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丨重新启动上市,“小而美”能让科迪乳业再次出圈吗?

2023年10月07日11:35:02 财经 1456

如今,乳制品市场俨然是一片红海,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发展机会仍然相当可观。

近日举办的2023年中工作会议上,科迪乳业母公司科迪集团对外表示,要部署好下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为恢复上市目标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打造出“小白奶”明星单品的科迪乳业曾是我国乳制品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突围道路布满荆棘,作为一家区域性乳企,科迪乳业也面临一定挫折,曾于2022年6月退市,并进行破产重组。

不过好在,目前科迪乳业已由具备国资背景的商丘发投接盘,这也意味着,科迪乳业及其母公司科迪集团已经成为了国资控股的企业,资金层面有了充足的保障。在此背景下,科迪乳业重启上市,很有可能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居于一隅的牛奶品牌,有无出圈可能?

得益于养殖技术不断提升以及优质产品理念的形成,我国乳制品行业大跨步地发展,距今已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征程,乳制品产量从不足百万吨,增长至3000万吨。而经过多年的合纵连横,行业头部效应也十分显著。

立鼎产业研究网披露的数据显示,按销售额计,2022年伊利蒙牛分别占据我国乳制品市场21.2%和16.3%的份额。2017-2022年,伊利、蒙牛的市场份额合计增长7个百分点。显然,目前伊利、蒙牛已经成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双雄”。

IPO观察丨重新启动上市,“小而美”能让科迪乳业再次出圈吗? - 天天要闻

图源:立鼎产业研究网

但伴随着头部乳企不断攻城略地,部分地域性乳企的影响力也不断走低。

以深耕江西市场的阳光乳业为例。数据显示,阳光乳业南昌地区的营收占比超5成,江西地区营收占比更是超95%。而在头部品牌进场的背景下,阳光乳业近几年的业绩也有下滑迹象。财报显示,2022年,阳光乳业实现营收5.70亿元,同比下降9.68%;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18.29%。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6亿元,同比下降2.84%;实现归母净利润2193.53万元,同比下降10.65%。

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地域性乳企纷纷探寻突围方向,产品无疑是最重要的发力点。

比如,2016年底,地处河南的科迪乳业曾创造性地打造了“小白奶”,宣传口号为“零添加 更安全”,并且采用透明包装,区别于市面上常温奶产品的封闭式纸质包装,不仅直观给人营养、健康的感觉,还具有更突出的性价比优势。

IPO观察丨重新启动上市,“小而美”能让科迪乳业再次出圈吗? - 天天要闻

图源:科迪乳业

在此基础上,科迪乳业大力拓宽电商渠道,并联合博主进行营销,比如在小红书上就拥有上万篇关于“科迪”的笔记,得益于此,“小白奶”一经推出就成为网红产品,引得诸多消费者选购,同时也带动科迪乳业的业绩飙升。财报显示,2017年,科迪乳业营收12.39亿元,同比增长53.92%;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41.56%。

值得注意的是,“小白奶”热销,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科迪乳业实现了全国化破局。2017年,科迪乳业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区域外的其他区域营收1.86亿元,同比暴增678.95%。

IPO观察丨重新启动上市,“小而美”能让科迪乳业再次出圈吗? - 天天要闻

图源:科迪乳业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小白奶”的形态十分新颖,但底层逻辑仍是常温奶,并不具备绝对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2017年,蒙牛、伊利、君乐宝新希望等乳企纷纷推出自家的“小白奶”产品,以图抢夺科迪乳业的“蛋糕”。尽管上述乳企并未披露“小白奶”产品的营收数据,但因拥有更多的经销商,旗下的“小白奶”产品无疑能更快抢占市场。

以伊利为例,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末,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2万个经销商。2022年,伊利来自科迪乳业所处的华中地区的营收为227.03亿元,同比增长15.44%。

竞争态势下,科迪乳业“小白奶”的光芒逐渐黯淡,并反馈至业绩上。财报显示,2022年,科迪乳业营收6.31亿元,同比增长6.69%,净利润-14.64亿元,同比减少2321.83%。

但整体来看,可以肯定的是,科迪乳业推出“小白奶”产品,也成就了一次较好的区域品牌出圈范例,即地域性乳企仍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加之各种推广手段,走出全国化乳企的包围圈,赢得市场。

当然,一家乳企的底层竞争力不能仅仅依赖于产品创新,更需要在奶源、品牌、宣发等方面具备全面且深厚的护城河,这正是伊利、蒙牛等乳企可以多年领跑市场的关键。

那么,重启上市后的科迪乳业如何再一次走好自己的破圈之路?

科迪乳业的再一次破圈,在于深耕“小而美”?

实际上,国资接手、重启上市,意味着科迪乳业迎来了品牌升级、扩大声量的最佳契机,而且当前消费处于持续复苏状态,对于企业业绩提升具有强大的拉动力。

基于此,2023年4月,科迪乳业披露的《2023年度财务预算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的营收目标为7.3-8.2亿元,同比增长15%-30%;净利润目标为3000-5000万元。

而随着消费向好,科迪乳业的业绩也已经开始回暖。财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7.36%,其中,以“小白奶”为代表的常温奶制品实现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26.71%,低温乳制品实现收入0.32亿元,同比增长16.24%;净利润2242万元,同比增长155.59%,扭亏为盈。

但也可以看出,科迪乳业的业绩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考虑到其是一家以河南为大本营的地域性乳企,如果想要快速实现业绩攀升,最简单的做法显然是谋求全国化破局。

然而,从当前乳制品行业的竞争环境来看,声量较小的区域性品牌快速开启全国化战略,并不现实,这不仅需要资金积累,也需要较大的时间成本。而且科迪乳业刚刚完成破产重组,正处养精蓄锐之际,自然不能贸然推动全国化布局。那么,科迪未来应该如何发力?答案是立足河南市场,继续深耕“小而美”。

这主要是因为,科迪乳业在河南市场经营多年,在供应链、渠道、品牌等方面均拥有“局外人”不具备的比较优势。

比如,在奶源层面,科迪乳业通过“自有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自控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的模式实现高比例自有自控奶源。据了解,科迪乳业目前拥有自有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3个、自控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21个,形成了从奶牛繁育到乳制品加工、销售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此外,科迪乳业绝大部分经销商分布在公司周边的400公里范围内的豫鲁苏皖地区,运输半径短,可有效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时间。

对比来看,为蒙牛和伊利提供奶源的优然牧业的大部分生产基地都位于内蒙河北和东北,河南仅有3座运营牧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头部乳企对于河南市场并未倾注过多精力,相应给了科迪乳业提升市场地位、形成区域领先优势的机会。

IPO观察丨重新启动上市,“小而美”能让科迪乳业再次出圈吗? - 天天要闻

图源:优然牧业

因此,对于科迪乳业而言,或可参照光明乳业的做法,先本地再全国,脚踏实地开拓市场规模。

具体而言,通过多年深耕,光明乳业已成为华东地区液态奶“一哥”。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光明乳业来自上海地区的营收高达39.7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约28%。背后是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支持。

IPO观察丨重新启动上市,“小而美”能让科迪乳业再次出圈吗? - 天天要闻

图源:光明乳业

比如生产环节中,官方资料显示,位于上海闵行区的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占地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是世界最大乳品单体工厂之一,生产线54条,年设计产量60万吨。而深耕上海地区积累的供应链经验,又可以复制至全国,增强规模效应。

基于此,科迪乳业正在持续加码上游供应链。投资者关系问答中,科迪乳业对外表示,2023年,公司要加快奶源基地恢复和建设,加强奶源自主可控力度,降低原奶供应成本。

此外,由于有了国资背景,科迪乳业的下游销售渠道也会相应拓宽。接受采访时,科迪乳业相关工作人员对外表示,未来科迪乳业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

虽然总体而言,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但行业仍在不断释放红利。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1-7月乳制品行业的市场销售总额为17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5%。在此趋势下,科迪立足中心地区,不断完善供应链,加之国资助力,或可再一次实现“小白奶”走入千家万户。

作者:天宇

来源:松果财经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新一轮反内卷冲锋号吹响,新兴产业民企占比高需因业施策 - 天天要闻

新一轮反内卷冲锋号吹响,新兴产业民企占比高需因业施策

新一轮反“内卷式”竞争冲锋号吹响,不仅包含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还涉及民企占比较高的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兴产业。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成为国家层面给出的反内卷政策新信号。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主持召开的...
巨头接连进场,东中部枢纽之争再起? - 天天要闻

巨头接连进场,东中部枢纽之争再起?

每经记者:唐俊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7763757专业货运机场的想象力有多大?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公布最新数据——上半年国际货邮吞吐量22万吨,较2024年同期增长252%;货运航班量闯入全国
我们一起看苏超——江苏银行上海分行 “金融+体育”助力市民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们一起看苏超——江苏银行上海分行 “金融+体育”助力市民美好生活

7月6日晚,上海月星环球港5楼环球广场化身足球热情的海洋——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在此精心策划了“我们一起看苏超”主题活动,通过高清大屏同步转播,带领数百名沪上球迷沉浸式体验2025江苏银行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第六轮淮安与常州的焦点对决。这场跨越地理界限的足球之约,不仅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绿茵场上...
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背后:年内险资已至少举牌19次 - 天天要闻

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背后:年内险资已至少举牌19次

每经记者:袁园 每经编辑:张益铭近日,信泰人寿发布公告称,通过传统账户保险责任准备金于二级市场增持华菱钢铁69.09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0.01%。本次权益变动后,信泰人寿持有华菱钢铁股份比例达到5%,触及举牌线。信泰人寿表示,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保监发[2014]13号)和《关于优化保...
横琴五年产业发展蓝图出炉;无人配送车落地横琴丨横琴财报 - 天天要闻

横琴五年产业发展蓝图出炉;无人配送车落地横琴丨横琴财报

编者按: 横琴财经风向标,每周一读见真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日新月异,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有企业融资的佳音、产品上新的盛事,处处涌动着商气、人气与烟火气。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推出《横琴财报》栏目,以周报形式发布横琴最新前沿资讯,包括融资风向、企业动态、对澳合作、政策红利等,让各界人士从全方位、多...
五天四板,强势爆发 - 天天要闻

五天四板,强势爆发

今天是量化新规落地首日,A股缩量明显,全天成交1.23万亿,上个交易日为1.45万亿。但在缩量的情况下,A股今天没有太大的跌幅,上证指数甚至收红。目前市场依然观望情绪浓厚,但抛售压力有限。板块上,电力股逆市爆发,韶能股份、华银电力、世茂能源
百亿市值上市公司董事疑似坠楼去世,年仅54岁 - 天天要闻

百亿市值上市公司董事疑似坠楼去世,年仅54岁

大鱼财经记者注意到,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建投”)(002761.SZ)于7月3日公告称,集团职工董事沈康明于近日不幸去世,年仅54岁。另有消息称,沈康明疑似坠楼身亡。7日17时许,记者多次拨打浙江建投公开电话进行求证,但未有人接听。公告截图公开资料显示,沈康明1971年7月出生,浙江安吉人,在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