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一直都深受市场的关注,今年年初开始,都有非常多的质疑声音出现,都觉着华为要自己造车了。特别是昨天,AITO 汽车多平台官方账号发布文案中,出现了“HUAWEI 问界”这一全新宣传文案,再次引起媒体及网友们对于华为造车的猜测。
可以看到,在海报上,原来的「AITO 问界」全部变成了「HUAWEI 问界」,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一时间各种声音层出不穷。

据了解,本次更名是赛力斯汽车与华为双方,在营销端口统一的规范调整,并非如“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要结束了”云云,一次改名引发的猜想实在是缺乏实际依据。本次更名是在赛力斯汽车与华为在渠道共融的基础上而变更的,实质依旧是为了巩固双方的合作。
实际上,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关系依旧非常坚固。前不久,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对AITO问界系列车型的销量给予了肯定,也表示与赛力斯的合作投入会不断增加:“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不仅不会减少,且是不降反增,我们对赛力斯的投入在持续增加。”
不仅如此,2月底双方签署了一份新的联合业务深化合作协议,明确华为继续负责新产品定义,赛力斯负责产品迭代与落地;双方还将推出全新平台,计划在2023年发布该平台下的首款旗舰车型,双方合作破裂的传闻不攻自破。

其实,深入了解一下赛力斯的实力,就知道为什么双方的合作始终是对方的最优选择。早在2016年,赛力斯汽车就开始布局高端电动汽车的研发,是当今为数不多掌握核心三电技术的企业,始终坚守着“新能源技术自持者”的责任;华为则拥有ICT领域的领先技术,可以给予电动汽车丰富的智能解决方案,基于双方实力打造的智选车模式才会在新能源电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不难看出,赛力斯对于智选车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底层逻辑的有力支持,在产业资源、新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创新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余承东也提到过,赛力斯是与华为合作最早、积累最深、带来产品最丰富的伙伴。
一直以来,华为前期的产品定义与智能设计必须依托强大的造车企业实现,赛力斯负责的是整车研发、智造到交付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实现。双方强强联合,双方共同打造渠道布局与优质的服务体验等,更是合力打通了最后一步,成就了AITO问界品牌的市场表现,也将智选车这一模式推向市场。

提到智选车,可能很多人会简单认为赛力斯就是代工厂,对此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也表示过,双方是联合开发。的确,赛力斯的能力直接影响了华为产品理念的落地,一开始的坚定选择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最优选。
显然,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在这几年来已经不错的成绩。在这次改名之后,HUAWEI问界这个新称谓或许可以带来更好的营销效果。本次改名对双方的合作也并没影响,全新的HUAWEI问界,更像是要提高品牌的号召力、信任感等,是对双方合作的有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