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瓜子公司,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

2023年09月17日11:10:03 财经 1893

近年来,发展民营经济的呼声又高了,且举措不断:领导人讲话,政府发文件,媒体登文章,有关部门纷纷表态:对民营企业家“慎捕慎诉”,“可捕可不捕的不捕”……

这些举措,似乎都未大见成效,因而联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后又被评为“全国百名著名企业家”之一的傻子瓜子公司和老板年广久


傻子瓜子公司,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 - 天天要闻

年广久,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出生于万恶的旧社会(1940年),逃荒讨米流落到芜湖,长大后三次坐牢(1963年因投机倒把,1966年因牛鬼蛇神,1989年三项罪名)……

这样一个小人物,却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三次“点名”(分别为1980年,1984年,1992年)。

他的4次婚姻,第二任妻子比他小20多岁,第四任比他小30岁,5个儿子,因企业对簿公堂,都一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年广久于今年一月去世,可以盖棺定论了。作为改革开放后才成为民营企业家的人,他一波三折的经历,或许能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某种启示。

20多岁时,他就因做卖水果的小生意,2次坐牢。第二次出狱后,隔壁一个卖瓜子的老头请他帮工炒瓜子,掌握了这门技术,便偷偷摸摸做起了卖瓜子生意:并非监狱里管教失败,也不是他屡教不改,一字不识的人,没有其他生存门路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个体户中已经出现了一批万元户,社会上争议很大:那时公务员的级别工资,最低的是28元(月,各地略有差异),科局长才62.5—80余元,县长才106元呢!年广久这样的问题人物,高收入更加显眼,“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议,竟传到了邓公耳中。

邓公表态“放一放”和“看一看”,对年广久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1981年10月,中央巜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门路的若干规定》发布,已经41岁,过了创业最佳年龄的年广久开始大干,租地建厂,雇工105人……

规模大了,赚的钱更多了!树大招风!舆论又汹汹了。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

安徽出了个资本家”,“年广久是剥削分子”……这些活竟然又传到了北京,邓小平表态说:“我的意思是放2年再看”!

这句话保住了傻子瓜子公司和年广久,可是,发展之路仍然障碍重重。

1986年春节前,没上过一天学堂的年广久,搞起了有奖销售,头奖是一辆口口轿车(防涉嫌广告,略去车牌),虽然3个月就赢利百万,但上头文件下来了:禁止一切有奖销售!仓促之间,措手不及,公司原村料因而大量积压。

2年之后,国家开始“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风口浪尖上的年广久再次成为打击目标:1989年9月25日,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流氓罪逮捕,1991年1月判决:犯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傻子瓜子公司,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 - 天天要闻

1992年初,著名的南巡谈话在报纸上登载,其中有一段:

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992年3月13日,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宣告年广久“无罪”。

是不是“冤假错案”?媒体没有详细报道。从“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一年多后,又宣布“无罪”,似乎是以前“判错了”!错在哪里?认定的事实错了,取得的证据错了,还是适用法律错了?均不知道!

从媒体上有限的材料看,这个案件一开始就十分奇葩: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法律明明规定是针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不识字的傻子年广久,何时成为“国家工作人员”?虽然后来法院没有定他为国家工作人员,定了剩下的一个“流氓罪”,到底是“流氓罪”,还是耍流氓?

牢狱之灾,对企业家和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即使是有“国家赔偿”,企业已经辉煌不再!

对最后这次年狱之灾,年广久心中有数,他在回忆时说:

出狱后,市委书记领着一帮人在市礼堂接见我。

我知道是邓小平同志为我讲了话,我和儿子联名给邓小平同志去了封信,邮去几包瓜子,不晓得他老人家收到没有。

看来,这个傻子,还是懂感恩的!

斯人已矣!理论问题,还没有解决:人人痛恨压迫、剥削,到底雇工多少人是剥削呢?


傻子瓜子公司,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 - 天天要闻

(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华电能源2024年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仍陷亏损泥潭 - 天天要闻

华电能源2024年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仍陷亏损泥潭

2025年5月5日,华电能源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1.51亿元,同比下降3.68%;归属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281.93%,成功扭亏为盈。然而,扣非净利润仍为-1.497亿元,尽管同比增长69.92%,但亏损问题依然严峻。华电能源作为一家以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企业,近年来在能源保供、提质增效和...
国脉科技2024年净利润飙升61.41%,但毛利润下滑引关注 - 天天要闻

国脉科技2024年净利润飙升61.41%,但毛利润下滑引关注

2025年5月4日,国脉科技发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3.15%;归属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61.41%,创历史新高。然而,毛利润从2023年的2.52亿元下降至2.17亿元,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尽管净利润表现亮眼,但毛利润的下滑值得警惕。净利润创新高,但毛利润下滑2024年...
德龙汇能2024年业绩大幅回升,净利润扭亏为盈 - 天天要闻

德龙汇能2024年业绩大幅回升,净利润扭亏为盈

2025年5月4日,德龙汇能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17.37亿元,同比增长8.53%;归属净利润为0.19亿元,同比增长107.89%,成功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为1129.93万元,同比增长104.54%。公司通过深耕城市燃气业务,拓展新能源领域,实现了业绩的显著增长。城市燃气业务稳步扩张德龙汇能的核心业务城市燃气...
东方环宇2024年营收增长20%,净利润微增0.04%,天然气销售成亮点 - 天天要闻

东方环宇2024年营收增长20%,净利润微增0.04%,天然气销售成亮点

2025年5月4日,东方环宇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20.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微增0.0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增长2.13%。尽管营收增长显著,但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面临挑战。营收增长显著,但...
诺邦股份2024年财报:高端产品与品牌战略双轮驱动,净利润增长15.22% - 天天要闻

诺邦股份2024年财报:高端产品与品牌战略双轮驱动,净利润增长15.22%

5月5日,诺邦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37亿元,同比增长16.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0.95亿元,同比增长15.22%。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诺邦股份通过高端产品开发和品牌战略,成功避开了行业内的价格战,实现了稳健增长。然而,尽管整体表现亮眼,公司在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
山西焦化2024年财报:营收利润双降,焦炭市场低迷拖累业绩 - 天天要闻

山西焦化2024年财报:营收利润双降,焦炭市场低迷拖累业绩

2025年5月5日,山西焦化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5.07亿元,同比下降14.20%;归属净利润2.63亿元,同比骤降79.37%。扣非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下降81.24%。尽管公司在安全生产、环保管控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焦炭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滑等因素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经营现金流净额更是录得-20.67亿元,凸显公司...
胜通能源2024年财报:营收增长但净利润持续亏损,LNG业务面临挑战 - 天天要闻

胜通能源2024年财报:营收增长但净利润持续亏损,LNG业务面临挑战

2025年5月4日,胜通能源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总收入为53.48亿元,同比增长11.32%;毛利润为3116.26万元,较上一年度扭亏为盈;归属净利润为-1700万元,同比减少亏损57.29%;扣非净利润为-1795.09万元,同比减少亏损60.68%。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公司仍处于净亏损状态,且净利润的滚动环比增长率为-144..
宝兰德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7.18%,净利润暴跌504.43% - 天天要闻

宝兰德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7.18%,净利润暴跌504.43%

2025年5月4日,宝兰德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2.83亿元,同比下降7.18%;归属净利润为-0.59亿元,同比暴跌504.43%。尽管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整体业绩表现令人担忧,尤其是净利润的持续下滑,暴露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上的严重问题。营收与利润双降,盈利能力堪忧宝...
美关税政策搞乱自家企业 多家美国公司暂停发布盈利预测 - 天天要闻

美关税政策搞乱自家企业 多家美国公司暂停发布盈利预测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地时间5月4日报道,由于美国近期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全球多家大型车企推迟或暂停发布盈利预测。报道称,车企巨头斯泰兰蒂斯集团4月30日发布报告表示,由于“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该集团暂停发布2025年的盈利增长预
螺纹钢 | 需求旺季尾声将至,螺纹钢价格震荡承压前行 - 天天要闻

螺纹钢 | 需求旺季尾声将至,螺纹钢价格震荡承压前行

板块导读观察上周黑色系列市场行情,供应端持续宽松态势明显,钢厂开工率延续上升趋势,铁水产量创出新高,反映出生产端保持强劲动能,整个黑色系列走势较弱,需重点关注减产政策的落地情况以及需求端的实际变化程度,这两大因素将决定市场的运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