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港人讲地》
作者:香港传媒人 卢展常
美国的通胀率持续高企,仍在40年高位徘徊,总统拜登早前已表示会考虑撤销其前任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品所加征的关税,以舒缓物价上升压力,但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令中国作出对台军演等一系列反制措施后,拜登又拿经济贸易作工具打击中方,声言要重新考虑调整对华加征关税计划。中国警告美方,不要指望中方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美国单边加征关税不利于美中两国及全世界的经济发展。
拜登政府过去多个月来,一直寻找各种方法试图遏制飙升的通胀率,当中一个立竿见影的做法,就是撤销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关税。据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去年的一项测算,美国向中国产品加征的关税,有92.4%都是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对华贸易持续逆差,增关税损消费者利益
美国自2018年起实施对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之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仍然持续,去年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总额为5,064亿美元,较前年上升16.5%,美国产品输往中国的总金额虽增长21.4%至1,511亿美元,但贸易逆差仍扩大14.5%至3,553亿美元,显示美国仍然严重依赖中国产品。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日前表示,佩洛西访台后,台海出现的紧张局势,让“减免部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一事变得尤其复杂,而拜登政府亦希望“确保不会做任何可能伤害美国工人的事情”。雷蒙多口中的美国工人,意指美国钢铁工会等多个工会组织,他们认为大量中国产品进口美国,对美国工人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负责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却一直未能开展实质工作的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指,总统拜登以“工人为中心”的贸易及经济政策正产生效果,制造业就业与工业生产正在提升,又表明会对中国不公平的贸易与经济作为,采取新方法应对。一个自诩奉行自由贸易经济,以投资者利益为重的资本主义社会,何以忽然关心工人权益?而不撤销对华产品加征的关税,要由美国所有消费者承担关税款项,对全体民众又公平吗?
为中期选举摆工人上枱,舒缓通胀属次要
中国产品进口美国的关税问题,在美国已被添加了更多政治因素,拜登政府认为,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将会给其带来巨大的政治压力,而且不完全符合他本人的对华经贸政策取向。最重要是美国多个工会组织,是民主党必须争取的重要票仓,面对今年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拜登是选择了拉票为先,舒缓通胀为次的策略。所以无条件取消对华关税,根本不是美国对中国的什么“示好”,更不是“恩赐”,但美国必须纠正这个一直错误的做法。
中方已一再申明,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应尽早取消关税,才有利于美中双方和全球经济发展;同样地,当前台海局势紧张的原因,是因美方主动挑衅和制造危机,美方不要指望中方拿自己的核心利益来做交易。关税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复杂,台海形势因美方不断掏空“一中政策”而波谲云诡,全因美国搬起石头砸中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