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2025年04月06日13:33:10 财经 1655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是多地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措施,也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交通、经贸合作的典范。2024年,中欧班列(成渝)全年开行超5700列,开行量领跑全国,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分之一。同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成为连接国内外的重要纽带,也促进了西部地区交通、物流、经济的融合。

中欧班列:
从竞争到合作

  • “渝新欧”开通改变以往运输格局

被称为“山城”的重庆,虽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但外贸物流曾长期受困于“向东绕海”的漫长周期,而空运又成本高昂,因此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2011年,为了将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出口欧洲,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从重庆团结村站启运,新的物流通道为当地产业和地区发展带来了重要改变。

“渝新欧”的开通,将重庆到欧洲的运输时间缩短到16天,成本缩减至空运的五分之一。按照“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逻辑,作为中欧班列先行者的重庆,实现了电子产品、医药等产业集聚和产值增长,班列始发点团结村中心站,由重庆沙坪坝区一个四等小站发展为国际物流枢纽。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在“渝新欧”之后,成都、武汉、郑州等地也纷纷开通班列。2016年,国家统一了中欧班列品牌,2017年,中欧班列呈爆发式增长,到2019年,全国有60多座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重庆口岸物流办铁路处处长彭茜介绍,西部的城市对中欧班列的建设格外重视,是因为它觉得这个东西,对它的整个开放的格局来说,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另外一方面,大家也是想积极的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是有这方面的一个战略的需求的,那当然,这背后肯定也有无数的市场的响应,它肯定在这一块通道做好了,它也会有很多的产业的汇聚,还是这样一个逻辑。

  • 多地积极响应 各地在中欧班列上开始竞争较量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是多地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措施,也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交通、经贸合作的典范。但与此同时,各地在中欧班列上也不可避免地开始竞争和较量。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根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8年,中欧班列的年开行数量从最初的17列发展到2018年的6300多列。除了铁路运行资源的争夺外,货源之争是另一个重点。

彭茜表示,为了开行量的一些需求,它可能在本地的一些货源拿完了以后,还想开一些班列,它就可能会要去挖一些其他地方的货源,它可能会需要以更低的市场价格去竞争。班列也是一个产品,首先就是你要把这个产品运营好。

各地在开行中欧班列时,都对中欧班列进行补贴,最初,这对于培育市场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当各地对货源的争抢越来越激烈时,加大补贴力度,降低价格,成了很多城市的竞争手段。

据介绍,当时,重庆参考海运价格对班列实行专项补贴;郑州不仅参照海运价格补贴,还负担周围1500公里的集货运输费用;武汉则提出补贴标准不低于重庆、郑州、西安等地……而距离重庆仅300公里的成都,因为位置相近、产业相似,与重庆在中欧班列中的竞争尤为明显。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成渝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比拼、货源的争夺,逐渐演变成两地政府财政补贴的比拼。这样的“内卷”没有换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反而伤害了产业发展、影响中欧班列的未来前景。

2020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并强调,成渝地区要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渝两地的中欧班列也开始做出突破困局的尝试。

  • 双城经济圈让资源共建共享

尽管有着强烈愿望,但最初双方对于如何统筹重庆与成都的中欧班列的发展,也存在困惑。据介绍,成渝两地的中欧班列由各自的平台公司负责运营组织,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和发展模式,经过双方磋商沟通,较难的资产融合和产业融合,被作为两地合作的远期目标,近期首先建立沟通机制,解决突出矛盾。

2021年1月1日,重庆和成都同时发出两趟中欧班列,分别驶向德国杜伊斯堡和波兰罗兹,它们统一使用“中欧班列(成渝)”的名称,在全国首次实现了跨省域的中欧班列合作。成渝两地也从此开始每月对班列开行计划统筹分配,并将班列数据合并,以“成渝号”作为整体对外公布数据,两地还联手推动价格、规模、政策的协同共进。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印发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赋予“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纲要中特别提到,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推动集结点、代理、运输、仓储、信息等资源共建共享。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在完成初步合作后,成渝两地开始在中欧班列统一订舱、统一线路、统一成本、统一标准等方面继续推进。通过整合资源、共享信息,避免重复建设,降低运营成本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如今的中欧班列更多的是在比拼服务质量、物流效率以及境外贸易节点的建设能力。2024年,中欧班列(成渝)全年开行超5700列,开行量领跑全国,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分之一。

西部陆海新通道:
多式联运 降本增效

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提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了“五统一、一破除”的重点工作。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在中欧班列打通西向通道之后,深居内地的重庆继续建设通道网络,探索以多式联运的方式,寻找南向出海口。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林经理所在的重庆万凯新材料公司,位于重庆市涪陵区,他们生产的聚酯切片,从这里装船,走长江水道,通过江海联运,出口到东南亚、南亚等地。这也是此前多年重庆企业传统的出海模式。

林经理说,传统的江海联运,从重庆到东南亚运输时间超过30天,若遇到三峡“堵船”等不可控因素,交货时间还可能进一步延长,这给企业交货带来一定压力。此前,重庆也曾尝试通过铁路的方式,将货物运输到华东或华南地区,再转运海外。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随着中国与东盟地区的经贸往来逐步加深,重庆希望能够从广西北部湾出海,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出海时效,而广西的港口方面,也希望有更多的出货量。2016年,重庆、广西和新加坡三方研究磋商后决定,为西部地区打通一条南向出海通道,也就是后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也就是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在重庆首发,开始进行路线测试,结果显示,这条路线比西部地区传统路线的运输时间要少15到20天。

在重庆涪陵的龙头港区背后,龙头铁路专用线是现在林经理经常来的地方。如今,企业的不少货物已经由从原来的江海联运转为铁海联运,走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往东南亚。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2018年,贵州、甘肃、云南等多地开始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共建机制,不到两年时间里,这条西部陆海新通道从单一路线逐渐扩展为跨越多个省区市的路网格局。发运班列数量由2017年的48班增加到2018年的600多班。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这标志着通道建设从地方探索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被赋予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重要职责。到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形成了“13+2”的合作共建机制。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2022年,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至14.1%,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13+2”机制为基础,重庆与广西合作牵头,会同沿线建立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并成立重庆、贵州、甘肃等区域子公司,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的原则推进通道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江介绍,重庆市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充分地发挥运营组织中心的作用。

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运输货物种类从最初的50种增至1160余种,这条通道成为连接国内外的重要纽带,也促进了西部地区交通、物流、经济的融合。

  • 数据贯通对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数据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五统一,一破除”中的重要内容,其中提到,要加快培育统一的数据市场。

在国家战略以及区域合作机制框架的推动下,包括国铁、海关以及广西等地的积极支持参与,才让渝桂铁海联运主干线的数据链能够实现贯通突破。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在熊主任看来,数据贯通意义重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让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组织运营中心的重庆,具备了远程感知、预警、判断、决策和处置能力。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 天天要闻

2024年,铁海联运一码通上线,覆盖归集通关、物流共19类219项数据,压减34%流程、精简56%单证,并初步形成铁海联运一站式订舱、异常感知处置、贸易风险预警等重点能力。不过,目前贯通的只是渝桂之间主干线数据链,更多地区的数据贯通工作仍在进行中。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关税大棒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还将迎来多少动荡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关税大棒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还将迎来多少动荡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持续发酵。今日(7日)亚太交易时段,多个亚太主要股指和股指期货甚至发生暂停交易、熔断等情况。美股在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蒸发约6.6万亿美元市值,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后,今日亚太交易时段,三大股指期货跌幅继续达到4%~5%。 惠誉评级的美国经济研究主管索诺拉(Olu Sonola)在对等关税政...
港股市场:短期冲击不改长期韧性,结构性优势凸显抗压能力 - 天天要闻

港股市场:短期冲击不改长期韧性,结构性优势凸显抗压能力

每经记者:曾子建 每经编辑:叶峰4月7日,受全球市场波动影响,港股出现较大震荡。今日早盘,恒生指数低开9.28%,盘中一度跌超10%,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下跌11.15%,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然而,分析人士认为,市场遭遇的短期冲击,并不会改变港股市场的长期韧性。2018年以来,港股市场生态环境已在多方面发生根本性...
风神股份股价波动,盘中跌停,撤回增发计划 - 天天要闻

风神股份股价波动,盘中跌停,撤回增发计划

来源:轮胎报4月7日早盘,风神股份股价波动,盘中打开跌停,报收于5.29元,成交额达2027.40万元,换手率为0.52%。此前,公司于4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宣布撤回2024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
廊坊银行亿元资金被盗取 储户维权多年未果 - 天天要闻

廊坊银行亿元资金被盗取 储户维权多年未果

来源:财韵洞察2018年初,河北廊坊银行储户王女士在准备支取账户资金时,发现名下1.04亿元存款不翼而飞。六年来,储户王女士一直在追索的路上,在等待一个答案:究竟是谁让她的血汗钱“消失”?银行的“信用”招牌,又该如何重建?
钟睒睒退出浙江养生堂销售公司法定代表人 - 天天要闻

钟睒睒退出浙江养生堂销售公司法定代表人

松果财经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浙江养生堂保健品销售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钟睒睒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但仍担任董事职务,钟纪钢接任法定代表人。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日用百货销售等,由养生堂药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北斗系统已经面向全球开放,我国为何还用GPS?知道原因后很无奈 - 天天要闻

北斗系统已经面向全球开放,我国为何还用GPS?知道原因后很无奈

北斗系统,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建成并正式向全球提供服务以来,已经具备了全球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等多种功能。然而,尽管北斗系统已经面向全球开放,并在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取得进步,但在我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依然被
常犯的3种充电方式,容易导致电池寿命变短,难怪会“一日三充” - 天天要闻

常犯的3种充电方式,容易导致电池寿命变短,难怪会“一日三充”

在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侣。这些设备功能的强大与便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内置的电池。然而,许多用户常常发现,自己的设备电池寿命似乎越来越短,甚至需要“一日三充”,严重影响了使用体验。事实上,这背后往往与
商务部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特斯拉等2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 - 天天要闻

商务部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特斯拉等2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

据商务部网站4月7日消息,4月6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特斯拉、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美资企业代表参会。 凌激表示,习近平主席在3月28日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充分肯定外资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不论国际...
强力巨彩:不忘初心,用极致服务守护客户权益 - 天天要闻

强力巨彩:不忘初心,用极致服务守护客户权益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LED显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品牌的力量日益凸显。一个优秀的品牌,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更要有卓越的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大国品牌强力巨彩坚持服务与品质并重,通过构建覆盖研发、生产、交付、服务的全价值链体系,在智慧城市、商业显示、教育医疗等多元场景中持续创造价值,以专业实力树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