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 | 中部创投之都,谁更有戏?

2022年07月05日02:43:17 财经 1324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城市24小时 | 中部创投之都,谁更有戏?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2440626

近日,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郑州市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力争到“十四五”末,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中部地区规模大、活力强、环境优的创业投资中心,推动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意见》提出,通过市场主体培育、政策引导、营商环境优化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扩大创业投资规模,促进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做优,争取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业投资品牌企业。

为此,要建立人才引入激励机制,符合规定的创业投资机构人员可享受人才引进政策;对注册地在郑州、直接投资于郑州未上市科技型企业的投资机构,给予最高500万元投资风险补助。

按照《意见》,鼓励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符合郑州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型和绿色低碳环保项目(企业),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传感器、5G及北斗应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解读: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已成各地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从河南到郑州,近段时间也是频频发力。

今年初出台的《河南省“十四五”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直指河南部分地方“招商方式落后”,并重点提及要“强化资本招商”,大力发展天使、风投、创投等基金,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新兴及优势特色产业领域。

此前,河南还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吸引100家国内外优秀投资机构落户,到“十四五”末,推动河南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对比郑州最新设立的“2000亿元”目标,要实现全省目标,郑州责无旁贷。

实际上,今年2月,郑州官方层面就提及要打造“中部创投之都”,并明确将以头部机构招引为先导,打造创投基金生态。

不过,放眼中部地区,武汉最早开始布局私募股权投资、借助基金等金融工具扶持产业发展,2020年私募基金规模在中部城市排名第一;“最牛风投城市”合肥2021年投资案例数达到151起,近年来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发展迅猛;拥有大量新消费IP的长沙,在《2021中国创投机构城市榜》入围前十。相比已形成创投“气候”的这几座城市,在当地媒体看来,郑州还只能算是“初学者”。

一个区域的创投环境,与产业发展潜力、相关政策支持力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人才储备等方面息息相关。要脱颖而出,关键还是要形成产业与资本的良性循环。

#动向

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即将启动

中环报消息,日前,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在第十届(2022)SIIFC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目前气候投融资试点已基本完成评审工作,即将全面启动运行。

据悉,全国第一批申报试点有30个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其中省会城市3个(分别为兰州、太原、长沙)、国家级新区8个(分别为天津滨海新区、辽宁省金普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山东省西海岸新区、广东省南沙新区、重庆市两江新区、成都市天府新区和陕西省西咸新区)、地级市(区)19个。

我国拟打造200家百亿规模知名品牌

工信部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 年)》,其中提出 ,到2025年,消费品工业领域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新品、名品、精品,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纺织服装、家用电器、食品医药、消费电子等行业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打造200家百亿规模知名品牌,产品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到2025年河南将招引万名博士后

河南日报》4日消息,河南省人社厅透露,到2025年,河南将新设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00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努力建设富有创新活力的青年人才创新平台;从2022年开始,河南将每年招收引进博士后等青年人才2000名左右,到2025年,实现招收引进万名博士后等青年人才的目标。目前,河南累计招收博士后7208人。

济南市长带队赴广深杭考察

济南日报》消息,6月30日至7月3日,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带队赴广州、深圳、杭州走访企业、考察招商,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加快推进更多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在考察过程中,于海田详细了解企业在济南的投资意向、项目推进、产业发展等情况,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当场进行协调解决。

到2025年重庆城轨交通力争达到“1000+”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重庆将实现城轨快线(市域铁路)运营里程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初步建成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力争达到“1000+”。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更加完善,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0%以上。

#声音

金观平:着力恢复南方地区粮食生产

日前召开的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座谈会指出,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强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加快巩固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全国粮食稳产增产作出应有贡献。

7月4日,《经济日报》头版发表“金观平”署名文章称,我国南方具有光热条件好、水资源充沛、土地类型和物种资源多样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南方省份大量耕地被占用,建楼房、建厂房,或者种植效益更好的经济作物,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下降。粮食主产区逐渐向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集中,全国粮食区域布局发生根本性逆转,“南粮北运”被“北粮南运”取代。目前,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其中北方七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

评论指出,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大盘和社会大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主产区要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销区要切实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率,产销平衡区要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真正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数读

民航单日客运航班量破万,恢复至2月水平

飞友民航周报最新数据显示,暑运来临,市场复苏持续向好。6月26日至7月3日,全国周执行客运航班6.3万班次,其中,7月3日国内客运航班量突破一万班次,恢复至2月航班量水平。此外,7月3日国内飞机利用率达到5.8小时,为近四个月以来最高峰。

城市24小时 | 中部创投之都,谁更有戏? - 天天要闻

据统计,国内飞机利用率环比显着上升,7月3日创近四个月以来最高峰。主要机场旅客吞吐量方面,广州、重庆、杭州领跑,虹桥浦东环比增幅超100%。

城市24小时 | 中部创投之都,谁更有戏? - 天天要闻

#放榜

51城,9573.65公里

近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上半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最新数据。截至6月30日,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累计有51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9573.65公里,其中地铁7529.02公里,占比78.64%。

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南平市1个城轨交通运营城市,重庆、广州、郑州、昆明、杭州、长沙、福州、绍兴嘉兴9个城市有城轨交通新线或新段开通运营。上半年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366.87公里。

城市24小时 | 中部创投之都,谁更有戏? - 天天要闻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行业ETF风向标丨锂矿领衔反弹,两只稀有金属ETF半日涨超2% - 天天要闻

行业ETF风向标丨锂矿领衔反弹,两只稀有金属ETF半日涨超2%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赵云6月26日上午,多题材股复苏,其中稀有金属整体表现最强,稀有金属ETF基金(159671)和稀有金属ETF(159608)半日涨幅均超过2%,是场内表现最好的行业ETF。投资逻辑来看,有色金属供给曲线正变得陡峭,供给周期开启。小金属由于在地壳中含量相对较少,资源相对稀缺,因而在供给侧呈现...
总投资37.7亿元,金山区2024年第二季度16个产业项目开工 - 天天要闻

总投资37.7亿元,金山区2024年第二季度16个产业项目开工

6月26日,2024年金山区重大产业项目第二季度开工活动在枫泾镇一郎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产业项目现场举行。此次共有16个重大产业项目宣布开工建设,总投资37.7亿元,涉及用地面积337亩。据悉,这16个项目涵盖了绿色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多个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高度契合金山产业发展定位,将为金山产业经济高质量...
创业板指震荡反弹涨0.45%,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丨早市热点 - 天天要闻

创业板指震荡反弹涨0.45%,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丨早市热点

6月26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震荡分化,创业板指反弹。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32%,深成指跌0.04%,创业板指涨0.45%。AI应用题材全线反弹,Kimi、ChatGPT方向领涨,锂电池产业链午前拉升,消费电子、光伏、减速器、小金属题材活跃。航运、煤炭、电力、黄金、家电、汽车板块回调。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 一起回顾上午的市...
每日债市速递 | 现券延续强势,国债期货多品种创新高 - 天天要闻

每日债市速递 | 现券延续强势,国债期货多品种创新高

//  债市综述  //1、公开市场操作央行6月2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Wind数据显示,当日86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投放2140亿元。(*数据来源:Wind-央行动态PBOC)2、资金面周二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大额投放呵护跨季,银行间资金市场隔夜回购加权利率微降,但跨季的七天期...
携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天天要闻

携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夜幕降临下的湖州美景。屠旭东摄(人民视觉)本次论坛还组织与会嘉宾前往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实地参观考察。图为中外嘉宾在余村了解当地从“靠山吃山”到“富山养山”的绿色发展之路。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6月22日,欧美同学会第三届国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