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千亿县市再扩容!背后意味着什么?

2024年02月02日12:45:19 财经 1616

潮新闻 共享联盟·嘉兴 潘晓琴 徐佳叶

岁末年初,振奋人心的喜讯传来——嘉兴“千亿俱乐部”再添新成员!

嘉兴千亿县市再扩容!背后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平湖生产总值(GDP)总量达1008.7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功进入全省县市GDP十强,可比增长6%;南湖区GDP总量实现1001.92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可比增长4.2%。2023年,这两个县(市、区)交出经济发展的骄人成绩单,双双跻身“千亿俱乐部”。

2019年,海宁GDP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嘉兴市首个千亿县(市、区)。次年,桐乡紧随其后,成为嘉兴第二个GDP千亿县(市、区)。

集群成势,风起潮涌。

截至目前,嘉兴五县两区中已有4个成功跻身“千亿俱乐部”,占据县域半壁江山。与此同时,一批“种子选手”也蓄势待发,以拼搏之姿,向千亿目标逼近:2023年,嘉善县GDP总量为908.11亿元;秀洲区GDP总量为903.92亿元……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的海盐,也以常住人口人均GDP全市第一的硬核实力,全力冲刺……

千亿县(市、区),嘉兴这座江南小城,已然形成万马奔腾、竞相追逐之势,向着千亿县(市、区)全覆盖的目标,发起冲刺。

千亿县(市、区)群落崛起的背后,是嘉兴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的斗志使然,是嘉兴锚定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久久为功的奋斗成果,更是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最强底气。

千帆竞逐

嘉兴千亿县市再扩容!背后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千亿县,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代表着我国县域经济的最强实力。

此次迈入全省“千亿俱乐部”的新成员——南湖区和平湖市也是如此。透过一组组经济数据,可以感受到两地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2023年,南湖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成功捧回浙江制造天工鼎,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1个,包括2个超百亿元项目,累计出让工业用地1605亩,创历史新高……

平湖也不例外。截至2023年末,平湖拥有产值超亿元企业26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49家;年内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创历史新高。2023年1至11月,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38.1万元,居全省前列、嘉兴首位。

如果将时针拨回到2022年会发现,南湖和平湖的GDP总量均超过了950亿元。此外,两地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将年度GDP预期增速定为6%。

所以说,此次平湖和南湖携手迈入千亿县的消息,尽管令人惊喜和振奋,但细细说来,却在意料之中。因为早在2020年,南湖和平湖就已经成为了千亿县“种子选手”,并且锚定了“千亿县”目标,开启了“加速跑”。

“种子选手”尚且如此,已经迈入“千亿俱乐部”的海宁和桐乡更是不甘落后。以海宁为例,2023年,海宁实现地区GDP总值1318亿元、增长8%;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818亿元、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537.8亿元、增长14.8%,增速领跑全省44个工业大县,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勇挑大梁。

嘉兴千亿县市再扩容!背后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2023年,桐乡经济发展同样可圈可点: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以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总量、增量均列嘉兴第一,全国百强县排名上升至第20位;新材料、新制造产业产值分别超1000亿元和35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达到275亿元,主导产业加速从“三丝一纺”向“三智一网”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嘉兴,除了海宁、桐乡、南湖和平湖这几位“排头兵”之外,嘉兴其余各县(市、区)也展现出了奋力谱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拼劲。2023年底,竞争力智库等机构发布《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3》,嘉兴5个县(市、区)全部入选。

那么,在当前的浙江省“千亿俱乐部”格局中,嘉兴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从全省各地市情况看,2023年全省90个县(市、区)共有29个经济总量超过千亿元,其中杭州8个、宁波7个、嘉兴4个、绍兴4个、温州3个、湖州1个、金华1个和台州1个。

可以说,在竞争激烈的全省“千亿俱乐部”赛道中,嘉兴已然占据重要地位。

眼下,嘉兴一批“种子选手”更是将冲刺千亿作为新一年的奋斗目标,以嘉善为例,明确将“力争到2025年实现千亿GDP”作为双示范建设“七个大突破”之一。

新年开新局,嘉兴“千亿县俱乐部”弦满弓张,千帆竞发。

何以千亿?

嘉兴千亿县市再扩容!背后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纵览全国“千亿县”的发展规模,一县强过一市,甚至跑过一省的现象令人称奇。一般来说,发展规模较大的县城需要依托中心城市,形成产业协作,成为中心城市发展引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少数则依托自身强大的能源资源或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域品牌,成功跻身“千亿县俱乐部”。

嘉兴的县(市、区),何以“千亿”?

脱胎于农业大市的嘉兴,沐浴改革东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创乡镇企业模式起,块状经济色彩斑斓,带动县域经济繁荣。

没有森林资源的嘉善县成为我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胶合板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没有发达畜牧业的海宁市成为我国最大的皮革生产基地,皮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不产棉花的平湖市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服装生产基地;不产羊毛的桐乡市和秀洲区成为我国最大的羊毛衫生产基地……

进入21世纪以来,嘉兴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不断跃升,星罗棋布的块状经济加速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海宁皮革产业集群、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桐乡濮院秀洲洪合针织产业集群、嘉兴港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嘉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最近一段时间,因电视剧《繁华》爆火而受到全网关注的海宁皮革城,正是其中的代表。

嘉兴千亿县市再扩容!背后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改革开放以来,海宁人凭借着敢闯敢拼、勇立潮头的精神基因,深入推进制造业“两化”改造,持续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从“皮革之城”到“时尚之城”,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从“加工代工”到“自主创新”……如今的海宁,已经形成了以时尚、泛半导体、高端装备、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潜力十足。

实际上,嘉兴各县(市、区)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大都与之类似。可以说,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推动“千亿县”发展的关键,是嘉兴在全省“千亿县卡位战”中位居前列的基础性优势之所在。

这一次平湖和南湖迈入“千亿县域”行列,也可归因于此。一方面,产业积聚带来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产业价值链随之提升;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促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活力随之迸发。

纵观平湖的产业体系,产业“硬核”是一大亮点。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例,平湖是全国第14个国字号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三次获评全国优秀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入围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区,当前90%以上的零部件企业都与长三角地区的整车企业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13家全球汽配百强企业已在平落户项目,31家企业已成为整车一级供应商。

当然,除此之外,嘉兴千亿县(市、区)的持续涌现,也离不开嘉兴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持续稳定的政策输出。

尤其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嘉兴作为浙江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与周边城市互动比较频繁,在发展规划、金融服务、人才发展、要素流动、民生服务等领域与周边城市合作更加紧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擦亮“浙里最嘉”营商品牌。

步履铿锵逐梦行。就这样,嘉兴朝着目标不断前进,不断扩容“千亿俱乐部”。

向何处攀登?

嘉兴千亿县市再扩容!背后意味着什么? - 天天要闻

县域GDP超千亿元,意味着什么?

这样的体量,放到中西部地区就相当于一个地级市水平。“最重要的是,达到千亿规模后,一般这个地方至少有几千家企业,几十万人口,一二三产形成联动发展,意味着这个地方会更具内生增长动力。”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县域经济规模跨越发展,能够有效推动经济要素、人口要素、金融要素等不断集聚,增强产业集聚辐射的能力,有利于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从“千亿县”的主流发展路径可以看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要盯住以产业发展为抓手的城镇化进程,以畅通资源要素流动为枢纽,以善治富民为落点,夯实工业为基,做大第二产业,调优一、三产业,以“龙头企业”“领头产业”带动地域发展。

为此,嘉兴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为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不断夯实根基。

强力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2023年,在“两化”改造带动下,全市制造业投资完成1041.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11.5%,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3%以上,居全省第一。

重大交通项目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硬性支撑。

去年以来,嘉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412亿元,同比增长64.6%,投资总量、投资增速均创历史最好成绩,一批“公铁水空”联运枢纽重大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

嘉兴机场提速推进,借势机场效应,嘉兴全面构筑临空经济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壮大临空经济,导入临空指向最佳产业,推动临空产业垂直崛起;苏台高速二期加快建设,杭浦高速海盐联络线(一期)实现开工,打通接沪融杭连苏的重要通道;嘉兴至平湖、桐乡(机场快速路)、海盐、嘉善(城东路)4条射线加快建设,加快打造市域半小时快速交通圈;通苏嘉甬高铁全速推进,划出嘉兴与长三角城市群高铁互联的关键一竖……

对于县城来说,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只是打好自身经济基础的第一步,培育本地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不断突破自身发展上限的关键。去年,嘉兴持续提升开放能级,出台吸引和利用外资新政,引进落地诺华核药、西卡新材料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30.1亿美元、全省第三。

当前,嘉兴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已然在多个“窗口”显现——

用电量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的“晴雨表”。去年,嘉兴全社会及工业电量累计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创近十年来最佳排名——全年累计全社会用电量722.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9%,增长率居全省第一,其中工业用电量557.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4%。

去年,嘉兴投产项目数量及新增产能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投产制造业项目共519个,新增产能超700亿元。

一座城市的引力,大家会“用脚投票”作出选择。在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去年嘉兴户籍人口超376万,户籍人口增长1.92万,增长总量居全省第二。

冲刺千亿,嘉兴各县(市、区)既有基础优势,亦有拼搏,更有良好态势。我们相信,嘉兴全员迈入“千亿俱乐部”指日可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黔西南州5亿光伏项目停滞1年半,遭A股公司解约,引入新股东救场? - 天天要闻

黔西南州5亿光伏项目停滞1年半,遭A股公司解约,引入新股东救场?

恒华科技(300365)6月25日晚间披露,公司与相关方组成的联合体与望谟金格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望谟金格”)于近日签署了《工程合同解除协议书》(下称“《解除协议》”)。自《解除协议》生效之日起,解除双方签署的原合同,终止双方之间的合作。2022年12月,恒华科技与陕西东方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下称“陕西东方”)组成...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通过夏季达沃斯论坛,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 天天要闻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通过夏季达沃斯论坛,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高梦宇 王一安 黄璐 卜晓菲)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25日在辽宁大连开幕,来自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600位中外各界嘉宾相聚大连,共议“未来增长的新前沿”,探寻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路径。记者专访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迈瑞克·杜塞克先生,他表示,通过夏季...
行业ETF风向标丨锂矿领衔反弹,两只稀有金属ETF半日涨超2% - 天天要闻

行业ETF风向标丨锂矿领衔反弹,两只稀有金属ETF半日涨超2%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赵云6月26日上午,多题材股复苏,其中稀有金属整体表现最强,稀有金属ETF基金(159671)和稀有金属ETF(159608)半日涨幅均超过2%,是场内表现最好的行业ETF。投资逻辑来看,有色金属供给曲线正变得陡峭,供给周期开启。小金属由于在地壳中含量相对较少,资源相对稀缺,因而在供给侧呈现...
总投资37.7亿元,金山区2024年第二季度16个产业项目开工 - 天天要闻

总投资37.7亿元,金山区2024年第二季度16个产业项目开工

6月26日,2024年金山区重大产业项目第二季度开工活动在枫泾镇一郎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产业项目现场举行。此次共有16个重大产业项目宣布开工建设,总投资37.7亿元,涉及用地面积337亩。据悉,这16个项目涵盖了绿色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多个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高度契合金山产业发展定位,将为金山产业经济高质量...
创业板指震荡反弹涨0.45%,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丨早市热点 - 天天要闻

创业板指震荡反弹涨0.45%,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丨早市热点

6月26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震荡分化,创业板指反弹。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32%,深成指跌0.04%,创业板指涨0.45%。AI应用题材全线反弹,Kimi、ChatGPT方向领涨,锂电池产业链午前拉升,消费电子、光伏、减速器、小金属题材活跃。航运、煤炭、电力、黄金、家电、汽车板块回调。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 一起回顾上午的市...
每日债市速递 | 现券延续强势,国债期货多品种创新高 - 天天要闻

每日债市速递 | 现券延续强势,国债期货多品种创新高

//  债市综述  //1、公开市场操作央行6月2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Wind数据显示,当日86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投放2140亿元。(*数据来源:Wind-央行动态PBOC)2、资金面周二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大额投放呵护跨季,银行间资金市场隔夜回购加权利率微降,但跨季的七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