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2022年07月01日03:40:27 财经 1827

近些年来,网络科技技术越来越发达,通讯形式也越来越便捷,手机上面的APP也五花八门。以前出门购物只能带现金,到如今,市场卖菜的大妈都贴出支付宝和微信收款二维码。通过这些app软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捷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支付宝和微信可谓是支付界的两个“巨头”。微信和支付宝不同的是,微信是集合聊天和支付一体的,而支付宝则是单纯的以支付为目的,并且提供了很多的理财类产品,收益总体来说还不错,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和支持。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经常使用支付宝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支付宝的功能有很多,不仅仅满足了我们生活的各大需求,还给我们提供了理财产品。在2013年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的功能,那个时候收益是真的高,7%左右的收益率,即便很多人一开始不愿意把钱存到这里来,但是随着支付宝的普及跟推动,很多人尝到甜头之后,纷纷都把钱存到了这里,更有的人把自己刚收到的工资也放到这里来理财,得到收益。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总体来说,那个时候是余额宝最高利息收益的时候,也是有很多人变成了余额宝的忠实粉丝。

马爸爸曾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那么他就改变银行”,从余额宝的出现,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余额宝就是改变银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从余额宝的推出,各大银行就坐不住了,为了对抗余额宝,后来银行也推出了一些理财产品,让金融市场竞争更加的激烈。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在余额宝推出之后,支付宝紧抓着红利的流量,开拓布局生活缴费领域,让大家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支付宝上面随时随地缴纳各项生活开支,包括交通出行、酒店住宿等等。

支付宝在短短的十年之间,实现了新的腾飞。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经过数据的统计分析,这两年来,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余额宝,宁愿把钱存银行,也不放余额宝?

第一点:利息低

余额宝从最开始的7%,到4%,再到现在不到2%,可想而知,这不是降了一点点......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数据可看: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假如存一万块钱,收益就五毛左右,买包卫龙辣条都买不了~

顾客都是聪明人,哪里对自己有利益自然就去哪了,银行现在按日计息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还甩了余额宝几条街。

以前人见人爱的余额宝,为什么会跌得那么厉害呢!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其实余额宝本质上是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包括票据、同业存款、短期债券等。

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同样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余额宝收益下降,最大的原因就是市场不差钱了。

一方面供给多了。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给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

银行不缺钱了,自然也就不需要用高收益产品来吸引资金,市场化利率自然走低。

另一方面需求少了。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股市萎靡,楼市冰封,美国搞事情、黑天鹅事件频发,经济形势被阴霾笼罩,大众对高风险投资避之唯恐不及,对钱的需求自然就少了。

经济形势不好,又导致更多的人将钱投向货基和银行存款这类低风险的地方,这又会进一步增加货币的供给。

供给多,需求少,价格下降,没毛病。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第二点、不安全

为什么会觉得不安全,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马爸爸的下线,对新上任的boss不信任,并且屡次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新闻,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冒险把钱存在这里,而且利息也不高,没必要。

第二点,余额宝出现bug

哈尔滨一用户将46万存款转入余额宝后,因还房贷想要提现时却无法操作,页面显示为可能涉及违规违禁,被限制部分使用功能。随后,该用户咨询客服后称1084天后才可以取钱。

该名用户十分的恼火,现在急着还房贷,家里全部的钱都存在这里了,目前生活都成问题,要是1084后才能拿到这个钱,这中间,怎么生活,而且,到达解封的时间之后,会不会在以另外的一个说法来驳回该用户的申请呢,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出现了幺蛾子,余额宝的信用度自然也会大幅度地下降。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第三点、消费习惯

随着现在生活方式的提升,以及物价的上涨,很多人的工资也只够生活的开销,很难会有很多钱来存进余额宝里面,所以这也是一个问题。

为何大家逐渐不用余额宝,网友:“46万提现不出来,就是教训” - 天天要闻

总结:

人很现实,生活也很现实,你若成功,吃咸鱼白粥叫养生;你若失败吃咸鱼白粥叫寒酸。

你们现在还存钱到余额宝吗?

感谢大家的阅读,看完了文章,记得先不要划走,点赞点关注,谢谢你!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私信删除。

本文内容-实体零售风向标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四川发现全球产量最高页岩气井 - 天天要闻

四川发现全球产量最高页岩气井

记者6月11日从中国石化获悉,近日资阳2井获高产工业气流,测试日产量超百万立方米。据中国石化首席工程技术大师郭彤楼介绍,该井已成为全球时代最古老、页岩气产量最高井,对推动我国新层系、超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大引领示范意义。
暖城夜话|鄂尔多斯,很“氢”新 - 天天要闻

暖城夜话|鄂尔多斯,很“氢”新

(一)鄂尔多斯的“氢”货架又“上新”。6月2日,我国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站在鄂尔多斯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它可在零下25摄氏度实现全天候连续工作,所加注的氢燃料可供机车连续运行8小时,空载续航里程达800公里。
极氪一季度营收增七成至147亿元,净亏损20亿元 - 天天要闻

极氪一季度营收增七成至147亿元,净亏损20亿元

极氪发布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财报。6月11日,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极氪,NYSE:ZK)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47.37亿元,同比增长71%,环比下跌9.9%%;净亏损20.22亿元,同比收窄18%,环比收窄31.2%;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37.91亿元。就汽车业务来看,极氪...
张德芹的关键时刻:茅台批价持续下跌逼近中间商成本线 恐慌性抛售要来了? - 天天要闻

张德芹的关键时刻:茅台批价持续下跌逼近中间商成本线 恐慌性抛售要来了?

财联社6月11日讯(记者 朱万平)端午“小旺季”前后,茅台酒批价不涨反跌,逼近部分中间渠道商囤货成本线。今日是端午节后首个交易日,贵州茅台(600519.SH)股价开盘后持续走跌,截至收盘股价下跌3.1%,市值蒸发超过600亿元。(茅台董事长张德芹在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演讲 财联社 朱万平 摄)对于今日的股价波动,贵州茅台...
市场静候美联储决议和5月CPI 美股三大期指集体走低 | 今夜看点 - 天天要闻

市场静候美联储决议和5月CPI 美股三大期指集体走低 | 今夜看点

财联社6月11日讯(编辑 夏军雄)周二,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均小幅走低,欧洲主要指数普遍下跌。(来源:英为财情)市场正在为美联储利率会议做准备,最新利率决议和公布经济预期摘要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东时间周三下午)公布。尽管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基本板上钉钉,但投资者关注的利率点阵图,这将揭晓美联储今年剩余时间...
《黑龙江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政策实施细则》发布,最高将获2500万元贴息支持 - 天天要闻

《黑龙江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政策实施细则》发布,最高将获2500万元贴息支持

近日,省工信厅、省财政厅共同制定印发《黑龙江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政策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可获得贴息支持,最高不超过2500万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根据政策内容,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以入统投资金额为依据,按入统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水平给予12个月的贴息,最高不超过8...
【国君国际宏观】6月FOMC前瞻:美联储会调低降息指引么? - 天天要闻

【国君国际宏观】6月FOMC前瞻:美联储会调低降息指引么?

不要低估美国经济的韧性,也不要低估美股的韧性,这似乎是上周市场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从5月末以来美国经济数据表现整体疲软,但是上周五公布的5月非农就业数据再度大超预期,让投资者不得不降低对9月份降息的押注。近期就业数据间的冲突并没有带给市场更清晰的方向,往前看,市场关注的焦点已经转向本周的通胀数据和美联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