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欢
掌上咸宁报道
日前,作为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分园之一,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在咸宁六县(市、区)和咸宁高新区的同台竞争之下,率先实现满园。开园不到一年,这片“新晋”科创飞地,何以引得企业“繁花”常盛?
这不是咸安首次拔得头筹。早在去年5月,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抢占先机,领先整个园区1月余实现开园,当月吸纳9家企业进驻。其后的每个月,全国各地的优质企业源源不断到此“落地生根”。
“17家科创企业入驻,上缴税收近300万元,与23所武汉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总经理程科说,尽管园区已经满园,但前来洽谈希望落户的企业络绎不绝,已有30余个项目“排队”,实地考察拜访的科创企业已超180家。
“没想到这块‘飞地’如此走俏!”湖北天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涛说。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纯石英材料企业。去年11月,公司赶上了“末班车”,成为最后一家入驻咸安分园的企业。
而在今年1月10日,经过园区企业“牵线”,专注于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玖目(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驻。由于办公场地紧张,两家企业暂为联合办公。
“有进有退、优胜劣汰。”程科介绍,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对入驻企业实行动态考核管理,经营效果不达标的企业会被清退。预计玖目科技一周内将搬进新的办公场所,开始产品研发测试工作。
走进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大楼,武汉真彩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正忙着调试新到货的研发设备。该公司主要方向为数字医疗和医用3D打印,可为医院临床科室提供个性化模型,有效优化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改善预后情况。今年,该公司计划在咸安区政府的支持下,与咸宁市中心医院共建数字医疗实验室和精准医疗实验室,在咸安区落地医用3D打印智能制造中心。
“快速办理营业执照、落实税费租金减免等降本减负政策、定制装修GMP洁净厂房及研发办公场所、辅导参与‘南鄂英才’创新创业大赛……”真彩智造负责人韩亮说,得益于园区的“保姆式”服务,公司落地注册后,很快步入了正轨。
为华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邱冬同样对园区服务赞不绝口。公司主营非公路矿用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生产的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严寒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矿山、水电工程等项目领域。去年10月,公司因需要临时办公用地入驻园区。“一来就不想走了,今后将作为子公司的长期办公地点。”
据悉,园区建设以来,多次举办校企合作对接会,建立专家人才库,已签约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武汉英才等高端人才30人;举办招商推介会、签约揭牌等创业活动10余场,参会企业超200家次。就在不久前,咸安区委主要领导携园区4家入驻企业到武汉工程大学进行人才对接,现场为4名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颁发聘书。
场地保障、创业指导、事务代理、融资对接、政策落实……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助推企业蓬勃发展,最终以较成熟的面貌进入咸安。截至目前,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的6家入驻企业在咸安建有生产基地。咸安企业“飞出去”,外面项目“飞进来”,咸安的招商版图进一步扩展。
“咸安的美丽生态征服了我,优惠的投资政策和环境吸引了我,政府真心实意的服务打动了我……”武汉中安佳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伟东笑谈。该公司是首批入驻园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高端装备产品研发制造。2023年度,中安佳通将生产基地落户咸安区横沟桥镇,企业年产值达1700余万元,利税贡献超110万元。
建设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是咸安区委、区政府主动融入武汉都市圈,积极对接武汉科创成果、人才资源、金融资本等发展要素的丰硕成果。数据显示,2023年,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实现产值1.5亿元,缴纳税收300万元。
下一步,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将延续飞地招才“桥头堡”、城市“会客厅”、项目“孵化器”的作用,全力招引和承接具有成长潜力、市场前景的产业项目与人才项目。
责编:章文静
编审:向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