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在中国铁路网规划当中,重点推进泛亚、中尼、中巴、中吉乌、中蒙俄等对外铁路建设,每个路线功能定位是不同的,如泛亚铁路是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的关键支撑,中缅铁路更是直通印度洋的关键通道;中巴铁路是衔接“一带”和|“一路”的重要支撑;中吉乌铁路则形成中国与中东、欧洲距离最短的运输通道!值得注意的是,中尼铁路因需要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地质复杂、气候多变、海拔落差大等,成为了难度最大的项目。好消息在于,中国和尼泊尔已经联手开展前期工作,并在近日发表了联合声明,联手推进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这将对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印度要着急了!
中尼发表联合声明,重点推进跨境铁路等建设,联手打造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根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信息显示,尼泊尔新任总理奥利于2024年12月2日至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打破了该国新任总理首访印度的惯例。12月3日,中方领导人与奥利总理举行了会见、会谈,中方表示:愿同尼方持续深化务实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口岸、交通、电网、通信等互联互通合作,帮助尼泊尔加快从“陆锁国”转向“陆联国”;奥利总理表示,愿继续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尼投资,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中尼两国还在12月3日发表了《联合声明》,签署了关于加强尼泊尔-中国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关于财政和技术援助的谅解备忘录、现金援助换证、发展计划谅解备忘录等9项涉及经济技术、贸易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尼《联合声明》当中明确提到:双方表示愿尽快签署关于推动构建中尼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这意味着中尼综合立体的互联互通网络正在加快形成!
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正在加快推进。该网络是中尼优先衔接“一带”和“一路”的重要支撑,是中尼印经济走廊变成现实的关键,也是尼泊尔从“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的基础。该网络最初由中国和尼泊尔共同提出,是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尼两国政党共商机制,并构建了多国参与的合作平台——中国西藏“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截至2024年,已经举办4届)。近日,中尼发表的《联合声明》当中,明确提到尽快签署“关于推动构建中尼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加强口岸、交通、电网、通信等互联互通合作!
从合作基础来看,交通基础设施是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关键。目前,中尼两国正在强化铁路、公路、口岸的互联互通,建设难度最大、投资额度最高的是中尼跨境铁路项目。该铁路从中国拉萨出发、途经日喀则等地,在吉隆口岸进入尼泊尔境内,终点在加德满都,其中,拉萨至日喀则段已经建成通车,日喀则至吉隆段全长约556公里,总投资约479亿元,已编制预可研报告;吉隆至加德满都段需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建设难度最大,目前,中尼两国已经联手开展了预可研工作,形成了项目合作年度会议机制。在本次联合声明提到:“双方愿稳步推进吉隆至加德满都跨境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计划召开中尼铁路合作第9次工作会议”!
此外,中国和尼泊尔还在强化公路、口岸等互联互通,形成了吉隆-热索瓦、樟木-科达里、普兰-雅犁和里孜-乃琼(科拉拉,木斯塘)四对口岸,中方将推动援尼科拉拉(木斯塘)货物堆场和联检站建设,尼方请求中方考虑开放更多双边和国际口岸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里孜-乃琼口岸尼方一侧设施建设由中方提供支持,同时,双方还同意加快推动多卡-察哈尔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共同推进尼阿尼哥公路保通项目四期、斜尔瓦-西米科特公路等,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从合作保障来看,经贸合作是基础。中尼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水平,是为了两国贸易往来便利化,为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奠定基础!目前,中尼两国正在强化能源、经贸、投资、农业等领域合作,如在能源合作领域,双方将建设吉隆-热索瓦跨境输变电线路,正在就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和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保持沟通;在贸易领域,中方给予尼方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进一步扩大进口尼方青贮饲料、植物源性药材、茶叶等优质农产品,将签署中尼友谊工业园项目开发协议,推动该工业园早开工、早运营。在旅游领域,双方将举行2025年“尼泊尔旅游年”推介活动,将鼓励更多游客赴尼泊尔旅游。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其实,强化经贸、产业等合作是必然之举。目前,中国正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逐渐形成了“基建+”的合作模式,也就是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两国政治互信,进而带动两国产业、产能、贸易等领域合作,如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沿线部分土地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并联手开发沿线矿产资源,不仅强化了铁路的地位,还促进了东道国的发展,目前两国正联手打造中老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中国和尼泊尔合作亦是如此,在强化交通基础之后,注重产业、产能、能源等合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平台。
促进中国-南亚次大陆区域合作是最终目标。跨喜马拉雅综合立体网络建设,更重要的是为强化中国和印度合作提供强有力支撑。从经济体量来看,尼泊尔属于欠发达国家,2023年GDP仅为409.08亿美元,跟中国西藏的经济总量差不多;中尼两国2023年贸易总额也就18亿美元,不足以支撑中尼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知道中尼铁路(日喀则至吉隆段)总投资预计达到479亿元,还没算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吉隆至加德满都段!
从路线布局来看,跨喜马拉雅山脉沿线国家当中,中国和印度在东西两线均为正式划定国界,很难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但中国和尼泊尔已经划定了国界,确定了多对相互开放的边境口岸,且两国边界比较长。
在此背景下,中国强化与尼泊尔的合作,联手打造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为将来中尼印经济走廊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毕竟,印度和尼泊尔已经实现了铁路对接!
这从中尼两国《联合声明》相关表述就可以看出来:双方承诺在口岸、公路、铁路、航空、电网、通信等方面加强互联互通,帮助尼泊尔从“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毫无疑问,尼泊尔能够联系的大国只有中国和印度!中印两国是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代表,尼泊尔发挥地缘优势,做连接中国和印度的桥梁和纽带,将从中印发展中受益。
老挝和尼泊尔,均在中国的帮助下,由“陆锁国”变成“陆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