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话:技术碰撞传统 飞官心存疑虑
搭载飞行员的车队,在武装护卫下,前往后方机场。贾米洛看着窗外,农民坐在田坎上,看着干裂的土地,牛群躺在河床边,保存着能量。路边还有防空阵地,发射筒已经处于垂直位置,随时可以发射。
车队直接驶入后方基地停机坪,那里停放着一架zdk-03预警机。登机的时候,所有飞行员都戴上了翻译耳机,对于好多人来说是多此一举。不出意外,欢迎他们的是一位东方面孔,也是一位老朋友:丁镇远。丁镇东身材不高,长年的高过载将他压得很扎实,作为p国战术业务长,这次他将为飞行员介绍最新的技术及战术。丁镇东与大家握手击掌后,说道:“这个时候,把大家集合在一起,主要为解决一个关乎胜利的问题,基本意思是,不越界,又能击落敌机。”说到这,飞行员们立即有了兴趣,盼望起下面的内容。只见丁镇远来到台位前,向大家说道:“这架预警机刚完成升级,除了更好的雷达与数据链,一个重大变化是增加了4个导弹引导台,单台位可以引导4枚导弹,同时可以引导16枚远程导弹。”阿克瓦举手示意,说道:“老飞,您说的是通过数据链引导霹雳-15?”丁镇远说道:“是的,大家知道,这个火箭可以飞行150千米。”有人举手示意,问道:“这有什么用,这是设计指标,世界纪录是50千米,我的眼睛可以看到30千米外的飞机,如果50千米命中,我也能看见,如果再远,我不会浪费导弹。”
丁镇远看了一圈,继续说道:“阿里,我赞同你的观点,我们总是相信眼睛看见的,但你知道,这个世界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我们要变,双向数据链加150千米射程,可以让我们百步穿杨、千里杀敌,我想这是件令人高兴的事。”阿克瓦说道:“那谁来控制导弹,飞行员,还是预警机?”丁镇远说道:“这就是关键所在。我们歼-10是单座机,无法保持态势去控制导弹,所以,解决方案就是这里,导弹引导席。这里,将会有4名军士,控制引导导弹。”阿里说道:“您说的是军士,为什不是军官?”丁镇远道:“客观来说,这项工作不复杂。”阿里道:“如果击落怎么算,我要与军士——”阿克瓦看了阿里一眼,阿里吞回了说到嘴边的话,阿克瓦说道:“如果是这样,我们成什么了,飞机成了导弹运输车,我们成了卡车驾驶员,我们付出那么多,最后成了驾驶员。”
阿克瓦的话立即引发大家的回应,他们是飞行员,是千挑万选、千锤百炼的飞行员。何况就在几小时前,他刚刚击落了一架无人机,而且是用非常漂亮的动作——这是实力的象征。如果让他们升空就是为了发射导弹,那和地空导弹有什么区别?阿齐兹说道:“这个事情,地空导弹就可以完成,为什么要我们,用您的话,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丁镇远看着大家,继续平静说道:“先生们,我们与对手之间隔着海拔4000你的山脉,地空导弹的雷达无法制导。”阿齐兹狡黠地说道:“数据链的机会,不就来了。”丁镇远说道:“阿齐兹,你不仅是飞行好手,还是个抬杠好手。”阿齐兹道:“您是在表扬我吗?”丁镇远笑说道:“这是下步的目标。先生们,还有问题吗?没有问题我继续,下面我要说的是,要想取得胜利,不是简单发射导弹那么简单,不管是20千米,还是50千米,还是150千米,我们都要在发射导弹之前保证自身安全。大家看屏幕,为了确保在不越境的情况下打击敌人,我们要尽可能地接近边境,那里属于防空阵地的杀伤区。这需要大家的勇气与技术,我想这是大家的训练,肯定会有用武之地。”
贾米洛举手示意,说道:“最近距离多少?”丁镇远说道:“考虑导弹能量,最近是距离边境20千米。”贾米洛说道:“我想我可以。”阿克瓦对今天的惊喜已很不满意,现在的技术及战术,几乎是在剥夺飞行员的荣誉,而且也无法证明可靠性,只是看在老飞的面上无法表露出来,现在贾米洛又跳了出来,他实在难以控制情绪。阿克瓦说道:“这个事情就交给我们吧,你上学的命令已经在路上,肯定会在敌人的导弹落地之前到达。”贾米洛看着这位中队长,感受到了他的恶意,便说道:“请您尊重我,这不是我个人的决定。”阿克瓦道:“这里不需要尊重,这里需要的是实力。中国有句古话,面子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得。”贾米洛说道:“以前是小编组,现在与将来是大体系,我们只是一个环节、节点,我们需要新定位自己。”阿克瓦道:“大家看看,还没去上学呢,就已经一套一套的。我要说的是,中国不是什么都好的,如果新能源车好用,为什么不造新能源战斗机。”
丁镇远看着眼前针尖对麦芒的两位,场景确实同他预料的一样,革新首先要从改变观念开始,尤其是经过反复训练的专业军人,格斗几乎是他们的肌肉记忆,他们的改变是否定过去的自己。丁镇远做了个收的动作,然后看向大家,说道:“我想说一个人,贾米洛的父亲,艾哈迈德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