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五十卦鼎卦(1)

《易经》第五十卦 鼎 火风鼎 离上巽下

卦象结构:离上巽下

卦名:鼎卦 火风鼎

鼎,甲骨文字形为古代烹饪器具,上面像缸,两侧有耳,下面有足。

本义为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

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玉篇·鼎部》:“鼎,器也,所以熟食者。”

相传夏禹九鼎而作为传国的重器。九鼎喻九州。

引申为:立国重器、政权象征(九鼎、定鼎、问鼎。);三方对立,互相对峙的局面(三足鼎立、鼎足之势);大(鼎力相助、大名鼎鼎);正当(鼎盛)。

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名取名,有以卦象的自然属性取名,有以卦象的人文属性取名的,有直接以卦象的象形物取名的,如噬嗑卦(像口中咬一物),颐卦(像张大的嘴)。鼎卦的卦象,像鼎的甲骨字形,初六像鼎足,九二~九四像缸体,六五像两耳。


《易经.序卦传》: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革,为去除、变革、革旧取新。

革卦,取法于兽皮除毛制革的热水泡煮的工艺。热水浸泡、煮制的工具最好是鼎具(革物者,莫若鼎)。革卦之后就是鼎卦(故受之以“鼎”。)。

食物烹饪,就是去生制熟的过程(革物者),去生制熟的工具就是鼎(莫若鼎)。

革卦,又象征了改朝换代的革命(革物者),革命成功,建立新的政权,即定鼎天下(莫若鼎)。革卦之后就是鼎卦(故受之以“鼎”)。革故鼎新。


易经.杂卦传》:“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革卦和鼎卦是相综关系,革故鼎新,新旧更替,代表了事物的一体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