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地位受威胁,通用医疗正式“独立”

2023年01月06日20:37:30 财经 1891

近日,工业巨头通用电气旗下医疗健康业务完成分拆,GE HealthCare(以下简称“通用医疗”)作为独立上市公司,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开始交易。作为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曾经的三大垄断者之一,通用医疗在CT类、磁共振MRI类、核医学类以及血管造影机DSA等大型高精尖诊断器械类领域占据着极高的市场份额。不过,近两年国内医疗新基建持续发力,国产医疗器械逐渐崛起,打破了原来被外国公司垄断的基本格局,通用医疗在国内市场的发展空间也进一步压缩。

垄断地位受威胁,通用医疗正式“独立” - 天天要闻

上市首日市值大涨

当地时间1月4日,也就是上市首日,通用医疗收报60.49美元/股,上涨8.02%,市值涨至265.46亿美元,当地时间1月5日,通用医疗股价最高上涨到62.98美元/股,最终以58.14美元/股收盘。

这标志着通用医疗作为一家独立于通用电气的公司正式上市,也是通用电气分拆三大业务部分计划的第一步。通用电气向其股东分配了80.1%的通用医疗流通股份,每持有3股通用电气普通股的股东将有权获得1股通用医疗的普通股,拆分完成后,通用电气保留了约19.9%通用医疗在发行的普通股股票。

垄断地位受威胁,通用医疗正式“独立” - 天天要闻

早在2021年11月,通用电气就宣布将把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部门分拆为三家公司,预计于2024年初全部完成;2022年7月,通用电气发布了其拆分后的三家公司的名称和品牌标识,医疗板块启用GE HealthCare的名称,GE能源业务包括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数字业务和能源金融服务,使用GE Vernova的名称,GE航空业务使用GE Aerospace的名称。

这三家企业仍延续使用GE原有的品牌标识,但更换了配色,其中GE HealthCare的配色为紫色,GE Vernova的标识为绿色,GE Aerospace的标识为蓝黑色。

通用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arry Culp表示,通用医疗的顺利拆分是公司转型、专注于关键增长领域的里程碑时刻,GE Vernova和GE Aerospace将在2024年初按计划独立上市,继续推动智能高效的未来航空,并推进净零脱碳的能源转型。

据通用医疗预计,该公司的目标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840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1020亿美元。

深耕中国市场40余年

资本市场,将子公司分拆上市的现象屡见不鲜,好处是可以增加融资渠道,如果分拆后子公司估值水平提升,对母公司估值提升会有帮助,坏处是,分拆上市会摊薄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控股比例,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合并报表内的归母净利润部分被稀释,归母净资产也会相应减少。

对于通用医疗和通用电气来说,分拆上市的结果同样如此。

通用医疗是赫赫有名的通用集团旗下的医疗健康业务部门,拥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全球160多个国家拥有约5.6万名员工,年营收超170亿美元,提供智能设备、数据分析、软件应用和服务,实现从疾病诊断、治疗到监护的全方位精准医疗生态体系。

垄断地位受威胁,通用医疗正式“独立” - 天天要闻

从1979年开始,通用医疗在中国开展业务,于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办事处。1991年,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成为GE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随后成立华伦公司,与海鹰集团公司合资成立无锡工厂。

目前,通用医疗在中国已构建了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国产能力。自2011年起,中国团队本土研发并投入市场超过80款创新产品。通用医疗在中国共建有四大全球生产基地:在北京建有CT扫描系统和X光成像系统工厂,全球每三台CT中有两台产自于此;在上海建有造影剂生产基地,生产的90%造影剂供货于全球市场;天津建有磁共振成像系统生产基地,GE在全球销售的每两台磁共振产品中就有一台来自天津工厂;在无锡建有超声、麻醉、心电、患者监护等临床护理设备工厂,无锡工厂生产的超声产品占比GE全球超声销售量40%。

据通用医疗官方介绍,该公司正全速推进在中国的数字化进程,其数字医疗战略以Edison爱迪生数字医疗智能平台为基础,结合医院智能管理(APM、RCC放射科指挥中心、Mural重症监护指挥中心)、云计算(云心电、云影像)和人工智能(全流程人工智能磁共振技术平台、冠脉医学影像处理AI分析系统、新冠AI分析平台LK2.0),帮助医院和医生实现更优临床和运营决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落地,为患者带来更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垄断格局被打破

作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医疗器械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2022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大数据及标杆企业运行监测报告》,全球方面,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278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规模将接近6000亿美元,2017-2024年间复合增长率为5.6%。

而作为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三大巨头之一,通用医疗在全球和中国市场都占有重要的市场地位。(三大巨头被称为“GPS”,其中,“G”代表的就是通用电气,“P”指的是飞利浦,“S”代表的则是西门子。)相关数据显示,这三家巨头在影像医疗设备的全球市场占比已经达到了60%-70%,在国内,高端影像这一设备领域里,我国从这三家进口的产品占比曾达到总体的90%以上。

垄断地位受威胁,通用医疗正式“独立” - 天天要闻

不过,近几年国外医疗器械在我国的垄断地位有所打破。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15年-2020 年,CT、RT、移动DR、乳腺机等产品的国产份额提升比例达 38.3%、14.9%、116.5%、33.9%,未来有望进一步得到提升。

这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医疗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策的利好。2018年,国家药监局修订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也提出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据国家药监局统计,截至2022年6月15日,已有超过383个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155个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临床价值显著的产品上市。仅2021年就有35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与此同时,一批创新成果及高新企业涌现出来。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2593家逐渐增长至2021年的6279家,占比22.2%。截至2021年底,超过300项医疗器械产品进入了国家级创新器械审批程序,其中134项获批上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国产医疗器械与包括通用医疗在内的三大巨头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随着未来国产技术的不断完善,通用医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可能会进一步压缩。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1999元售价“很不小米” 小米AI眼镜毛利超四成? - 天天要闻

1999元售价“很不小米” 小米AI眼镜毛利超四成?

“AI眼镜是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也是随身AI的入口。”尽管介绍产品时,将AI眼镜捧到了划时代的高度,但在6月26日小米发布会上,雷军仅用7分钟时间,蜻蜓点水般介绍了AI眼镜的基础功能,与发布手机、汽车等产品时细致入微的参数分析、技术拆解、性能展示形成
刘小明在省委金融办调研 - 天天要闻

刘小明在省委金融办调研

刘小明在省委金融办调研时指出加快打造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特色金融体系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7月3日,省长刘小明在省委金融办调研,走访部分业务处室,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刘小明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改革创新、敢闯敢试、攻坚克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技术优势到盈利胜势 科大讯飞还有什么考题 - 天天要闻

技术优势到盈利胜势 科大讯飞还有什么考题

生生不息,不期而遇!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深度 客观 穿透深蹲之后是起跳作者:李莉编辑:俊逸风品:闻道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2025 年高考硝烟已散去,全国一卷作文题的舆论热度却高涨起来。众多网友将其比喻为一场“文学密码破译战”,难度之高引发各界讨论。不想,这成了讯飞星火大放异彩的契机。据新媒体“电厂”近...
常州夫妻向世界传递“好声音”,攒下173亿元财富 - 天天要闻

常州夫妻向世界传递“好声音”,攒下173亿元财富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在全球声学产业的商业版图中,一对来自常州的夫妻档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财富传奇。在最新出炉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中,瑞声科技掌舵人潘政民、吴春媛夫妇身家同比激增65%,以172.9亿元的财富连续十多年登
竞标前的商战?永太科技“硬刚”天赐材料捍卫商誉,起诉索赔5752万元 - 天天要闻

竞标前的商战?永太科技“硬刚”天赐材料捍卫商誉,起诉索赔5752万元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何明俊图片来源:图虫创意永太科技(002326.SZ)的“回应”来了!7月3日晚,永太科技披露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永太高新”)就天赐材料(002709.SZ)侵害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名誉权的行为分别向临海市人民法院和邵武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两家法院已于2025年...
物流“硬支撑”助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跑出外贸“加速度” - 天天要闻

物流“硬支撑”助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跑出外贸“加速度”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3日电 (李文婧)“司机们在物流园区装卸货,出园后不到一天就能到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运输效率很高。”霍尔果斯丝路荣腾物流有限公司安全负责人朱天洋近日受访时说。 位于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的丝路荣腾跨境综合物流园拥有标准库房1.75万平方米、理货平台3285平方米、设备堆场76万平方米。...
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3年“贷”出多个行业第一丨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 天天要闻

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3年“贷”出多个行业第一丨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见习记者 张萌 西安报道万里丝路,能源动脉蜿蜒。守护沿线油气管道安全,过去主要靠人工巡检,效率低、风险大。如今,只需部署几座智能无人值守机库,无人机便能自主起降、昼夜巡护,单次飞行纵横数十公里,效率提升26倍,异常识别准确率超95%。即便面对山区、沙漠等复杂地形,也能从...
申能吴忠热电供热扩容改造一期项目作为负面案例被通报 - 天天要闻

申能吴忠热电供热扩容改造一期项目作为负面案例被通报

按照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计划,以及吴忠市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两查两防提升”集中攻坚行动部署,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近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暨2025年度第一次综合执法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本报注意到,申能吴忠热电供热扩容改造一期项目作为负面案例被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