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深二代诞生!他的父母太敢了

这几天,深圳人好激动,因为有一个土生土长的深二代爆火了!

2025年5月6日,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

 

中国选手赵心童在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决赛中,捧起了象征着斯诺克最高荣誉的奖杯。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巅峰时刻,也是整个亚洲斯诺克历史性的突破,赵心童成为首位问鼎世锦赛的亚洲人。

 

赵心童是深二代,他从街头球桌走进克鲁斯堡的圣殿,实现了“成为下一个丁俊晖”的童年梦想,甚至超越了偶像的成就。

 

他如平地惊雷一般,让焦虑和迷茫的中产家庭,看到了另一种希望。

在充满不确定性、焦虑与内卷的时代,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

今天,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内容均为网上公开报道,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01

— dr小鱼 —

天赋只是起点

天才是父母托举的结果

很多人都以为,天才是天生的,后天根本培养不出来。

但现实是,天赋只是起点,真正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支持和选择。

赵心童的父母都是深圳的医务工作者,属于典型的中产家庭。

父母都是读书出来的,所以肯定重视教育,也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

7岁那年,赵心童跟着大人到楼下玩桌球,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10岁那年,他们在家里专门布置了一间球房,花钱请来专业教练。

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赵心童父母得知想要走职业道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不可能学习和打球两者兼顾。

当发现孩子在打球时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和天赋时,他们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让赵心童休学,全身心投入斯诺克练习中。

据媒体报道,当时赵心童学习成绩很好,在班上排第三。

妈妈问他:“你大学毕业后想做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打球。”

就因为孩子的这个回答,他们做出了决定。

“从那天起,我就不听别人的意见了,只尊重儿子的选择。”

对于赵妈妈的果敢,我真的佩服不已。

在“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前途”的价值观下,赵心童的父母选择了相信孩子、珍惜天赋。

就这点,已超越了99.9%的父母。

赵心童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但更离不开父母勇敢、坚定和远见卓识。

02

— dr小鱼 —

阶层穿越的本质是“稀缺性”

为什么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大学生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沦为高学历低认知的平庸之辈。

这是因为从小他们就知道要学,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

家长们同样如此。

家长们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却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育适合自己的孩子。

大家一边焦虑,一边把孩子推向同质化竞争,在“生怕掉队”的教育焦虑中,孩子的个性、好奇心、创造力被不断压缩。

赵心童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早早就找到的自己的热爱和天赋,同时还有支持和托举他的父母。

这是他一路走来的真正底气。

没有人逼他练球,是他自己每天坚持苦练;

没有人强迫他比赛,是他自己一场场打出心气。

斯诺克在中国不算大众项目,赵心童选了一条冷门又漫长的路。

但正因为这条路少人走,才更具稀缺性。

在这个越来越内卷、分层加速的社会里,特长不只是升学工具,而是阶层跃迁的支点。

中产家庭能给孩子的真正的高质量教育,不是上多贵的补习班,而是让孩子有安全感、有空间、有资源,去探索自己喜欢的东西,并愿意为热爱坚持下去。

03

— dr小鱼 —

家教好的孩子,运气更好

赵心童的故事,还藏着一个值得深思的变量:贵人效应

2016年英格兰公开赛,他在与斯诺克巨星奥沙利文的比赛中打出130分高分,虽然惜败,却意外收获了“火箭”奥沙利文的青睐。

从那之后,奥沙利文常年关注赵心童,发短信鼓励他,甚至公开称赞他有冠军相。

这种贵人关系,不是偶然。

赵心童的谦逊、自律、愿意学习的品格,以及长年累积下的专业素养,为他打开了圈层的大门。

一个人能不能出圈,靠的是实力;能不能被引荐进圈,靠的是品格与可持续的能力。

赵心童就是那个被看见之后不会让人失望的少年。

他的身上,具备国际运动员的所有素养,而不仅仅是中国的潜力股。

技艺高只是起点,想要走得远,更关键的是人格力量。

04

— dr小鱼 —

坚韧,成就王者

2023年,斯诺克界爆出赌球丑闻,多名中国球员卷入其中。

赵心童并非涉案打假球的选手,但因在微信群中看到相关暗示性言论未举报,替朋友在博彩平台注册下注,也被认定违规。

最终,赵心童被处以两年半禁赛,后因态度良好减为20个月,至2024年9月解禁。

那一刻,他的职业生涯被按下了暂停键。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和职业空白期,赵心童没有自暴自弃。

他选择回国,重新投入训练,每天练球超过八小时。

他说:“我清楚斯诺克对我的意义,也明白这段日子有多难熬。能做的,只有更努力地去面对。”

禁赛期结束后,他从q tour业余巡回赛重新出发。这是一个业余球员和失去职业资格的选手组成的业余巡回赛赛事。

大家看到他重回赛场的高光时刻,却不知道,他早已在沉寂的日子里把自己磨练成钢。

中产家长们总是害怕孩子失败和走弯路,执着地为他们筛选出一条正确的路。

但是没有经过挫折和失败的孩子,很难真正成长出韧性、判断力和重新出发的勇气。

黄仁勋多次公开表示,坚韧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05

— dr小鱼 —

在焦虑时代

赵心童式成功能带来什么启发?

在当下鸡娃和内卷齐飞的时代,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按部就班地上名校、进大厂,不走弯路、不出差错。

但赵心童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虽然他的成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复制,但它提醒我们,孩子的未来不止一条路。

升学不是标准答案,而应该是多元选择。

特长、个性、兴趣,正成为升学中的重要考量,越来越多高校也在向有特长的孩子敞开大门。

我们不该只盯着分数线,更要看孩子的热爱和潜力。

在这个时代,特长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孩子走出同质化、打破天花板的真正机会。

有特长的孩子选择更多,但是普通孩子还得把学习搞好才行。

明天晚上8点,初高中一线数学老师王文翔会来我的直播间,聊聊初高中如何切实提分。

欢迎大家预约,明晚畅聊。

 福利

加入社群,共享升学资讯

 扫码入群

精英家长vip群

需对我开放朋友圈,否则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