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来袭,A股后市稳了?

“大类资产配置思考系列”之㉑

3月17号周五,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至7.6%。

在1月30号文章《春季行情or牛市起点?如何看待近期市场上涨?》中,我们较明确地提出:

由于疫情、房地产、互联网、美联储加息和稳增长等方面政策均出现较大改善预期,我们正迎来一波“困境反转”行情。

与传统的春季行情相比,困境反转行情的反弹高度和持续性,均强于“春季行情“,但谈牛市起点,则远远尚早。

由于仍有一些利好尚未兑现,意味着行情仍有向上空间,反弹高点有可能达到3400点-3600点之间。

1月30号至今,a股走出了一波高位震荡行情。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和“chatgpt”等板块带动下,指数一度创出3342.86点的新高。随后在美国cpi超预期和硅谷银行危机等多重因素冲击下,指数掉头向下逼近60日均线这条较关键的中短期上升趋势线。如果有效跌破,那么去年11月以来的这波反弹面临中断的风险。

图1、上证综指春节之后走势

在指数选择方向的重要时刻,降准不期而遇,对a股短期走势有何影响?后期a股如何走?我们试图和大家一起复盘思考。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却是走出了”强预期、弱现实“的形态,或者说预期走的过快,需要现实基本面跟上验证。而这个过程中,基本面或政策面的改善,没有预期的那么快,是近期股市调整的重要原因:

房地产:1-2月份销售、新开工、拍地、投资等数据同比去年仍然为负,百强企业销售数据仍未有实质性好转。

经济正常化:1-2月份数据显示,经济正在复苏,但反弹的力度缺乏一点”报复性“,表明市场信心修复仍需要时间,和政策进一步支持。

政策宽松: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gdp目标定在5%,政策基调整体稳健克制,没有”超预期“的放水。

海外:美国cpi超预期下,美联储加息仍可能继续。硅谷银行黑天鹅,使悲观情绪在蔓延。

自下而上看,主流板块都在调整,也加剧了指数调整的幅度:

新能源板块出现全面过剩,近期出现破位调整。汽车自杀式降价,将寒意传遍整个行业,宁德、比亚迪破位式下跌;光伏过剩+欧盟限制下,整个板块大幅下跌,晶澳、隆基、迈为等龙头股大幅调整;

消费行业,经历年初上涨后,近期也呈现一定疲态。白酒、免税、医药等传统消费板块持续弱势调整。

稳增长板块,如水泥、工程机械、房地产等,近期表现乏力。

当然,央企、国企估值重估和chatgpt等概念板块加持下,市场仍维持一定活跃度和赚钱效应,也为后市反弹留下了“活口”。

往后看,反弹是否结束?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单纯的复苏进度不及预期,尚不足以导致复苏的中断。政策宽松仍有一定的空间,使空头投鼠忌器。尽管不利因素在增加,并逐渐占据上风,但从反弹持续时间和当前的时点上看,做空的火候仍未完全具备。

多空交织下,海外风险事件及美联储加息演进,或将影响短期市场的方向选择。如果硅谷银行风险可控,瑞士信贷被ubs合并(据传周日前完成),消除不确定性,且美联储加息实质性放缓,那么风险偏好将会回归。

从降准之后的隔夜期货市场走势来看,a50和香港恒生指数似乎更担心海外风险蔓延,信心相对不足。期待相关事件出现实质性改善,否则需要对相关风险进行高度重视了。