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降息了?

2024年12月09日07:33:03 财经 1208


又快降息了? - 天天要闻

最近发生三件事,让我再次感觉到我们又快降息了,而且这次降息的幅度还不会很小。



1


第一件事是央行率先亮明明年的货币政策,其核心主打一个“宽松”和“支持性”的立场。


该主张似乎听起来也没什么,毕竟这两年每次发声几乎都是这些措辞。可是,这一次表态却有支撑,其中对利率专门提到要:


“积极推动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丰富货币政策工具。”


结合现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2025年央行要把利率可劲往下压一压。


现在关于降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不是汇率,是传导不畅。


具体表现就是,央行把借给银行钱的利息(政策利率)往下降1%,银行再给企业和个人放贷款的时候会打个折扣,降息幅度会低于1%。


为何会这样呢?


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中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对银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在央行看来银行揽储的“规模情结”限制了利率往下压的动力。


我们都知道,存款是银行的成本,贷款是银行的收益。在央行看来,你银行光想着揽储,并给出高于市场的存款利率,这导致你成本很高,为了保住利润,你银行就会失去将贷款利率往下压的冲动。


对此,10月和11月央行一直在处理银行高息揽储的问题,而处理的对象就是银行的大客户——有大额存款的非金融机构。


于是乎,我们看到11月29号大晚上央行官网发布了《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倡议》,券商、保险、基金同业存款利率再也不能远高于市场的存款利率了。


央行之所以这么做,其核心要义就是要用“物理手段”消除银行存款利率不能市场化同步下降从而影响利率传导不畅的问题。


央行推动银行存款利率下降,无疑会给下次降息腾挪不少空间,再加上这次央行支持经济的强烈态度,没有理由不相信下次降息会比平时多一些。



2


第二件事是市场的反应,主要表现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破2。


不少人看到国债收益率跌破2%,满脑子想的都是市场对未来缺乏信心,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也是市场在自发降息。


降息可不是央行和商业银行的专属,市场普遍愿意把手里的钱以更低的利息借出去也是降息。


有时候,后者比前者还要提前,对经济还要敏感。如果我们发现市场借贷利息(比如货币市场和国债市场利率)较长时间往下跌,往往隐喻着官方降息也就不远了。


现在市场愿意以低于2%的利息借给国家10年,而银行给信用最好的客户贷款5年(5年期LPR)却要利息3.6%(实际上已经破3,只不过还是远远低于2%),这本身就说明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存在着巨大的调整空间,名义上至少还有1.6%。


这也是我在文章和直播中多次说,我们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宽松的还不够的原因——没有匹配市场所需。


如今,10年期国债收益率破2继续往下滑落,除了暗指我们经济的无风险收益在下降外,更是明指银行系统也必须要大幅降降息才能更好的给企业和居民债务减负,从而满足央行“降低企业和居民借贷成本”的目标。


否则,越拖,经济压力越大,付出的降息成本只会越高,也越会成为人们豪赌利率下行炒国债的帮手。


上周五,证券日报头版评论时隔几个月再次发出提醒:金融机构扎堆“抢券”不可取。看架势如果国债继续走牛市,央行新一轮的干预又快来了。

对此,我还是之前的观点:


国债牛市在干预中前行,想锁定长期收益的,现在进场也不是问题;想短期玩玩的,请提前避开官方警告,待调整以后买。



3



第三件事是新华社连发五篇关于经济的评论,其中有两篇涉及经济增速和财政政策的。


涉及经济增速,评论里有两句话非常有意思:


一句说,经济增长“略微偏向”5%左右的目标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句说,“如果我们不摆脱‘速度崇拜’的思维模式,沉迷于建设更多项目,即使我们能够暂时提高增长速度,我们也将透支未来。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增长得更快——而是我们是否应该增长的问题。”


很明显,这就是高层预期管理的一种方式,它既提前给今年的GDP数据出炉打个预防针,又暗示了不会继续依靠财政搞基建来暂时让经济数据好看的可能。


同时,为了安抚市场,又在关于具体阐述财政政策的评论文章中说,财政赤字空间很大——很明显暗示,我们有保证经济稳定的能力。


那么,这个降息有什么关系呢?


有,并且关系非常大。


这两年我们保持经济平稳的两大手段就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从半官方对经济的评论来看,我们很难有超预期的财政政策来迅速扭转经济,这也许是想留足空间以应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也许是想继续在推进地方去杠杆中依靠市场的力量慢慢恢复。


但不管什么原因,货币和财政就像拉(刺激)经济的两匹马,一匹使劲少另一匹就必须多使劲,否则经济就很难平稳。


从最近各方多种表态看,我有种强烈的感觉:财政政策的力度并不会如市场预想的那么大。


若果真如此,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降息,就不得不往前顶一顶了。


总之,以上三件事都能推导出我们距离下次降息又近了一步,而且由于央行最近又腾挪出了利率空间、财政又很难有超预期的刺激力度,再加上最近美国率先针对我们推出AI版的“曼哈顿计划”……这无疑会让我们下次降息的空间进一步放大。


且看周三会议会如何定调吧。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速达班列在蓉发车 - 天天要闻

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速达班列在蓉发车

中新网成都7月9日电 (记者 张浪)9日下午,在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一列满载55柜半成品液晶电视及齐套散件的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速达班列正式发车。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速达班列在蓉发车。记者 张浪 摄 此趟班列将经霍尔果斯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跨里海至阿塞拜疆巴库港后进入土耳其境内,再铁路运输至欧...
美经济学家:加征关税将导致美物价上涨 - 天天要闻

美经济学家:加征关税将导致美物价上涨

当地时间7日,特朗普表示将对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8日特朗普又表示,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多位美国经济学家表示,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最终将导致物价上涨,损害消费者利益。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前首席经济学家道格拉斯·霍尔茨-埃金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对铜增加50%的关...
业绩大增15000%!先达股份回应:今年有望扭亏为盈 - 天天要闻

业绩大增15000%!先达股份回应:今年有望扭亏为盈

7月9日晚,先达股份(603086.SH)发布了一则惊人的业绩预增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到1.5亿元,同比增加2443.43%到2834.73%。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到1.45亿元,同比增加15239.01%到17667.08%。对于如此显著的业绩增长,先达股份工作人员向以投资者身份者采访的南
股价“跑赢”增持价,成都银行公告两大国资股东尚未实施增持 - 天天要闻

股价“跑赢”增持价,成都银行公告两大国资股东尚未实施增持

微成都报道 因股价上涨并持续高于增持价,成都银行两大股东增持计划被“卡”,面临无法实施风险。7月9日,成都银行(601838.SH)发布公告,披露其实控人成都市国资委控制的股东增持计划最新进展。根据公告,截至7月9日,增持计划期限已过半,但因成都银行股价持续超过增持价格上限(17.59元/股),增持主体成都产业资本集团...
淘宝闪购500亿补贴助小店突围:济南餐饮迎来夏日生意增长潮 - 天天要闻

淘宝闪购500亿补贴助小店突围:济南餐饮迎来夏日生意增长潮

7月2日,淘宝闪购正式启动总额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仅一周时间便展现出显著成效。最新数据显示,在大消费场景带动下,4124个餐饮品牌生意突破历史峰值,2318个非餐饮品类订单量翻倍。淘宝闪购的补贴计划,在全国各城市都极大激发了消费热情,
事关重点车企!工信部上线问题反映窗口 - 天天要闻

事关重点车企!工信部上线问题反映窗口

聚焦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工业和信息化部上线问题反映窗口工业和信息化部9日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https://sme-dj.miit.gov.
浦东成立首个镇企联动产业基金,将有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 天天要闻

浦东成立首个镇企联动产业基金,将有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来源:上观新闻】浦东新区首个镇企联动产业基金——浦创澧乐基金日前正式成立。该基金由上海浦东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周浦镇人民政府、上海乐纯佰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发起设立,将全面激发企业自身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周浦镇
2.4万亿美元!“大规模的纳税人财富转移” - 天天要闻

2.4万亿美元!“大规模的纳税人财富转移”

据英国《卫报》8日报道,一份新报告指出,2020年至2024年间,美国五角大楼的大部分可自由支配预算流向了军事承包商,累计金额达2.4万亿美元,被称为“持续且大规模的纳税人财富转移,用于资助战争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