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宁波市统计部门最新数据发布显示:1-3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收入)完成674.46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46.90亿元,同比增长1.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1%;非税收入完成127.60亿元,同比下降4.7%。
数据表明:1-3月份,在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进中趋优态势下,地方财政收入同步向好,开局平稳,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那么,其下辖各县(市、区)又各自开局表现如何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和分析,回顾一下2024年1-3月份各县(市、区)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北仑区(138.79亿元 同比增长-13.5%下同)、2.鄞州区(114.39亿元 4.2%)、3.慈溪市(81.81亿元 6.5%)、4.海曙区(54.42亿元 1.2%)、5.余姚市(53.39亿元 7.9%)、6.江北区(48.54亿元 4.3%)、7.镇海区(32.42亿元 3.9%)、8.奉化区(28.71亿元 7.4%)、9.宁海县(26.25亿元 4.4%)、10.象山县(21.79亿元 16.7%)
其次,再看看2025年1-3月份各县(市、区)财政收入完成首季“成绩单”:
1.北仑区(140.14亿元 同比增长1.0%下同)、2.鄞州区(104.18亿元 -8.9%)、3.慈溪市(84.40亿元 3.2%)、4.余姚市(54.66亿元 2.4%)、5.江北区(47.26亿元 -2.6%)、6.海曙区(46.39亿元 -14.8%)、7.奉化区(36.49亿元 27.1%)、8.镇海区(32.81亿元 1.2%)、9.宁海县(26.77亿元 2.0%)、10.象山县(22.74亿元 4.4%)。
从各县(市、区)财政总量来看:
1-3月份,北仑区与鄞州区财政总量仍同为百亿级别,分别达到140.14亿元和104.18亿元,二者相差35.96亿元,但这一差值较上年同期的24.40亿元进一步扩大,也就意味着北仑区以更大的优势继续稳居榜首。
慈溪市以84.40亿元依旧守住前三甲一席之地,且不断缩小与身前鄞州区的差距,今年一季度两地已拉近到了仅剩下19.78亿元。
而随后财政总量均在50亿元上下的余姚市、江北区、海曙区三地,由于海曙区的失守,排位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季开局不利的海曙区,财政总量跌破50亿元,仅实现46.39亿元,被原本身后的余姚市、江北区分别以8.27亿元、0.87亿元逆袭超越,梯队站位下滑两个位次至第六。
与此,奉化区与镇海区也已经成功“换位”。同期,奉化区财政收入完成36.49亿元,镇海区财政收入完成32.81亿元,奉化区超出镇海区3.68亿元,从而晋升第七位。而镇海区则退守第八。
宁海县与象山县是仅存的两个不足30亿元的县(市、区),排名最后两位。其中,象山县总量最低,为22.74亿元,以4.03亿元之差再次不敌宁海县,守在垫底位置。
从各县(市、区)收入增速来看:
10个县(市、区)首季表现增减不一,差距较大,呈现出“七升三降”的增幅差异分化格局。
其中,海曙区(-14.8%)、鄞州区(-8.9%)、江北区(-2.6%)三地同比下降,以海曙区降幅最大,遗憾告负首季。
在其余7个迎来首季“开门红”的县(市、区)中,令人欣慰的是增速均跑赢全市大盘。不过,除奉化区(27.1%)遥遥领先外,余下多数处于低位运行,未来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详见附表:
对于宁波市各县(市、区)2025年1-3月份的财政表现,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吧。
原创文章,头条首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