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上半年营收近606亿,聚焦可持续有质增长

2023年08月30日11:26:04 财经 1048

8月29日晚,总部位于深圳中集集团正式发布2023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中集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05.74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净利润9.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约9.77亿元。

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物流新老赛道齐头并进

中集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产业集群主要涵盖物流领域及能源行业领域。

今年上半年,在物流领域,中集以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空港与物流装备业务为制造主业,兼以物流服务业务及循环载具业务,提供物流专业领域的产品及服务。

中集集装箱业务自1996年起产销量全球领先,产品遍及北美、欧洲亚洲等全球主要的物流系统。受全球商品贸易增速放缓、集运市场需求疲软、新箱需求低迷影响,上半年,中集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产销量同比出现明显回落。不过,得益于较好的成本管理,该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仍维持稳定的盈利水平。报告显示,1-6月,中集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6.68亿元,净利润7.68亿元。

在道路运输车辆业务领域,中集车辆正处于第三次创业的新发展阶段,净利润创同期历史之最。报告显示,1-6月,中集车辆实现营收134.7亿元,同比上升20.31%;实现净利润18.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0.91%。

中集集团上半年营收近606亿,聚焦可持续有质增长 - 天天要闻

在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领域,由于空港装备订单较集中在下半年交付,该业务1-6月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跌。目前,中集天达的各部业务平稳发展,下半年将投入更多资源研发高端技术,力争开发更多卓越的产品,配合优良的服务团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物流服务业务领域,中集世联达依托全球化网络布局,打造“江、海、陆、铁、空”一体化多式联运产品矩阵,持续探索为客户提供高效、低碳、可视化的物流服务。中集世联达于2023年8月再度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的“2023中国物流企业50强”。报告显示,1-6月,中集集团物流服务业务实现营收91.32亿元,集运及铁路货运量实现增长,但同期海运及空运市场运价低位运行等因素使得业绩下滑。

在循环载具业务领域,1-6月,循环载具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28亿元;在新行业拓展方面,循环包装研发制造业务在新能源电池行业增长良好,并连续中标快递龙头企业载具制造以及新能源头部企业动力电池循环包装业务,将于下半年交付成品。

抢抓“风口”布局谋篇,海洋、陆地能源孵化新机遇

上半年,在能源领域,中集集团既专注于能源装备、化工装备、液态食品装备、海工等主要赛道,同时也持续加大对于新能源的投入,对氢能、海上光伏海上风电及储能等关键装备进行了全方位布局。

海洋能源方面,上半年,全球船舶和海工市场环境持续向好:船舶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船厂面临产能限制,干坞资源出现了瓶颈;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水平,对油气生产平台仍存在促进作用,持续增长的海洋作业活动推动海工装备利用率和租金连续走高,海工装备市场继续恢复向好。

报告显示,随着海工新接订单陆续进入建造期,1-6月,中集集团海洋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60.41%。

海工项目建造及交付方面,1月,PCTC系列汽车运输船第三艘在龙口中集来福士正式开工;2月,为新加坡吉宝(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80项目总包商)建造的P80 FPSO主船体项目开工;3月,经海承建的005号网箱顺利完成交付,目前累计8座深海网箱投入使用;4月,我国第二座海上移动式自安装井口平台在南海顺利完成站桩交付;5月,PCTC系列汽车运输船首条系统调试正式开始;6月,中国铁建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及华夏金租15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在海阳基地举行铺龙骨仪式。

中集集团上半年营收近606亿,聚焦可持续有质增长 - 天天要闻

陆地能源方面,1-6月,中集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3.88亿元,同比上升18.69%;净利润4.35亿元,同比下降7.02%。其中,主要经营企业中集安瑞科实现营业收入107.6亿元,同比增长20.2%。分项来看,其清洁能源业务收入恢复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4.4%。

上半年,中集安瑞科进一步加强氢能业务“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和一体化服务能力,成功下线1200Nm³/h碱性电解槽、40英尺液氢罐箱、390升Ⅲ型车载储氢瓶、45MPa隔膜压缩机等核心装备,奠定了其在国内氢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受益于绿氢项目加速落地带动储氢球罐、管束车等储运装备的需求,以及终端应用领域Ⅲ型车载储氢瓶及供氢系统的销售向好,1-6月,安瑞科氢能相关业务录得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59.1%。

冷链装备、储能科技齐聚力,跨界创新开辟新蓝海

上半年,在聚焦主营业务的同时,中集集团以“开拓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冷链装备、储能科技、模块化建筑等创新业务作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冷链业务方面,1-6月,中集集团冷链业务在继续巩固冷链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优势外,进一步加强在医药冷链、生鲜供应链等方面的战略布局。冷藏箱方面,加大种植箱、航空箱及其他设备集成类特种冷箱的行业布局。医药冷链方面,中集冷云依托业内独有的“产+研+运”结构化优势,以专业的冷链运输服务和行业影响力荣登“2023年度中国医疗器械冷链运输十家重点企业”排行榜第一位。生鲜供应链方面,中集冷链和广西供销合资成立的广西供销中集冷链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冷链和乡村振兴开展战略与业务合作,打造高铁式冷链骨干网。

中集集团上半年营收近606亿,聚焦可持续有质增长 - 天天要闻

储能科技业务方面,1-6月,随着全球储能行业终端需求爆发,受益于国内配储政策的大力扶持,中集集团储能业务规模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目前在手订单规模达十多亿元。在储能装备集成服务方面,中集集团一如既往集中各种优势资源,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行业巨头的全面合作,以中集特有的规模化工业装备生产能力、关键装备自动化生产、全绿色工厂能耗控制体系、生产物流一体化协同方案等能力为基础,从箱体研发设计、集成产线投入、质量体系转变、全流程服务等多方面为行业客户提供装备制造解决方案。

模块化建筑业务方面,中集建科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为客户提供“咨询、设计、制造、建造和交付”一站式、多样化的工业化成品建筑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显示,1-6月,中集模块化建筑业务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64%,新签约订单约4.7亿,其中,香港市场新签约超2亿元,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宝邑路过渡房和启德沐安街过渡房等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香港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产品技术和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AGV停车业务方面,1-6月,中集集团AGV停车业务重点推进双层AGV停车产品研发升级,通过产品创新及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中集物联的双层AGV停车机器人即将大量应用在机场、港口、医院、工业园区等领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停车智能化、车辆管理可视化和运营高效化。福田下沙智慧公交车库已于今年2月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是深圳首批新能源公交车立体停车场示范项目,这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新能源公交车智能立体车库。

海外业务拓展成效显著,全球化营运优势凸显

报告显示,1-6月,中集集团国内营业收入占比约 51.61%,国外营业收入占比约 48.39%,与去年同期相比,比例基本持平,维持较好的市场布局。

“全球营运,地方智慧”。上半年,中集集团以提升竞争优势为目的,全球整合资源,实现了市场和生产、研发的全球化布局;同时,灵活运用本地化市场策略,尽可能聘用本地化管理团队,全方位执行全球化战略。

据悉,目前中集集团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分布在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实体企业超过30家,在德、美、英、澳等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企业和生产基地。

从最初将产品销往全球,中集集团逐步建立起以中国优势为依托的颇具规模的全球化营运体系。

南方+记者 马芳

【作者】 马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 天天要闻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根据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场报价,缅甸出口的洋葱按规格不同,FOB(离岸价)定为每吨240至370美元。 缅甸洋葱、大蒜及厨房作物种植生产出口商协会每周都会发布出口洋葱、大蒜、酸角、姜黄、长辣....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 天天要闻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11家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上市公司已发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财报,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和博腾股份新签或者在手的订单超预期,公司业绩有所改善。据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 天天要闻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云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琳琅满目,最近,和各大景区一样火热的,还有广交会现场。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时,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 天天要闻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闫军)又是一年巴菲特时刻,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今年年底退休时,不仅震惊在场股东,也让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弥足珍贵。陪伴了国内投资者15年中国投资人峰会在5月4日如约而至,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场进行。...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 天天要闻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奥马哈场正在进行中。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就投资与社会公益之间的良性循环注入新思考。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 李源海财联社记者梳理主要观点,以供读者参考。李源海强调,投资不应止步于...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 天天要闻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在当前科技浪潮席卷下,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投资机遇?投资与财富观、社会价值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2025年5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进行。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睿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薛大威,兴...
每分钟超1000万元! - 天天要闻

每分钟超1000万元!

每分钟超1000万元!中欧贸易持续向好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现在的780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
四川新网银行高层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长,朱韬拟接棒 - 天天要闻

四川新网银行高层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长,朱韬拟接棒

微成都报道 日前,四川省首家民营银行——四川新网银行披露2024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行原董事长王航因工作原因,于2024年6月起不再担任董事、董事长及专门委员会职务。同时,该行已选举朱韬为新任董事长,其董事长任职资格尚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核准。▲图源:四川新网银行官网简历信息显示,朱韬曾任中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