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撤离中国?

2023年10月20日17:23:14 财经 1706

外资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撤离中国? - 天天要闻

文/李晓喻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99.7亿元人民币。

外资究竟有没有、会不会大规模撤离中国?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明确三个基本常识。

第一,外资是怎么来的。

外企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考量的因素很多。除了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等长期因素外,还有不少中短期因素,比如税负、利率、通胀、资本项目开放等。这些中短期因素变化较快,外企的选择可能随之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哪成本低去哪,哪赚钱去哪。

而且,直接投资项目规模差异大,单个或数个大项目会影响当期的投资数量,也会导致实践中外资流入波动较大。

一句话总结,就是外商投资是市场行为。既然是市场行为,那就不可能始终四平八稳、波澜不惊。

最近一年多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利率已经从接近于零提升到5.25%—5.5%,为22年来最高水平。这么高的利率引诱下,外企投资行为丝毫不受影响,对华新增投资没有一点波动,那是不可能的。一有风吹草动就喊“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非蠢即坏。

第二,引资形势要综合评判。

中国吸引外资表现究竟如何?有对比才有真相。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突破了1万亿元,达到10037.6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在基数如此之高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资额比去年同期下降8.4%,但仍有9199.7亿元之多,从绝对值来看仍然相当庞大,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发达国家企业减少对华投资了吗?并没有。前三季度,法国英国加拿大实际对华投资额都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有余。这些国家可都是G7成员,是美国的“铁杆盟友”。

高技术领域对外资失去吸引力了吗?也没有。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2.8%,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37.1%、21.5%。

第三,外资的去留是什么决定的。

既然外商投资是市场行为,那么一些外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败而被迫退出中国,或因要素成本上涨而选择其他成本更低的地方,或出于供应链原因在其他国家增资设厂,再正常不过。

但外企“大规模撤离中国”不合经济规律,也不符合实情。

企业看重的是收益成本相抵之后的回报。对外企而言,中国人口数量多、消费力强,意味着对华投资能享受市场红利收益率高;同时,中国在基建、资源、产业链方面的综合优势则意味着成本可控。综合来看,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拥有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

今年以来,众多跨国公司高管一再掀起“来华热”,或与商业伙伴洽谈,或拜会中国财经高官。就在两天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还会见了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

外企“用脚投票”,足见中国对全球投资者仍有强烈吸引力,离开中国绝非选项。

前三季度,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这也表明今后中国吸引外资还有不小增长潜力。

来自:国是直通车

编辑:高琰瑭

责编:魏 晞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7月5日起,燃油附加费价格上调 - 天天要闻

7月5日起,燃油附加费价格上调

请点击下方关注“中新浙里”“星标”新妹不迷路国内机票燃油附加费迎来上涨。7月1日,从第三方出行平台获悉,有航司发布通知称,自2025年7月5日零时起(出票时间)调整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800公里(含)以下航段向每位成人旅客收取1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向每位成人旅客收取20元。此次调整相较于上个月均上涨了...
香港回归28年来,与内地货物贸易值年均增6.3% - 天天要闻

香港回归28年来,与内地货物贸易值年均增6.3%

7月1日消息,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据深圳海关统计,香港回归28年来,内地与香港货物贸易值从1997年的4208.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2万亿元,贸易规模增长4.2倍,年均增长6.3%。今年前5个月,经深圳口岸的内地对香港地区进出口值达6502.4亿元,同比增长6.5%,占内地对香港地区进出口值近七成。(深圳发布)(来源同花顺...
A股午评:三大指数早盘涨跌不一,银行板块集体反弹 - 天天要闻

A股午评:三大指数早盘涨跌不一,银行板块集体反弹

A股三大指数7月1日早盘涨跌不一,截至午盘,沪指涨0.21%,深成指跌0.32%,创业板指跌0.58%,北证50指数涨0.21%。全市场半日成交额9813亿元,较上日放量487亿元。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下跌。板块题材上,光刻机、银行、创新药、电力、中船系板块涨幅居前;多元金融、跨境支付、铜缆高速连接、固态电池概念股跌幅居前。盘面上,...
沙特主权基金PIF又“增肥”:总资产增至1.15万亿美元 - 天天要闻

沙特主权基金PIF又“增肥”:总资产增至1.15万亿美元

财联社7月1日讯(编辑 秦嘉禾)本周一,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IF)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布了截至2024年底的合并财务报表。根据文件,2024年PIF总资产同比增长约18%,跃升至4.32万亿里亚尔(约合1.15万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4月沙特公布的“愿景2030”2024年年报中,PIF在2024底的资产规模为9413亿美元。PIF...
规模7450亿,下半年特别国债发行计划出炉,首发定档7月14日 - 天天要闻

规模7450亿,下半年特别国债发行计划出炉,首发定档7月14日

财联社7月1日讯(编辑 杨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再度加快。2025年我国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上半年超长特别国债共计发行5550亿元,占全年额度的42.69%,下半年剩余规模7450亿。财联社注意到,从最新发布的三季度发行计划来看,下半年新的2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较原计划提前了10天,另外9月各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较原...
画说热点|证监会更换LOGO!网友:解套了! - 天天要闻

画说热点|证监会更换LOGO!网友:解套了!

今天,@证监会发布 微博显示,证监会更换了长期使用的机构标识,由套环改为三个V字形环抱。 证监会原来的LOGO由三个红色的三角构成一个公字图案。此LOGO寓意“三公原则”,表示中国证监会将....
今天,这只转债最后交易日!不操作或将损失超30% - 天天要闻

今天,这只转债最后交易日!不操作或将损失超30%

又有银行转债将被提前赎回。7月1日,杭银转债迎来最后一个交易日。7月1日收市前,投资者所持杭银转债可继续在二级市场交易,7月4日为杭银转债最后转股日,7月4日收市后,杭州银行将以100.4932元/张的价格赎回未转股债券。截至6月30日收盘
【午报】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银行股迎集体反弹,稳定币与固态电池概念双双陷入调整 - 天天要闻

【午报】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银行股迎集体反弹,稳定币与固态电池概念双双陷入调整

一、【早盘盘面回顾】财联社7月1日讯,市场早盘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9606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63亿。盘面上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下跌。从板块来看,芯片股集体走强,凯美特气等10余股涨停。银行股展开反弹,建设银行等再创历史新高。下跌方面,稳定币概念股持续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