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拉高美国的GDP?
文:青烟小生a
编辑:苏叭叭
前言
制造业的增加值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到GDP的增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甚至在工业制造规模上成为了美国的三倍,相关联的GDP也突飞猛进。
然而与这一现象相悖的就是美国,制造业空心的情况下,GDP却是第二名中国的近1.5倍!
这是什么原因?美国到底是什么在拉动其GDP的增长?
图片来源于智能回答
美国制造业真相
典型的例子就是波音公司的衰落,像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一个缩影,这家曾经代表美国工业巅峰的百年企业,如今正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信息来源:光明网 2024-4-25 新华时评|波音危机:过度金融化掏空了美国制造业
图片来源于光明网
穆迪将波音公司的信用评级下调至Baa3,仅距“垃圾级”一步之遥,究其原因1997年波音并购麦道后,企业文化就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传统的工程师文化被华尔街的金融文化取代,公司重心从追求卓越制造转向讨好资本市场。
与此同时为了维持短期利润,公司大量削减研发投入、裁减技术人员,甚至将核心业务外包给不合格供应商,最终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品牌信誉严重受损。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信息来源:新华社新媒体 2024-3-19 美国对外贸易战略重大调整,中美关系“稳定之锚”变为“动荡之源”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新媒体
新华社新媒体
美国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都经历了类似的转型:从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转向追求短期财务指标和股东回报。
这种转变导致美国制造业基础持续弱化,技术创新能力下降,最终加速了产业空心化进程。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2024-11-1 美学者:中国工业制造规模是美国三倍,不跟盟友合作,美国难与中国竞争
图片来源于观察者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挂钩的GDP,中国工业制造是美国的三倍,在美国制造业频频空心的问题之下,其GDP却显著升高,甚至是中国的近1.5倍,这是为什么?
美国GDP
虽然美国制造业在衰退,但其GDP总量依然保持全球领先。
美国制造业在衰退,但其GDP总量依然保持全球领先
2023年美国GDP达到27.36万亿美元,而中国GDP为17.79万亿美元,美国GDP大约是中国的1.54倍。
这种表面上的优势会给人一种美国经济依然强劲的错觉,但需要深入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真相。
首先GDP统计方法存在多种标准。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2024-11-19 当年那些“破格”进入G20的国家,如今表现怎样?
图片来源于观察者网
图片来源于观察者网
按照传统的汇率法计算,确实显示美国GDP领先;但如果采用购买力平价法,情况就大不相同。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3年中国GDP已达到32.93万亿“国际美元”,超过美国的27.36万亿,达到美国的120%。
这说明单纯用汇率法比较GDP可能无法真实反映两国的经济实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综合多方面来看,数据上都还是很难最真实地反应出两国之间真正的对比的,再加上时间上,两国发展历程与起步时间都不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增速就成了重要的东西,那么咱们的增长率比较,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信息来源:新华网 2024-6-17 中美GDP,怎么看?怎么比?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中国2023年GDP增长速度增长了5.2%,与美国相比甚至是美国的2倍之多。
而且根据2024年的数据,中国在第一季度的时候就创下了超过29.6万亿元的GDP,事实证明,中国始终还是世界着增长的最大引擎。
话是这样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将美国的GDP往上托盘?
是什么拉高美国的GDP?
美国GDP看似强劲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隐患。
白宫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就开始出现不可逆转的金融化趋势。
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金融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大量资金涌入金融市场,推高了各类金融产品的估值,这些虚拟经济活动被计入GDP,造成总量的虚高。
例如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投资银行业务等,都会计入GDP,但这些活动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较低。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倾向日益严重。
像波音这样的制造业企业,将大量资金用于股票回购、金融投资等活动,而不是投入研发和生产。
这种行为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企业估值和GDP数据,但长期来看损害了产业竞争力。
数据显示,在拜登政府期间,政府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14.6%,远高于此前奥巴马和特朗普时期的5.2%和8.7%。
这种依靠政府举债推动的GDP增长,其可持续性值得怀疑。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2024-4-6 郭振杰|称美国经济“一片大好”的人,并不了解背后的增长逻辑
图片来源于观察者网
同时美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走高,但这种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以家庭负债的方式实现的。
2020年虽然出现了高达3.5万亿美元的家庭部门收支盈余,但其中2.13万亿美元是雇主代缴的补充养老金,需要等到退休后才能支取。
制造业基础不断弱化,创新能力下降,金融部门过度膨胀,即使在这个时候美国意识到“再工业化”的重要性,也没有很大用处了,所以中国相较于此,稳定还是最重要的。
中国经济
目前来看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处于历史低位,而且这一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
结语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政府选择了通过打压他国制造业发展来维持自身优势,而不是着力解决本国产业结构的根本问题。
这种“药不对症”的方式,不仅无助于增强美国的实际竞争力,反而可能加速其制造业的衰落。
中美博弈
一个国家如果放弃实体经济,过度依赖金融创造财富,最终必将付出代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