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经济合作区为何重点布局翠亨新区|深中携手 桥见未来

2023年06月28日20:43:13 财经 1423

6月28日,深圳、中山两市在深圳市宝安区举行2023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暨宝安九围国际总部区·翠亨深中合作产业园推介会。

首次公开亮相的深中经济合作区成为本次推介会的焦点。

在深中经济合作区66平方公里的布局中,约八成功能空间位于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内。可以预见,新区未来将承担更多深中联动的任务。

为何是翠亨新区?除了区位优势,翠亨新区还有更多吸引深圳企业的元素:背靠中山深厚的制造业、拥有系列产业平台、超5万亩连片经营性用地待开发……随着深中联合招商机制和深中经济合作区建立,翠亨新区融入深中联动和珠江口一体化融合发展大局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依托深中经济合作区的深中半小时产业生态圈也逐渐成形。

深中经济合作区为何重点布局翠亨新区|深中携手 桥见未来 - 天天要闻

翠亨新区在推介会上路演推介。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深圳总部+中山基地,30分钟互联互通

跨越伶仃洋,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益昌”)最近产业布局动作频频,新研发中心日前落户深圳市宝安区科创中心。在对岸,中山东部,新益昌位于翠亨新区超过7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已竣工投产,近15万平方米的新益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即将动工。

新益昌是深中产业联动的先行者。总部位于有着“深圳硅谷”之称的深圳南山高新园的新益昌是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供应商。在电容器行业,新益昌的市场份额高达90%,居全球首位;在LED封装设备行业市场份额高达70%,国内第一。自2018年进驻翠亨新区以来,在深圳面临空间之困的新益昌不断加快“西进”步伐,目前已将90%的生产线落在翠亨新区。2022年,新益昌作了一个重要决定:把全部生产线落户在中山翠亨新区,“深圳总部+中山基地”的布局逐渐清晰。

“新益昌选择翠亨新区、扎根翠亨新区,看重的是翠亨新区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和投资环境。”谈及新益昌在翠亨新区的布局,新益昌总经理宋昌宁特别提到了翠亨新区的区位优势。深中通道开通后,借助深中两地各自的优势,新益昌将逐步在两地形成研发与生产的“两翼齐飞”发展格局。

一桥飞架,深中通道消除了深中两地之间的天堑,翻开了两地互动的新一页。深中通道计划于2024年建成通车,届时深圳与中山的车程将从现在的2小时缩减为约20分钟。作为深中通道的西登陆点,翠亨新区成为深中互动的主阵地。翠亨新区与深圳的联动早已深入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30个带有深圳“基因”的企业落户翠亨新区,其中包括中广核、华润燃气、江波龙、新益昌等行业领军企业。

目前,翠亨新区仍有超5万亩连片经营性用地待开发,是“黄金内湾”连片空间最多的区域之一。

为深中联动提供更大空间,翠亨新区正统筹东西片区空间资源,结合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重点规划建设科创与总部经济产业园、中山市清洁能源主题产业园(翠亨新区)、西湾医药与健康主题产业园三大主题产业园,形成超万亩产业集聚区。同时,以中山生命科学园、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翠亨国际科创中心等一批区属产业平台为载体,形成超千万平方米的高层产业平台空间。

与此同时,在深中经济合作区的“一中心、三基地”格局中,翠亨新区是其中的主要核心组成部分。一中心,即翠亨城市新中心,以及“三基地”中的高端制造合作基地和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两个基地均是位于翠亨新区(南朗街道)范围内。在大空间的保障下,深中通道通车后,翠亨新区未来将形成30分钟-1小时互联互通的深中产业生态圈。

深中经济合作区为何重点布局翠亨新区|深中携手 桥见未来 - 天天要闻

2023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暨宝安九围国际总部区·翠亨深中合作产业园推介会在深圳宝安区举行。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4+X”ד20+8”,探路深中产业链共建

当下正是鸿利达精密组件(中山)有限公司的生产旺季,这家注塑模具行业的领军企业已在翠亨新区扎根发展近10年。

鸿利达是一家港资企业,在国内第一个生产基地设在深圳市。2013年,鸿利达启动新工厂建设计划,并将目光投向空间更加广阔的珠江口西岸。2014年,经过多轮考察,鸿利达最终选择将新厂区落户在翠亨新区,这是鸿利达在深圳以外的第一个生产新基地。

鸿利达进驻翠亨新区时就有着明确的定位——研发和创新。鸿利达集团行政总裁蔡俊杰表示,翠亨新区生产基地将是鸿利达的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心。模具被誉为“工业之母”,是制造业生产的基础装备。中山是制造业大市,这为鸿利达提供了广阔的客户源,鸿利达的创新技术与中山制造结合,不断推出新产品。

鸿利达是深中产业在翠亨新区互动的缩影。随着互动开展,深中产业在产业链上的融合程度也不断加深,深圳企业围绕产业链需求,在翠亨新区就近布局趋势不断加深。

去年,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专门对深中两地产业协同做了深入研究,得出深中两地的产业关联度指数为0.6,两地产业联系紧密又具有较好的互补关系。

对此,新益昌有深刻体会。新益昌总经理宋昌宁表示,新益昌总部所在的深圳市南山区有“深圳硅谷”之称,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强,而中山制造业基础成熟、产业链完备,有助于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两地产业链优势互补,将助力新益昌飞得更高、更稳、更远。

除了传统产业,翠亨新区正瞄准新能源和未来产业领域,与深圳开展“造链”布局。2022年9月,中山市首个以氢能源产业为主题的跨市域产业技术联盟——中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联盟在翠亨新区诞生。这个跨市产业平台,整合了来自中山和深圳两地的氢能产业骨干企业资源,形成了一条跨越深中两地的氢能产业链。

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是中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联盟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该协会秘书长张祎莹表示,深中新能源产业有着良好的互补性,交流基础好,两地在氢能、风能、新型储能、核能等方面都有在行业中的领军企业。中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联盟成立以来,协会已有不少成员单位跨过伶仃洋,到翠亨新区和中山开展合作探索。 2022年,翠亨新区提出“4+X”产业体系(即健康医药、新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和若干未来产业),与深圳“20+8”产业集群形成呼应。今年中山全球招商推介活动期间,翠亨新区签约项目27个,这些项目均来自“4+X”产业体系领域,其中1/3与深圳产业关联,深中产业在翠亨新区的“链式”协同效应已逐步凸显。

中山市委副秘书长、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梁克表示,未来,翠亨新区将加速推进深中产业一体化,全方位对标深圳“20+8”产业,谋划打造翠亨深中合作区,探索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借力深中联合招商推介会等载体,深度参与深圳产业链构建,吸引配套企业就近布局,激发翠亨新区“4+X”与深圳“20+8”的乘数效应。

深中经济合作区为何重点布局翠亨新区|深中携手 桥见未来 - 天天要闻

大会现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一流政策+创新服务,打造深中“无差别”体验营商环境

最近,《中山翠亨新区2023年“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各项奖励举措正陆续兑现,各项奖补申报工作相继开展。翠亨新区已连续两年出台“开门红”政策。相比去年,今年政策再次升级,部分奖励金额是去年的3倍。

近两年来,翠亨新区产业扶持政策出台的频率明显提升,累计出台政策超过10项,涵盖创业孵化、融资、人才引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多个领域,奖励力度不断提升。

对标一流是翠亨新区产业政策制定的核心导向。去年,翠亨新区出台《中山翠亨新区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办法(暂行)》和《中山翠亨新区支持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办法(暂行)》,相关举措的扶持奖励力度创下新区乃至中山、大湾区的多个“最”。在制定政策过程中,翠亨新区充分对比了广州、深圳等湾区周边地区及上海、苏州等长三角地区政策,推出多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扶持举措,其中符合条件的健康医药企业最高奖励1亿元。

政策是观察地区营商环境的一扇窗。除了政策发力,翠亨新区还在企业服务机制上创新,对标深圳,提升营商环境能级。2022年,翠亨新区建立企业服务专班——“首席服务官”团队,制定重点企业名单,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首席服务官”团队已累计为超过30个企业和项目。此外,开展晚间延时服务、设立“企业服务1号线”,企业“有诉即办”、推出“一件事一次办”集约服务等系列举措为企业提供了更精准的服务。其中,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重点企业“延时服务”专场活动超过10场次,累计为企业和员工解决各类问题事项超过1000件。

作为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翠亨新区营商环境建设有着融合湾区的特殊使命。翠亨新区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湾区融合。截至今年3月底,翠亨新区已实现与深圳宝安、深圳龙华的首批政务服务事项“跨城通办”,企业和市民在翠亨新区可办理深圳地区事项233项,在深圳可办理翠亨新区事项70项,在深中两地都可就近就地办理“家乡事”。未来,翠亨新区还将探索与前海人才的职业资格、职称等事项互认,推动与深圳实现更多“跨城通办”“湾区通办”,打造深中两市企业、市民无差别体验的营商环境。

【采写】南方+记者 雷海泉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作者】 雷海泉;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及控股股东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闻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及控股股东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龙江证监局对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及控股股东黑龙江创达集团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黑龙江证监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宝岛控股股东黑龙江创达集团有限公司因未按时偿还向哈尔滨湖时商贸有限公司、哈尔滨双笙商贸有限公司、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