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孙立平:仅仅是信心的问题吗?在两个说法的背后

2023年11月11日23:26:07 财经 1974

来源:老孙荐读

经济学家孙立平:仅仅是信心的问题吗?在两个说法的背后 - 天天要闻

作者: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围绕当前的经济走势,人们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两个地方。一个是企业的投资,一个是居民的消费。于是,就形成了两个相当流行的说法。第一个说法是,为什么企业不贷款不投资,原因是企业家的信心问题;第二个说法是,为什么居民消费不踊跃,是因为消费者的信心和预期问题。


我承认,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甚至我本人过去也曾无数次强调过这个因素,信心和预期确实是大问题。但我还是要说,这后面还有着更深层的东西。


先说企业缺乏贷款和投资的积极性问题。经常听到有人说,现在企业贷款、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就在于企业家的信心和对于未来的预期。这当然是没错的,但问题是,就算信心的问题解决了,你让他去投资什么?现实是,房子房子过剩,汽车汽车过剩,家用电器家用电器过剩,生活用品生活用品过剩。举目各个行业,不过剩的行业有几个?有人会说,那还有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啊。但且不说这些行业中已经存在的拥挤和过剩,就算有机会,空间能有多大?又有多少企业能够染指?

再说消费疲弱的问题。疫后消费在恢复,这是一个事实,但恢复得比较缓慢,人们在消费上比较谨慎,也是事实。究其原因,当然与就业和收入的状况直接相关,据此说是信心和预期的问题,当然是有道理的。但问题也远非仅此而已。这几年我一再讲,过去这几十年我们正好赶上了世界上机电技术革命大规模转化为一系列家电产品,并由此引起一场大规模消费革命的过程。由此便有了一场持续几十年的大规模集中消费。但到现在,这个过程可以说基本结束了。不但结束了,而且,第一,这几十年的消费已经处于过度状态;第二,过去这些年消费的主要是耐用消费品,什么是耐用消费品?就是买来可以用一阵子,短期内不用再买了。


因此,今年以来,我反反复复地在强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面对的真正问题是过剩。意识到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这样看问题,从短期来看,我们需要有一个阶段性思维和周期性概念,顺应周期,避免因目标不切实际而导致折腾。现在舆论上有一种燥热的情绪,出大招、强刺激、拼经济的说法不绝于耳,人们期待前些年那种热火朝天的局面再现。但正如前面的分析所表明的,现在的问题,其实不是拼不拼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扎扎实实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用大招狠招能奏效的。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做法是顺应周期,一方面修养生息,一方面解决深层的问题。


如果不顾客观规律,强行而为,最后很可能变成一场折腾。因为按照这些专家们的思路,所谓的大招和强刺激,都需要通过货币的增量来实现。我们都知道,在现在的情况下,最后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从长远来看,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实现从投资主导型发展模式向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在全面过剩的背景下,投资主导型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实现发展模式的一次重要转变,即从投资主导型模式向消费主导型模式的转变。正如克鲁格曼所说,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以不断增长的消费替代不可持续的投资。


而要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方式,最现实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一个国家一年创造的财富,主要由三家来分:政府、企业、居民。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所得的分配比重,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是阻碍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形成旺盛的消费力,必须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提高居民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我们过去比较重视个人间贫富差距的问题,这当然是对的。但从促进消费的角度说,国民收入如何在政府与居民间分配,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第二,把就业放到优先地位。而要促进就业,一是要促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二是要兼顾产业升级与就业。前一段时间,中国首富钟睒睒讲了一个观点,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升级而不是转型。作为一个企业家,他说的转型和升级的概念可能不是严格学术意义上的,但我理解他的意思是,产业升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尽管产业升级是未来的方向,但对能够吸纳大量就业的所谓低端产业也要同时加以保护,从而在产业升级与就业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一季度中国市场营收下滑19%!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区再度换帅 - 天天要闻

一季度中国市场营收下滑19%!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区再度换帅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任命朴泰镐(Taeho Park)为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将接替黄永慜(Mike Hwang)全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发展与管理。而近年来,随着韩流降温以及国货崛起,韩妆在中国市场开始走向下坡路。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爱茉莉太平洋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降19.3%,面对中国市场业绩承...
美股收盘:标普纳指续收历史新高 科技巨头除了苹果都涨了 - 天天要闻

美股收盘:标普纳指续收历史新高 科技巨头除了苹果都涨了

财联社6月11日讯(编辑 赵昊)美股周一(6月10日)尾盘走强,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其中标普和纳指收于新高。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涨0.26%,报5,360.7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35%,报17,192.53点,双双刷新了上周录得的新高;道琼斯指数涨0.18%,报38,868.04点,离其4万点的历史记录仍有一定距离。标普500指数日线图本周三...
油价“一夜大变”!6月11日调价后92号汽油价,猪价“画风突变” - 天天要闻

油价“一夜大变”!6月11日调价后92号汽油价,猪价“画风突变”

油价“一夜突变”,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重拾涨势!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多空交织,此前,市场基本面偏差,主要受多方因素影响,从市场反馈来看,一方面,前期美联储会议纪要,美联储高官鹰派言论,打压降息预期。而美国能源消费旺季到来,但是,实际表现不及预期,
300W快充!5分钟充满电,真我新机太疯狂! - 天天要闻

300W快充!5分钟充满电,真我新机太疯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的新机在电池容量上的提升做得非常好,从去年开始,基本上主流手机的电池容量都达到了5000毫安,这已经成为了标杆,四千多毫安电池的新机在小智印象里几乎是没有了。手机大电池带来的续航提升是实打实的用户体验升级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5月对未来通胀路径的看法不一 - 天天要闻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5月对未来通胀路径的看法不一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周一公布的报告显示,5月美国公众对未来通胀走势的看法不一。纽约联储发现,作为消费者预期月度调查的一部分,公众认为一年后的通胀率将达到3.2%,而4月份的预期为3.3%,而三年后的预期通胀率将稳定在2.8%。受访者预计五年后的
揭秘日照贸易“大佬”拜文汇:靠铁矿石起家,如今专注做教育 - 天天要闻

揭秘日照贸易“大佬”拜文汇:靠铁矿石起家,如今专注做教育

泰山财经记者 丁一凡6月2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董事长拜文汇带领团队走出国门,访问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帕克大学等高校,谋求拓展在美合作关系,为师生提供更多赴美学习交流的机会。以校长的身份,专注于教育工作,似乎已经成为拜文汇近年来的主要工作
早盘:美股涨跌不一 市场关注联储利率决定 - 天天要闻

早盘:美股涨跌不一 市场关注联储利率决定

北京时间10日晚,美股周一早盘涨跌不一,本周交易员正等待美联储的利率决定和5月CPI通胀数据。英伟达的1拆10分股计划正式生效。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将从周一开始召开。道指涨22.12点,涨幅为0.06%,报38,821.11点;纳指跌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