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举办,一场吸引全球目光的行业盛会正式启幕。在5月15日的开幕式当天,《中国日报》刊发文章“changsha machinery biennial kicks into gear”(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盛会长沙启幕),全面展示本届大会盛况及其全球影响力,推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品,讲述长沙加快工程机产业国际化进程。
《中国日报》5月15日第六版截图。
报道译文如下:
湖南长沙正吸引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目光——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于5月15日至18日举办。自2019年举办首次盛会以来,这一两年一届的全球性工程机械展已发展成为行业新品发布、技术创新展示及全球贸易投资促进的重要平台。
过去六年以来,该展会的吸引力、影响力不断增强,来自全球的采购商和重要嘉宾越来越多,已跻身全球知名展会行列,与德国慕尼黑、美国拉斯维加斯、法国巴黎等地的世界性同类展会比肩,成为长沙走向世界的一张国际名片。
本届展会呈现完整的行业生态链,涵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运输装备等多个领域。
展会的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设24个主题展区,包括13个室内展馆和4个室外展区。这场为期四天的活动预计将吸引近30万人次的全球参会者,包括驻华使节和联合国驻华代表、国际参展商和采购商,以及数量庞大的专业观众。
大量采购商、国际商会代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非洲、拉美等地区,来到本届展会寻找机会。展会还吸引了1806家企业参展,较上一届展会增长了20%,其中包括了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的35家企业。
本届展会亮点纷呈,将举办7场新品及技术发布会、6场全球采购商洽谈会、4场配套活动及100场企业商务对接。值得关注的是,新增的全球采购商洽谈会旨在搭建国际商贸桥梁,设有印度、俄罗斯、中东、非洲、韩国、智利、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区专场对接会,以及中非中小企业配对会。
“国际买家”组团参展。展会期间,预计超20个国家的600余名国际采购商将参与洽谈,采购需求预计超20亿元人民币。例如,越南多家商会组织代表集中采购混凝土搅拌设备、挖掘机及起重机械,预计采购额超2.1亿元人民币。
展会还突出“产业+展会”融合模式,新增安全应急设备、交通装备、矿山机械等产业集群展区,展出23大类超2万件产品。新设的技术产品发布专区计划发布30余项全球首发成果及1500项新技术、新产品,并举办高端产学研会议,培育新质生产力。
顺应全球低碳化、数字化转型趋势,本届展会以电动化、能效提升、减排降碳、资源节约为导向,约75%的参展重型机械为绿色可持续产品,超80%的展位及装置采用环保设计。全球最大参展商之一的三一重工展出20款电动及新能源产品,占其参展总数的43%,彰显其在数字化与低碳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展会首次发布全球吉祥物“拇指兄弟”,并设立文化空间展示超万件跨界产品,包括玩偶、伞具、帽子、u盘及耳机等。
本届展会吸引了大批著名国际参展商。日立建机将展出zx370h-6a、zx520lch-6a、zx900lch-6a三款矿山液压挖掘机,覆盖多场景作业需求。此外,该集团还将展示针对不同客户定制的全新解决方案,包括ex系列大型电动液压挖掘机、eh系列电动刚性自卸卡车及一体化矿山解决方案。
自2019年举办首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至今,展会的规模不断增大,成果越来越丰硕。首届展会吸引超千家企业参展,交易额达200亿元人民币;2021年举办的第二届展会交易额突破400亿元人民币;2023年展会参展企业达1502家,交易额达536亿元人民币。本届展会预计将创新高。
长沙素有“工程机械之都”之称,截至2024年,其工程机械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人民币,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出口额突破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
长沙市副市长康镇麟表示,长沙正着力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和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全球企业提供广阔机遇。
面对当前宏观经济挑战与国际复杂形势,湖南省工信厅副厅长毛六平强调,将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包括扩大优势产品市场份额、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完善集群生态体系、强化供应链韧性等举措。
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邓卫平表示,国际化是工程机械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湖南将通过展会推动技术贸易交流,促进中国工程机械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全球影响力。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何纯 朱友芳|刘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