下滑,实现收入12.16亿元,同比下降23.75%,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48.33%。对于营收下滑,收购国融证券等投资者关注事项,近日,西部证券(002673.SZ)
京津冀区域出口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 天天要闻

京津冀区域出口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1.43万亿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0.1%。其中,出口4454.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1.7%。4月当月,京津冀企业顶住压力交出亮眼答卷,出口1216.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8%,
重大利好!九部门联合发文 - 天天要闻

重大利好!九部门联合发文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今天(5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见》提出,要推动科技服务业全面发展,围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部署。要...
2025中国企业ESG100指数样本及蓝皮书案例申报启动 - 天天要闻

2025中国企业ESG100指数样本及蓝皮书案例申报启动

在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强调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全面协调发展的ESG评价体系,已成为国际品牌形象价值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中国不断迈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中国企业的 ESG 实践赢得全球越来越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