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以来净利润“三连降”,“洗衣一哥”蓝月亮为何失速

2024年05月15日18:51:03 财经 3964

在国产日化行业,蓝月亮这个品牌可谓家喻户晓;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曾表示,蓝月亮就像是早期的“中国版宝洁”。

2020年12月,蓝月亮集团(06993.hk)成功在港上市,成为了中国大型日化赴港第一股。

不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上市之后的蓝月亮似乎并没有朝着投资人预期方向发展;上市以来,蓝月亮营收增长缓慢,净利润更是“三连降”。

最新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蓝月亮营收73.24亿港元,同比下滑7.84%;净利润3.25亿港元,同比下降了46.79%。

二级市场上,目前蓝月亮股价已经下探至2港元/股左右,市值缩水超千亿。曾经备受资本追捧的蓝月亮,数年时间都发生了什么?

上市以来净利润“三连降”,“洗衣一哥”蓝月亮为何失速 - 天天要闻

“洗衣一哥”的诞生

提到蓝月亮,或许大多数消费者最熟悉的是它的洗衣液产品;但其实,这家企业最开始并不是做洗衣液起家的。

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罗秋平创立道明化学研究所(蓝月亮前身),推出了蓝月亮的首款产品——蓝月亮强力型油污克星。

两年后即1994年,罗秋平和其父罗文贵成立了广州蓝月亮公司,专注于洗涤清洁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000年,透明包装蓝月亮抑菌型洗手液开始销售,2003年,受当时“非典”事件影响,居民对于洗手液需求增加,蓝月亮迅速在国内洗手液市场站稳脚跟。

上市以来净利润“三连降”,“洗衣一哥”蓝月亮为何失速 - 天天要闻

来源:蓝月亮官网

2008年,罗秋平敏锐地察觉到,当时西方国家不少消费者都习惯用洗衣液,但在国内大多数人用的还是洗衣粉,洗衣液市场在国内或许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008年,蓝月亮推出了一款深层洁净护理的洗液,并在当年签约郭晶晶、伏明霞为代言人, 借力奥运会跳水运动热度掀起洗衣剂“粉转液”浪潮。

2010年,高瓴资本正式入股蓝月亮,并成为蓝月亮最大的外部投资人;有了高瓴资本的助力,蓝月亮开启生产线全国化扩张,业务逐渐走向全国。

线上渠道方面,2012年,蓝月亮开启电商渠道布局,先后与京东、天猫、苏宁、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展开合作,蓝月亮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洗衣液品牌。

渠道转型之痛

不过,此后蓝月亮也因为渠道问题,错失了一系列市场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4月,蓝月亮因采购合同谈判破裂,选择撤出大润发,同年6月,所有产品从大润发全国320多家门店下架。此后,蓝月亮又逐一撤出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

当时的蓝月亮之所以要离开大卖场,是因为在ka渠道中,诸多费用将降低产品的利润空间,说白了企业钱赚的少了。

根据此前《长江商报》引述日化企业人士数据显示,大卖场索要的进场费、陈列费、扣点、dm(快讯商品广告)、促销等费用加总起来,要占到洗衣液售价的30%-35%。

所以在此背景下,蓝月亮开始尝试“线上电商+月亮小屋(直销+o2o)”渠道模式,选择更多“靠自己”。

2016年,蓝月亮在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自建月亮小屋直营店,不过蓝月亮的渠道变革效果显然不及预期,“月亮小屋”的发展并不顺利,仅一年后月亮小屋就被爆出闭店传闻。

同时,在蓝月亮离开卖场后,取而代之的是立白、奥妙、碧浪等一大批同类洗衣液产品,市场格局也悄然发生变化。

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2014年,蓝月亮触及1.91亿消费者,家庭渗透率高达46.5%。而到2016年2月,尼尔森统计数据显示,纳爱斯集团旗下超能品牌在洗衣液品类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32%。

显然,现在看来,蓝月亮当年离开大卖场的选择并非明智。

一方面洗衣液这类清洁产品制作门槛并不高,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另一方面,洗衣液这类日常清洁用品,消费者普遍是通过线下大型商超渠道进行“一站式购齐”,会选择去专门的门店购买洗衣液的消费者,显然是少数。

近年来业绩明显承压

从近年来蓝月亮的业绩来看,整体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财报显示,2019-2023年,蓝月亮的营收分别为70.50亿港元、69.96亿港元、75.97亿港元、79.47亿港元、73.24亿港元;营收增速分别为4.17%、-0.76%、8.59%、4.60%、-7.84%,业绩整体增长较为缓慢。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80亿港元、13.09亿港元、10.14亿港元、6.11亿港元、3.25亿港元;增速分别为94.88%、21.28%、-22.53%、-39.73%、-46.79%,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

上市以来净利润“三连降”,“洗衣一哥”蓝月亮为何失速 - 天天要闻

来源:企业财报、红星资本局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3477亿美元!伯克希尔一季度现金储备再创新高,担忧关税战不确定性影响 - 天天要闻

3477亿美元!伯克希尔一季度现金储备再创新高,担忧关税战不确定性影响

5月3日,2025年巴菲特股东大会召开前夕,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下称“伯克希尔”)例行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财报显示,伯克希尔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897.25亿美元,上年同期营收为898.69亿美元,小幅下降;净利润46.03亿美元,同比减少64%,上年同期盈利127.02亿美元;第一季度投资净亏损50.38亿美元,上年同期盈利14.8亿...
假睫毛产业带这样“焕”新 - 天天要闻

假睫毛产业带这样“焕”新

解码2025外贸经济新形势及行业新趋势、TikTok助力睫都商家出海销售、睫毛产业出海合规解决方案……4月16日—20日,多家电商平台陆续来到青岛路演,帮助假睫毛产业带的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位于青岛平度假睫毛产业带的商家发现,假睫毛行业加速
QFII大举加仓 - 天天要闻

QFII大举加仓

【导读】2025年一季度末QFII持仓动向曝光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随着2025年一季报的披露,QFII在A股市场的最新投资动向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69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QFII的身影,共持有80.63亿股,期末持有总市值达到1172.13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15%。 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一季...
...困于算法“越跑越亏”!里程费跌破1元、抽成提高……平台与司机... - 天天要闻

...困于算法“越跑越亏”!里程费跌破1元、抽成提高……平台与司机...

“完成2000单奖励0.01元”,近日某网约车平台这一让人匪夷所思的“奖励新规”,在网约车司机圈里炸开了锅。司机们纷纷吐槽,这是变相侮辱。这0.01元的“天价奖励”,也打破了网约车上线十余年的最低纪录。日前,青岛市公布2025年一季度青岛市网约车行业运营动态,日均完成5单以下的车辆22264辆,占比达36.73%,也揭示了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