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债券供给高峰来临 债市“资产荒”缘何难解

2024年05月24日11:29:10 财经 1573

政府债券供给高峰即将来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汇总各地已披露的地方债发行计划发现,今年二季度将有约1.7万亿元专项债发行,其中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达到1.2万亿元,发行节奏较一季度明显提速。

“由于4月地方债发行力度与净融资规模意外大幅走低,叠加万亿特别国债可能在5月发行,未来两个月政府债券供给高峰或将来临。”一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向记者指出。

在他看来,相关部门明确释放加快政府债券发行节奏的信号,是政府债券供给高峰或将来临的另一因素。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4月下旬,财政部指示将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分配情况,及时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

新一轮政府债券供给高峰来临,能否显著缓解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备受金融市场关注。

一位农商行债券交易员告诉记者,受投资风险偏好依然较弱影响,各路资金仍在积极配置高安全性的政府债券资产,只要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5%,就有不少资金抢购。这意味着即便5月~6月政府债券供给加大,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仍可能延续。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指出,当前机构配债趋势依然较强,消化债券增量供给并非难事。比如农商行的交易活跃度提升成为常态,他们对长久期政府债券资产的配置偏好增加亦是大势所趋。尤其在4月末债市回调过程,农商行配置收益率超过2.5%的30年期国债意愿强烈。

此外,受存款降息和手工补息暂停影响,4月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加约2万亿元,主要投向中长期政府债券以博取相对稳健可观的回报,这令优质债券的资金争夺战依然火热。

政府债券供给高峰来临 债市“资产荒”缘何难解 - 天天要闻

4月地方债发行疲弱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之所以预期5月~6月政府债供给高峰来临,一个重要原因是4月地方债发行力度较市场预期意外大幅减弱。

数据显示,4月地方债发行额为3439.10亿元,偿还额为2889.79亿元,净融资额仅有549.31亿元,远远低于今年1月~3月的2586.43亿元、4132.42亿元、2780.37亿元净融资额。

受此影响,今年前4个月,地方债发行总规模1.92万亿元,净融资额仅有1.01万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99万亿元净融资额有所回落。

海通证券分析师郑子勋指出,过去四年的前4个月地方债发行量与净融资水平相当“保守”,今年前4个月的地方债发行量与净融资规模仅略高于2021年。

记者获悉,4月地方债发行量与净融资额“意外”疲弱,与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放缓有着密切关系。今年全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但截至4月底,全国已发行的地方专项债仅有7224.48亿元,占全国专项债限额18.52%,相比而言,去年前4个月全国发行地方专项债达到1.62万亿元,占当年全国专项债发行限额的42.67%。

究其原因,一是目前专项债项目审核趋严,导致发行审核时间拉长;二是在去年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后,当前部分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发行的迫切性有所减弱。

此前,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就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偏慢状况解释称,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疫情冲击等特殊因素影响,以往相关部门选择在年初加大发行专项债规模;另一方面与地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冬春季节施工条件、债券市场利率等因素相关。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在提高专项债项目质量、加强项目前期准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专项债等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放缓,也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4月22日,财政部指示,将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分配情况,及时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

4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已联合财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共筛选通过专项债券项目约3.8万个、专项债券需求5.9万亿元左右,为今年3.9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打下坚实项目基础。下一步,发改委将重点督促指导各地严格把握项目质量要求,切实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度,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

“这预示着相关部门正着力扭转4月政府债券发行量与净融资额双双低迷的状况,或在5月~6月加大政府债券供给力度。”前述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指出。毕竟,若政府债券发行力度加大能推动更多基建类项目开工建设,将进一步驱动中国经济基本面好转,有助于实体经济更好发展并提振市场投资信心。

债券市场供需均衡“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5月~6月政府债券供给高峰或将来临,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能否得到显著缓解,颇受市场关注。

此前,受4月下旬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影响,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徘徊在2.31%与2.55%附近,较3月初创下的年内低点分别回升约10个基点。

“但这不意味着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显著缓解。”前述农商行债券交易员指出。目前,只要3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5%上方,他们内部仍在稳步加仓30年期国债头寸以对冲存款端较高利率成本。

“本周,我们好几次计划在2.56%附近买入30年期国债,但被其他资本捷足先登。”他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更多资金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债券市场,令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回升空间受限。比如4月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加约2万亿元,其中部分资金流向中长期政府债券博取稳健可观回报。在存款利率趋降的情况下,近期不少资金也流向年化收益预期相对较高的投连险产品,令险资配债需求持续增加。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当前各路资本对高安全性政府债券的配置需求依然相当旺盛,5月~6月政府债供给高峰未必会有效扭转当前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何况市场预期相关部门为了配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来临,可能采取降准、加大逆回购、MLF放量投放等措施提供更多资金流动性,确保债券市场平稳运行,但这无形间也令债券市场资金相对宽裕,“资产荒”状况或延续更长时间。

在上述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看来,若要显著缓解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一方面需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好转驱动资金风险偏好不断回升,引导更多资金从债券市场回流股票市场,另一方面仍需增加政府债券供给,令债券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均衡。

但他表示,债券供给高峰来临还可能引发另一个状况,即一旦资金难以承接巨量政府债券供给,可能会引发债券价格大跌、众多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大幅回调,资金纷纷赎回理财产品避险的恶性循环,可能触发债券市场异常波动。

这位私募基金债券交易员透露,市场预期随着政府债券供给高峰来临,相关部门会通过降准、加大逆回购、MLF放量投放等举措,配合政府债发行高峰释放流动性,减少债券市场冲击。例如,2020年特别国债发行的前一个月,央行在公开市场通过逆回购和MLF净投放5700亿元流动性,令债券市场在面对特别国债发行高峰来临时平稳运行。

多家投资机构资产配置部人士认为,若要有效扭转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除了增加政府债供给力度,A指数能否持续回升创造更大的赚钱效应,吸引更多资金从债券市场转投股票市场,或许是更重要的因素。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千亿基金公司新任总经理;首批科创100增强ETF启动认购 - 天天要闻

千亿基金公司新任总经理;首批科创100增强ETF启动认购

每经记者:肖芮冬    每经编辑:叶峰天赐良基日报第431期一、今日基金新闻速览1、中加基金新任李莹为总经理6月18日,中加基金公告称,该公司新任总经理李莹。公告显示,2023年8月李莹加入中加基金,在此之前,她于2016年9月~2023年8月任北京银行同业票据管理部总经理。(Via:每日经济新闻)2、公募上半年调研榜出炉数...
六年来安排市区财政资金超五十六亿元 - 天天要闻

六年来安排市区财政资金超五十六亿元

走进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交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黑灯工厂”,机器人24小时“在岗”,全自动生产线不开灯仍能高效运转,自动履带将一块块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电路板源源不断地送出。
甘肃省新能源装备出口连续14个月保持增长态势 - 天天要闻

甘肃省新能源装备出口连续14个月保持增长态势

中国甘肃网6月18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前5个月,甘肃出口各类新能源装备3.4亿元,同比增长1.6倍,连续14个月实现同比高速增长。  “今年的国际市场行情明显好于预期,在海关工作人员全流程指导帮助下,今年前五个月我们的出口额就达到了去年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甘肃金风风电设...
不惧巴菲特减持 比亚迪H股逆势上行 - 天天要闻

不惧巴菲特减持 比亚迪H股逆势上行

每经记者:曾子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6月18日早盘,港股市场窄幅震荡。截至发稿前,恒生指数报17961点,涨幅0.16%;恒生科技指数报3730点,涨幅0.56%。个股方面,比亚迪股份早盘一度下跌超1%,随后跌幅收窄。截至发稿前,比亚迪股份强势翻红,并上涨0.43%。消息面,根据港交所最新披露的文件,6月11日,巴菲特旗下伯克...
制造业景气仍高——2024年5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 天天要闻

制造业景气仍高——2024年5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0090001张   璐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2100001核心观点事项:2024年6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5月中国经济增长数据。5月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分化格局,出口复苏、基建实物工作量、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中国经济注入积极因素,但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
“锂王”在智利投资踩坑:掌控权丢失,巨亏? - 天天要闻

“锂王”在智利投资踩坑:掌控权丢失,巨亏?

文 | 新浪财经 刘丽丽天齐锂业大手笔入股的全球第二大锂开采商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将被智利政府国有化。经过一年商谈,SQM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近日签订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2025年起合资公司70%营业利润将归智利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