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西藏守墓家族,采用世袭制,选中者不见人吃贡品却成荣耀

说到有名的陵墓,秦始皇陵绝对算得上是中国第一,历史书上有记载的华夏5000年文明都没能探讨出风水之术起源于哪个朝代?但奇特就奇特在历朝历代的君王都非常信奉风水,她们觉得天底下有龙脉,自己死后一定要葬在龙脉,才能够让子子孙孙安安稳稳地稳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

我国的明13陵,风水位置极佳,西藏的藏王墓也同样如此。这些人在生前的时候,便是他们所统治范围内最尊贵的人,死了以后自然也埋葬在了他们所认为风水最好的地方。

今天我们要来介绍的是西藏一处非常神秘的藏王墓,埋葬的是第29代赞普到40代赞普

西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自己为王,他们统领,被称为藏王。西藏这片区域非常大,但最被藏王所看中的地方便是山南琼结县亚龙河南岸的穆日山,所以,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的藏王,都埋葬于此。

根据考察,这片藏王墓的占地面积约有305万平方米,不跟中原皇帝一样的是藏王墓的附近便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片地方,地上活着百姓,地下埋着王,而且这个藏王墓也是迄今为止历史记载中最大的藏王陵墓,探索出来了九座墓葬。

大家最熟悉的赞普便是唐代松赞干布,这个人便是文成公主的丈夫,还有一个就是吐蕃灭亡的朗达玛,这两个不同时代的藏王,也埋葬于此。为什么这片区域颇受西藏王的喜爱呢?

其实原因很是简单,因为这个藏王墓的地理位置很是优越,背靠丕惹山,虽然前面没有湖泊或者是河流,但这已经是西藏所能找到最佳的地理位置了,因为背有靠山。历朝历代的帝王陵墓规格都不一样,间接的反映当时的统治者执政的能力。藏王墓也同样如此,虽然都葬在这一片区域,但陵墓大小不一。

由于藏王的墓根本不是秘密开掘,也不是秘密下葬,所以非常多的陵墓遭到了破坏和盗挖。有很多藏王墓已经只剩断壁残桓了,从半山腰上也看得出以前的遗址。站在远处眺望这些残桓,仿佛能够跟时空对岸的人对视,他们创造出来的辉煌,在历史长河之中被碾碎。

藏王墓最神奇的色彩在于守墓人,在小说中经常会出现的历代守墓人,其实在西藏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制度延续了200多年。就像是中原的皇帝死了以后会拿活人殉葬,西藏一开始的殉葬制度也是如此,但后来便想出了一种代替活人祭祀的办法,那就是原本需要陪葬的人变成守墓人,他们的生命换了另外一种方式被消费。

一般而言,藏王下葬以后,他生前比较信任,又或者是比较熟悉的仆人便被挑选来守墓。对于某些人来说,被挑中以后痛不欲生,因为他们一生所能吃的食物只有祭祀台上的贡品,而他们的后半生,也只能在陵墓中度过,不管是何种关系的亲人,都不能够相见。

能够在一个帝王面前相伴的人,自然是能够享受荣华富贵的,被挑选为守墓人以后就成了活死人,虽然这种待遇对他们的家人而言是荣耀,但只有被选中的人才知道还不如被殉葬。最可怕的是,藏族的守墓人是世袭制,换取的便是家族世代的荣华富贵。

后来,西藏没有了藏王,便也没有了新墓地,自然而然,守墓人这个位置也没有人接替了。特别是在九世纪后期,不管是赞普陵墓,又或者是其他的藏王墓,都陆续被偷盗捣毁。原因就是因为活着的人还需要活着,能够守护这些陵墓的人已经无力守护。

西藏这片地方被称为邪恶之土,也被称为净土,一群又一群的僧侣来此定居,穿着长袍的喇嘛也同样如此。这些人自发的为这些藏王守墓,但他们不需要遵守活不见人的规矩,甚至还能够开办经文讲座,点香祈福,成了他们的日常工作。

想要观赏藏王墓,可以去哪里呢

很多人去西藏只为瞻仰布达拉宫的宏伟,很少人会去看布达拉宫的主人松赞干布跟文成公主的墓,现如今,他们的墓地之上建起了一座神庙,是在80年代修建起来的。进去以后可以看见几尊金身,分别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墀尊公主还有一些地位举足轻重的大臣。

对于外人而言,守墓人这个身份是比较神秘的,但这种殊荣被自己得到以后就会发现使命等于孤独。哪怕这个制度代替了活人殉葬,对于人而言,离开了这个世界,就一定要放手,不管地位有多么的崇高。

笔者有话说:

除非是中原文化下的一些墓葬,否则便很容易寻到,例如西藏的这些藏王,他们肯定也不会想到,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埋在一起反倒成了一篮子鸡蛋。哪像中原的这些皇帝,死前多么风光,死后也能够悄无声息地守着自己生前搜刮来的金银财宝。什么时候能够将所有帝王的陵墓都挖掘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