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伊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同一天,肇庆接续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
会上,肇庆县市区“一把手”结合各地实际进行表态发言,展望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计划,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端州区委书记张浩龙:
努力跑出端州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端州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全力引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不断取得新成效。
我们将持续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抓好双龙省级经开区扩能增效,支持风华高科等龙头企业聚链提质,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向终端延伸、向高端迈进。
我们将持续强化科技项目牵引,以总投资10亿元的氢兰科技华南总部项目签约落户端州为切入点,让端州骑行更“氢”松,让肇庆天空更蔚“蓝”,不断开辟新能源迭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我们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集聚,抢抓“北岭科教城”规划建设机遇,努力跑出端州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鼎湖区委书记、肇庆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刘运通:
聚焦招引大项目,快速推动两区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鼎湖区、肇庆新区将锚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持“绿色崛起、产业强区”战略,继续开展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一刻不停抓招商落地工作。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招引大项目,快速推进两区高质量发展,力争GDP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工业固投增长50%以上。力争招引50亿元以上项目取得新突破,加速产城融合,全力打造现代化制造新城。
今年是全市经济工作提质增效年、“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年和基层作风优化提升年,我们将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高要区委书记陈德培: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
科技兴则产业兴。2024年高要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先锋、勇立潮头,力争全年GDP增长6%以上。一是强化科创平台建设,以金利省级高新区建设为引领,发挥广东鸿图国家技术研发中心作用,组建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二是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推动五金、陶瓷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三是科技助推百千万工程,推广“科技+”模式,推动“亿只高桂鸭”全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为肇庆实现两个定位目标作出高要担当和贡献。
四会市委书记、市长翁卓辉: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四会市作为全国百强县、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省首批创先类典型县,我们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力争今年全域GDP突破800亿元。一是科技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创建更多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提升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成效,打造沙糖桔、兰花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样本。三是科技赋能三产高端化。推动珠宝玉器产业数字化智能体系建设,加快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智慧景区建设。
广宁县委书记陈超常: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年,广宁县委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继续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康养旅游与休闲竞技、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循环经济与新型材料4大产业,加快推进华南工业园二期、江积竹产业园、古水竹子传统加工集聚区以及天河—广宁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四大园区建设,力争竹产业、塑料产业总产值超100亿元,努力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6%左右,同时,按增30%的要求,全面完成典型镇、村建设。争取综合考评成绩进入全省进位县前10名。
德庆县委书记凌云:
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见行见效
2024年,德庆县将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两个定位”工作目标,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一是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见行见效,推进马圩镇等省典型镇村先试先行、出新出彩,加快打造“两城两圩”等专业镇、特色镇,推进绿美德庆生态建设。二是全力促进特色产业聚链延链,做大做强机械装备制造、绿色建材、食品南药主导产业。三是全力激发农文旅潜力活力,巩固提升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创建成果,深化德庆贡柑“12221”市场体系建设,擦亮德庆闹元宵、乡村马拉松等文旅体活动品牌。
封开县委书记李亚旭:
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和初见成效
2024年,封开县将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和初见成效。
我们将做大做强县域主导产业,补齐补强绿色建材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以华润、海螺为龙头的百亿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推动县城具有更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我们将高质量打造贺江碧道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建设北部三镇“水美稻香·湾区粮仓”百亿产业示范带,做大做强生猪、杏花鸡全产业链。
我们将全面推进“一村千树·绿美兴村”,鼓励镇街探索更多兴村富民的绿美建设模式,形成“月月有花看、季季有树卖、年年有钱收”的生动局面。
怀集县委书记于晓军:
加速构建具有怀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怀集将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一园区一基地”为载体,深化参与大湾区产业协作,推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年内顺利验收,通过“西江人才计划”、怀集县“四个一”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全县孵化器在孵企业达27家,全县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000万元,持续培育壮大“一主两辅”主导产业,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加快高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和建强肇庆市域副中心。
肇庆高新区工委书记江泽全: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肇庆高新区将继续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小鹏汽车新车型项目于第三季度实现量产,瑞庆时代二工厂年内实现竣工,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新增8个项目启动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建设好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用好西江实验室、华师光电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科技新城。
肇庆市政府副市长、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党工委书记刘泾波:
坚定建设肇庆“创新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集聚区、试验区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定建设肇庆“创新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聚焦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人工智能、6G、低空经济、医疗器械等高新项目链条式集群化培育和招引,打造现代化产业主骨架,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未来产业应用场景等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适度超前、节奏科学、时序合理、自主可控”的原则,统筹好规划、土地、资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台铃电动车、贝特瑞、捷力锂电池等一批项目建设,为项目落地建设作示范。
采写:南都记者蔡雯 实习生陈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